正安茶产业出路——兼论正安经济发展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正安茶产业出路
             ——兼论正安经济发展
正安能否快速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新形势下,正安的出路何在?
问题的提出必须面对正安基本县情:一产薄弱、二产贫弱、三产极弱、财政脆弱。客观原因可归纳如下:正山区农业大县、贫困县、人口大县、矿产资源匮乏县。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农业经济是主导经济,一产比重占50%以上,农民数量占总人口的90%以上;贫困面大,目前全县有绝对贫困人口47398人,地方财政收入仅六千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左右,部分地方贫困程度更深;全县人口60余万;地下资源极端匮乏,除铝土矿、煤炭有一定储量外,其它无大的矿产资源。
那么,正安能不能快速发展?能,而且必须。因为有党和国家“撑腰”:对西部,党和国家不放弃、不抛弃,而是帮助、扶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关于扶贫开发的政策、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就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大好机遇;这个时代大背景下,省委的贵州区域经济新布局,市委确立的“三新一强”战略目标,指明了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努力的方向;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起的经验和教训等等,都给予正安经济发展以极大希望。
我们只要也必须抓住机会。
核心问题在于正安经济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路?
首先看看县委政府确定的发展蓝图。发展理念:农业稳县、工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人才强县、环境立县、项目托县。发展思路:一条方针、两个强力点——发展决定一切、改革推动一切和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强力推进“五大建设”,强力推进“四创活动”,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为建设富裕、和谐、文明、开放的新正安而努力奋斗。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四化一强:突破工业化,提升城镇化,实现农村沼气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绿色生态与特色经济强县。发展定位:农畜产品基地县、劳务产业大县、文化先进县、区域中心城市。
然而就笔者了解,目前正安发展得较为顺利的只有茶产业,其它如野木瓜、油桐、畜牧产品等项目因多种因素只不过在惨淡经营罢了,而工业、商贸、科教、人才、环境等好像也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消息。
在此,我并非批判县委政府言而无信或能力问题,我很清楚正安的基础和县情,工业化需要的自然资源匮乏,没有活跃的经济作为商贸的依托,科教没有资金和技术支持,自然地域的限制及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可开发项目较少,能将正安茶项目推进到目前的状况已是实属不易。为了让更多像我一样关注正安的人继续抱着希望和激情关注和支持正安发展,笔者就从茶产业的角度切入,对正安茶产业及正安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谈点个人看法。
一、正安茶产业发展现状。
(一)、县委政府重视,抓住省委政府在黔北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的历史机遇,并下大力气在帮助,甚至是扶持,目前,就笔者调研结果来看,比起从前的蚕桑、烤烟,还是见了很大的成效的,也很顺民意而得民心。作为一正安人,我很感谢这一届县委和政府领导——很多人努力过,却都失败了,但是,这次,您们让我们看到了正安的希望和政府的能力。
(二)、正安茶产业由旧貌新颜组建的规模可观,但仍潜伏很多不利因素:
1、长期的劳务输出导致的主要劳动力在本土的紧缺已经并将长期扼制正安茶产业的发展,而仅仅依靠茶场老总们的呼唤是换不回人力的,毕竟这里的劳动力价值比珠江三角州地区的要廉价许多。如此,每年春天茶场老总对着满山翠芽仍将有心无力,品牌和特色茶还是成不了规模,想做大也无能为力,正安茶,还是要走低市价、贴牌和初级产品的路子,形成恶性循环。当你面对茶山只有寥寥几人、几十人在其间,仿佛看到的是岁月正催人老的无奈,痛心啊!
