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正安一片瓦《正安方言收集》[继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正安一片瓦收集方言是一件很有文化建设意义的事。
语言是思想意识的载体,是社会文化生活重要基石。弄清我们口头所使用的的语言,用文字符号把它们记录下来,一可以让我们更为便捷、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思想意识,更好进行自我认知和相互交流;二可以让文艺工作者善加运用,记录和表现我们地方社会文化生活,在这个普通话严重挤占方言空间的时代中,使我们的方言拥有最后热爱者,甚而能够部分地融入普通话的范畴当中去。基于上述原因,我对《正安方言收集》中的方言进行了一个很粗略的分类整理,希望能够为大家进一步的做好这一块的工作作一点借鉴。
我把《正安方言收集》中所收的语汇分成了五类:一、因保留了古音而形成的方言,二、没现成文字,只能记音正安方言,三、普通话存在,因复杂原因出现发音差异而形成的方言,四、有文字可记,属正安人特有说法而成的方言,五、误收的方言。
一、因保留了古音而形成的方言
1.
闇(音安,二声)——想
2.
晏(音暗)朝——晚点,晏朝点去吃饭——晚点去吃饭
3.
房间(音干)
4.
岩(音挨,二声)阡——岩洞


二、没现成文字,只能记音正安方言
1.
音崩,这崩儿——这里 那崩儿——那里
2.
音调,意跑。例:调得快——跑得快  另正安方言中“调了”特指小孩夭亡。
3.
音哩,意踩。例:哩一脚——踩一脚
4.
音莽(一声),意喂。例:莽饭—喂饭
5.
音堂,意隔。。。时间。如:堂得有五分钟——隔了五分钟  堂天——改天
6.
liā,意粘,小孩很依赖大人。
7.
音笨,意醮,糊。
8.
意痴(平舌),意擦。如:痴干净——擦干净
9.
音杠,意旋转。
10.
音极,意跳。如:极水——跳河
11.
音嘿,一意非常,二作语素:嘿实,嘿起,意使劲。
12.
  ,意硬。
13.
音罪(三声),一意为特别凶暴的人,例:强盗遇到罪打劫,另意为粗野,例:强盗吃稀饭——罪喝喝的
14.
音孤,意蹲。
15.
音渣(四声),意浸泡,腌。
16.
音独,一意放置,二连用指下部,底部。
17.
zuá,一意踢,二意啄击,三意吊麻将。
18.
dài,意拉。
19.
zén,意大声喊,哭。例:zén板筋,zén镖。
20.
b ,一意逼,二意挤。
21.
音惨,意抽打。
22.
音焋(zhuàng),意补。例:焋起,意补上。
23.
音喀(二声),意跨。
24.
音搛(liān),意夹,特用于夹菜(搛菜)。
25.
jv,意吮吸。
26.
音告,一意试,例:告一下,二意预先商定,例:告点子。
27.
音咩(四声),意掰。
28.
音“甩”的儿化音,特用于“虫甩儿(蚯蚓)”。
29.
音瞟,一意烧,二特用于“火瞟瞟的(灼痛感)”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三、普通话存在,因复杂原因出现发音差异而形成的方言
1.        欧勒——“我屋的”缩音
2.        妞勒——“你屋的”缩音
3.        涛勒——“他屋的”缩音
4.        老深——早晨
5.        晚诸——晚上
6.        期饭——吃饭
7.        挖爪——肮脏
8.        发恨——发奋
9.        色子——虱子
10.        信实——训示 教训某人
11.        风灯儿——风筝
12.        哈包儿——傻瓜
13.        招(音早)起——挽起
14.        仰(音两)起——面朝上躺着
15.        几——起(作助词时的音)
16.        光(二声)波、光板儿——光头
17.        膀——撞
18.        斗——凑
19.        带——在


四、有文字可记,属正安人特有说法而成的方言
1.        老人公——公公
2.        婆婆妈——婆婆
3.        月母子——产妇
4.        后家——娘家
5.        老壳——脑袋
6.        斜孔——胳肢窝
7.        米米——疹子
8.        连铁——脾
9.        手倒拐——手肘
10.        客西头——膝盖
11.        脚独儿——后脚掌
12.        芝麻壳——汗垢
13.        声口——鸡
14.        螬虫——蛔虫
15.        雀雀——小鸟
16.        贼猪——蜘蛛
17.        革蚤——跳蚤
18.        缺麻——蛤蟆
19.        哩啦子——蝉
20.        偷油婆——蟑螂
21.        癞八狗——蟾蜍
22.        点灯儿——蜻蜓
23.        二胡子——鲢鱼
24.        叫鸡儿——蛐蛐儿
25.        抱鸡壳——带小鸡的母鸡
26.        过早——吃早餐
27.        早饭——午饭
28.        少午——晚饭
29.        嘎嘎——肉
30.        菜豆猫儿——菜豆腐
31.        歇闹——干活间隙吃点东西
32.        生分子——煮到半熟后与汤分离,用于蒸饭的米
33.        索索——绳子
34.        亮——手电筒
35.        隔沿——斗笠、伞
36.        渊兜——撮箕,撮猪草用的
37.        撮撮——撮箕,撮谷子用的
38.        晒框(音枪)——圆形的晒席
39.        窝框——晒框边沿上翻30公分左右
40.        耍桶——舀粪用的有丈许长柄的小木桶
41.        瓦琢子——玻璃、陶瓷的碎片或碎渣,例:瓦琢子揩屁眼——刮毒
42.        茅厕——厕所
43.        环兜——厕所
44.        街沿坎——外墙门前部地基石坎
发表于 2008-8-30 00:04:30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45.        诀——骂
46.        抱——孵
47.        喝——骗
48.        佼——好
49.        溜——滑
50.        泌——过滤
51.        短——堵截
52.        抠——痒,挠
53.        目——埋伏等待
54.        伤——腻,厌烦
55.        辗——移动、搬动
56.        晃——做事不专心,不务正业
57.        千翻——淘气
58.        捺耳——耳光
59.        杀提——收拾
60.        默倒——以为
61.        喝海——哈欠
62.        车身——转身
63.        要得——可以
64.        楼夹——楼下
65.        楼点——楼下
66.        狡灵——聪明
67.        多承——谢谢
68.        架势——开始
69.        吃怕——难道
70.        pā和——便宜
71.        撇脱——容易
72.        滚子——轮胎
73.        手铳——手淫
74.        落独——底下
75.        除脱——了结
76.        拘礼——客气
77.        气粗——威风
78.        啷个——怎么
79.        警防——小心
80.        宏挨——总是
81.        车转——背过来
82.        起子——镙丝刀
83.        折了——丢失了
84.        上坡——做农活
85.        摸皮——动作慢
86.        麻溜——动作快
87.        割裂——闹矛盾
88.        归一——完,结束
89.        献饭——祭祀先人
90.        颠对——故意作对
91.        灯晃——无事乱逛
92.        杵拢——达到极限
93.        焦人——让人着急
94.        幺台——收场,结束
95.        拐了——情势变坏了
96.        房圈——卧室、房间
97.        踏削——践踏、侮辱
98.        人亲——走亲戚提的礼物
99.        活路——不是生路,是做事
100.        稀痕——对很少来拜访的客人说的
101.        古头——脾气古怪,或脾气古怪的人
102.        八儿——一指八哥,另指男性外生殖器
103.        坎夹——地势上相对较底的地方,下面
104.        毛花——做事不加思考,草率;动作野蛮
105.        吃皮——获得较大经济利益,多用于打牌赢钱
106.        问起——主动,如我是问起帮她——我是主动帮她
107.        搞头——希望,好处。例:“跟倒我一路肯定有搞头”
108.        磕钻——用手指节敲对方的头,即鲁迅所说的“栗啄”
109.        封镇——长辈在晚辈婚礼上的祝福,或对敌对者的诅咒
110.        喝飘——原指木材中的不成型的薄板,后引指身体单薄的人
发表于 2008-8-30 00:05:27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111.        走人户——串门
112.        佼精儿——灵活
113.        吹垮垮——聊天
114.        打王逛——走神
115.        夹舌子——结巴
116.        好多几——很多
117.        哈哈——一会儿
118.        吹壳子——聊天
119.        牯倒起——强行
120.        丁丁儿——一点点
121.        打广子——走神儿
122.        底底夹——最下面
123.        赶豆凑——凑热闹
124.        二回个——以后,将来
125.        二别个——不相干的人
126.        挑主儿——故意,专门
127.        兀独独——冷不防的
128.        神戳戳——发神经
129.        酽冻冻——粘稠的
130.        髋到了——卡到了
131.        达扑爬——摔跤子
132.        打王逛——精神不集中
133.        扯扑鼾——打呼噜
134.        哈劲儿——挠痒痒
135.        脚入了——脚崴了
136.        走人户——走亲戚
137.        戳锅漏——帮倒忙的人
138.        天工转——朝上挽的发髻
139.        抱膀子——在旁边伺机帮忙
140.        裹得死——形容关系特别好
141.        弹波儿——用手指弹对方额头
142.        画猫猫——签字,一般用于领导干部
143.        放人户——指女孩子由父母许配人家
144.        扯河闪——天上闪电(现在这个词也很少用)
145.        哒哒儿——辫子,例:大姑娘的哒哒儿——随便(随辫)
146.        假巴意思——假装
147.        旮旮角角——角落
148.        毛焦火辣——焦躁
149.        忽大忽头——突然
150.        短杵杵的——很短
151.        烦造造的——非常脏
152.        这回个儿——这下子
153.        飞叉叉的——很野的样子
154.        惊抓抓的——大惊小怪
155.        牯雌霸羞——横行霸道
156.        款天扩地——吹牛过头
157.        不是盖的——形容不一般
158.        焦眉愁眼——忧愁无奈的表情
159.        幺不倒台——态度很凶;事态严重
160.        先人板板——有点无奈的称小祖宗的意思
161.        青格啷当——淤青;还有个意思就是赌博输光了
162.        醒哄三天——(“醒哄”为拟声)很吵或者很热闹
163.        溥溥哄哄——呼悠;你喝哥哥的哟——你骗我的哟
164.        神戳戳的——神经兮兮的;昏戳戳——意识有点模糊
165.        抵脚板爪——(抵,顿的意思,板,挣动的意思)很凶或者很活跃的样子
166.        搂实,搂起——使劲
167.        扎复,绑复——叮嘱
168.        装鬼、装亏——假装威风
169.        扳倒门方狠——内强中干
170.        交得、安之——特指女子婚配
171.        背粗,陷深——都是一个意思,吃皮的反意词
172.        屙痢,屙血——对“吃饭”的恶劣说法
173.        猫儿抓糍粑——.脱不了爪爪——脱不了干系
174.        一哨(一声)——一伙
175.        帮秋二,敲土——旧指在富人家里当佣人,或在小作坊打工
176.        光胴胴,光跳跳——裸体
177.        抬(一声)得儿——中指在下,其余四指在上夹住对方的下巴,搞得“得儿”的一声
178.        神撮撮,神之壳壳——神经病
179.        男子八差、大男八汉——男子汉
180.        所怪、怪说、怪说得——所以
181.        扑菜培(培字古音póu)儿——泡菜坛
182.        荡脑壳,脑壳达铁,脑壳短路——智障
183.        打鬼,锤屁儿,揣皮碗,甩扳手——性交