2、茶博会上“珍州翠芽”获了金奖,这大约是正安茶希望打响的第一个品牌,遗憾的是,连正安县城都没有见到这一鼓舞人心的消息,正安百姓也无人知道这一品牌。嘿嘿,什么叫品牌?要件之一:广为人知。正安茶叶各个茶场各自为政,都想打自己的牌,但力量又都有限,小商品经济意识太浓,同时,又不知道如何突破,眼睛只知道盯着政府。政府啊,任重而道远呢——什么品牌?怎样做这块品牌?怎样把这个或系列品牌打响打出去?——参考值是有的,但要走一条自己的路,尤其是正安的很不利的地域区域特点,很需要仔细考量。
3、目前的态势显示茶行业最努力的就算政府了,其次就是茶场老总们,但很多迹象暴露出,规模茶场老总正在边走边观望,并非真正积极投身其中,小茶民们更是眼巴巴地看着政府,只知道能获点小利即可。显然,政府的宣传工作是大大落后于县委政府的行动、落后于整个西部绿色发展要求的。再看看黔南、黔东南的发展态势,我们的动作真的太慢了!!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这杯茶实在是太需要好好宣传她的醇香了。
4、具称引进的第一个茶叶加工厂已经确定,不知规模如何?生产、销售方向及能力又如何?政府对它除了初期的扶持,还有些什么作为?我们都不得而知。
二、对策与思路
省委把贵州的区域经济划分为四大块:贵阳城市经济圈、东南部特色经济区、毕水兴经济带、黔北综合经济区,各具优势,各具特色,黔北综合经济区的特色就是名烟名酒名茶、制造业、新材料、红色旅游、自然风光旅游。站在这个高度上(也必须站在这个高度,是服从大局和现实的需要,也是宣传和争取支持、扶助之必要),正安经济的长处是茶和自然风光旅游。
就茶产业而言,茶场初具规模,在大家的努力下,发展态势更喜人,但目前正安茶显现的最拙的一笔就是宣传,有心无力,因为思路很不明确。笔者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思考,打好三张牌,或许,可以窥到正安茶及正安经济发展的阳光前景。
一是打好环保牌。当今及以后很长一个时期,环保是个可以做得很大的话题,因为备受关注,并与人休戚相关。遗憾的是正安环保部门在其职能方面方面的作为并不突出,就更谈不上其影响力及因此产生的吸引力。其实,正安的定义之一是落后,尤其是工业薄弱,但反其道而言,却又意味着这里仍是一片净土,没有污染,绿色、生态、有机、洁净,形象就衍生出来了。但这需要加大环保力量和宣传力度,提前告诉人们、告诉社会,正安是一片净土,也将永葆这片净土,正安茶是绿色的,是原生态的。要把环保牌打响,除了凸现环保部门本身的职能外,在媒体上的大势宣传、造声势很有必要,因为做了是基础,说了别人才了解,这个经营理念必须树立。
二是打好大品牌。很多人认为,正安茶没打响是因为没有品牌,这是个认识误区,据了解,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正安各个茶场就开始打各自的招牌,前几年更推出了吐香等品牌。但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合力,影像力骤然缩小。因此,必须用技巧把品牌做大。
1、只做一个大品牌。像杭州,就做一个大品牌龙井,把这个品牌做大了,影响力出来了,后面的事情则要简单得多。正安可以整合茶资源,查找其中的共同点,首先只推出一个品牌名,这个品牌名必须响亮兼具特色(目前,云南普洱茶也是这个思路);然后,围绕这个品牌名推出系列产品,且宣传也得围绕这个大品牌的核心特色进行,最终形成以大品牌名为圆心,不断扩大系列产品的辐射效应。
宣传大品牌要大手笔,充分应用网络、电视、报纸、平面广告等多种媒体,这是首期必要投入。比如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在媒体中铺出正安茶的环境和特色,有偿征集、征用正安茶的品牌名,既得集思广益得了优秀品牌名,也提前开始了有效的正安茶的外宣工作。当然,最后确定品牌名还要注意打文化底牌,赋予正安茶丰富的文化底蕴,显示其厚重的西南特色,凸显正安茶产业的厚重。这里顺便提一下,尹珍文化只是儒家文化中很小的一支,打这个文化底牌可以,但打得响吗?正安推出尹珍文化品牌现在有点骑虎难下的意思了,我以为,强扭的瓜不甜,难下也要下。正安文化的底牌打什么?建议可以参考成都的做法,还有,茶的起源、历史等均是不错的参考因素。
2、整合正安经济的特色,形成宣传合力。仅仅依靠茶想把整个正安推出去或者打响,显然不够。因为这个背景下,宣传的仅是一个背景和茶的初级产品,迎来的只是一个初级开放——加工茶商的引进,群众作为茶农仅受益于初级产品,更多的利润被他人制作成高端产品带走,正安经济终究不能走出粗放型经济发展的局面。前面提过,正安经济的另一特长是自然风光旅游,正安有九道水公园,有待开发的天楼山、清溪河、樊村,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华尔山。因此,我们需要以茶产业为龙头、为核心,与旅游产业捆绑做成更大的品牌,同时,由于之前的野木瓜、黔北民居(俗)、牛肉系列产品,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正安消费、旅游,这是已经其他地方证明了可以让百姓快速富起来的路子。
3、联合周边县,形成更大的宣传合力。坦白地说,正安旅游经济没有很强的优势,加上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对外界的吸引不够,而正安茶产业起步相对于凤岗、湄潭较为晚,要改变这种劣势,可以主动打开正安的门户,联手周边县,尤其是207省道沿线的周边兄弟县,比如务川县的仡佬族生活和旅游经济别具一格,道真县的民族特色和水电优势,绥阳县的温泉浴和辣椒特色产品,打黔北旅游经济、茶产业、特色产业牌, 最终形成强势特色黔北综合经济区,因为路线较长,宣传口号可设为“边旅边游”、“回归家园”等,抓住国人惧怕又快又累旅游的心理。