五、误收的方言。
安正——想。你安正搞个啷灯嘛(安顿,本意为安置,在方言里有准备的意思)
pa——软,熟。(火旁一个巴字)
改手——上厕所(解溲)
陶屋——客厅(堂屋)
开——擦(揩)
切——拧(车)
达(动词)——把衣服达带肩膀上(搭)
古——猜(估)
喔屎喔尿,窝尿(屙)
麻——揩、擦(抹)
麦斗——木匠的专用工具(墨斗)
臊皮——丢脸
团鱼——鳖
翻羊角桩(翻跟斗)
后檐沟——屋后的排水沟
悖时的、砍脑壳的、——一般骂人才用的词语
发表于 2008-8-30 00:06:24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正安方言标志性词语——“这步儿”“那步儿”

与“这里”“那里”,“这点”“那点”相较而推知,标志正安方言的那两个指示远近的词语应是:“这步儿”“那步儿”。
指地远近的词语,当是造语者据其对所居地域的感受而定。北方平原地广人稀,指地以“里”计合情合理,市井之中地贵人稠,以“点”指地也合,正安坡高地狭,先人以其脚步之行止处指地之远近,可堪服人,是其经验是其智慧,后人不可妄自菲薄,当以此教异地之友。
发表于 2008-8-30 10:54:56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看来渔父对地方文化也是非常热爱的!

严重支持!希望能不断完善,不久后能整理成册!

只可惜我们很多的少数民族的语言已经慢慢的在消失了!
发表于 2008-8-30 12:23:16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撇托点嘛,写得有点复杂了!
发表于 2008-9-12 15:39:41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