4、突破正安的黔北地域限制,把路延伸到重庆境内。历史上,正安在重庆行政区划里几进几出,正安兼容了重庆的很多内容,比如麻辣产品系列、生活习俗,正安经济要切入重庆还是有基础和可能性的,因此,面向重庆、走进重庆,打开这条通往外界的经济通道,是突破正安经济发展不利的地域特点的有效途径,;而畅通这条通道,将会带动茶产业、畜牧养殖等行业的兴旺,因为,正安以其绿色、生态、有机等特色,可以成为重庆生活必须品的供给根据地之一,供给给重庆等相连城市的农副产品。
5、正安茶产业及经济发展的宣传造势,目前还有一个被遗忘的重要角落——正安人。正安县城到处是茶楼和茶馆,各个乡镇情形也差不多,听上去似乎很不错,但其实都是打牌娱乐的地方,以前笔者很反感,坚持认为要严打、取缔,但是收效甚微,甚至有时越演越烈。对此,笔者认为,既然都与茶字挂钩,不如因势利用,文化局在审批茶楼和茶馆时,可以要求其在茶楼(管)经营场所的大厅或显要位置,上墙或以其他形式宣传正安茶和茶文化,必须正二八经在其柜台上设茶叶专柜。这是对正安一部分人的硬性洗脑,同时,也给进出茶楼的外地人多了一次宣传机会。再有,正安本土百姓了解正安茶的机会就是到街上买上几十块钱一斤的绿茶,基本谈不上对正安茶的了解和宣传。说一件很残酷的事,笔者前不久与茅台镇的几位朋友聚会,在场的也都不知道正安茶和其他产业。因此,加大对百姓的宣传面,让正安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说正安盛产茶,会起到不错的宣传效果,要相信群众的力量。
最后,笔者必须谈谈一个事关正安经济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劳动力。基于全县有15万人常年在外从事劳务业、年创劳务收入12亿元以上的实际,正安亦被定位于“劳务产业大县”。那么“劳务经济”真的值得鼓励吗?改革开放后,正安之所以成为劳务输出大县,是因为我们拥有大量过剩的知识层次低、劳动技能低的初级劳动力,而实质上,劳务经济是在用生命和血汗换来可怜的劳务收入,用以延续老百姓基本的生活费用而已,多年的劳务输出已经表明,劳务经济并未让正安致富。低端劳务“资源”,在农业人口严重过剩情况下,外出务工确实不失为权宜之计,但却不是长久之计。一个地区的持续、长远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取决于人的素质提高。所以劳务经济不能为政府所鼓励。政府的行政理念和发展导向应站得更高更远。由于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产业调整、升级,越来越多无一技之长的劳务工处境艰难。现在,正安经济发展恰好需要劳动力,政府应当调整政策,搞好基础教育,鼓励相应技能的培训和对技能工的回纳,把劳动力留住,为正安茶产业及其他特色产业提供必要的劳动力,从而避免出现西部产业发展劳动力紧缺的奇怪现象,也解决了前面提出的产业发展因缺乏劳动力不能成就规模的问题。
一个地方要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但以有限的财力先主抓一个龙头项目、后以一带三、带更多的效果或许比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效果要好。笔者在此不过想抛砖引玉,引来更多的智囊为正安发展建言献策。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开头初看好象在喊口号,后看了对策与思路,觉得还有点实际的主见。
“一是打好环保牌:正安是一片净土,也将永葆这片净土。“目前县政府在这方面还是有所作为的。比如农村沼气池的普及,还是很得人心的。
“只做一个大品牌 ”,杭州龙井,云南普洱茶等国人皆知。正安茶是因没有污染,绿色、生态、有机,还是因含有稀有微量元素而与众不同?只要找出与别人不同之处重点推广就可以了。复杂的问题应简单化,简单的问题一定不要复杂化。
我有一位在东莞开茶庄朋友对我说,目前市场名茶假冒的多,很多是贵州茶包装成外地名茶后高价卖出。要我在老家正安弄点正宗绿色、生态、有机茶给他。后来在网咨询了一下,正安天池玉叶价格600多元一斤,比喝一瓶茅台酒还贵。不知这样的价格是否真的有市场?
“尹珍文化只是儒家文化中很小的一支,打这个文化底牌可以,但打得响吗?正安推出尹珍文化品牌现在有点骑虎难下的意思了。”我同意这观点。请问正安在外成功人士或有识之士,有几个真正了解,熟悉尹珍文化的?我的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是一位祖籍四川的正安人。到正安一中高三毕业,直到2004年有了正安论坛之前,我都不知道什么是尹珍文化。是不是感觉有点忘本呢?没办法,实话实说。所以我认为真正的文化是不须要你去吹嘘别人就能感知道的,是大众化的东西,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神秘。
发表于 2008-10-24 08:05:06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谢谢关注!
正安茶以前一直走贴牌的路子(以几百块卖给人家,别人拿去包装后,卖上千块甚至几千块一斤),很可惜的,但同时也证明正安茶的品质很好,很有市场潜力.还有因为优质茶产量很低,贵阳也只有高官才有机会品尝.所以,还是要解决宣传和产量的问题.
欢迎多交流!
发表于 2008-10-24 09:53:21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