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香港系列之五:低税负、高收入、高福利(3)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5、服务与慈善

除了以上福利外,香港还有儿童福利与服务、青少年福利与服务、老人福利及服务、家庭服务、康复服务、感化服务等,鉴于相差网络介绍相当完善,不再缀述。参见:h-t-t-p去掉-://w-w-w。去掉-更换。chuguo.cn/news/79047.xhtml

要再次重点说明的是,香港的稳定,得益于政府与民众之间,有一个联结的纽带、一张安全网--慈善机构和义工组织,它们不断化解和稀释了社会矛盾。

在香港,慈善机构已成为特区政府、市场以外第三股维持社会安定繁荣的强大力量。特区政府的开明政策成为港人乐善好施的坚实后盾,如慈善捐款可免税最高至25%,未来还可有望增至35%,特区政府的收入虽减少了,但却鼓励了香港如雨后春笋般的慈善事业。同时,法规的完善,香港传媒的无孔不入,也让众多慈善团体力争透明化,以增强公众对慈善团体的信心。这一切,使善款源源不绝,形成“善”的光环。

根据香港税务局数据显示,获税务局批准扣除计算的认可慈善捐款数额,在过去几年有增无减,由1997至1998年度的16.6亿港元大幅增至2005至2006年度的51.9亿港元。短短9年来,扣税额增加了35亿港元。

根据当局的数据显示,香港的慈善基金会已由1997年的580个增加到2007年的1200个,增幅逾一倍。当中最著名的是李嘉诚的第三个“儿子”—李嘉诚基金会,该基金专注于捐赠教育、医疗和慈善,估计约有500亿港元。

在2006年和2007年“胡润慈善榜”,名列榜首的余彭年担任主席的“香港余氏慈善基金会”,与排第五的吴征和杨澜成立的“阳光文化基金会”,均在港注册。无心插柳之下,香港开始成为内地的慈善基金基地。

过去几年,香港特区政府因结构性财困不断削减对福利机构的资助。于是,近年照顾弱势社群的基本需要,就由一些非盈利的慈善机构代为“负责”。近年来,特区政府收紧资助,香港各所大学纷纷被迫“瘦身”,这些坐拥巨资的慈善基金会也遂成为各大学的主要开源目标。许多大学纷纷向一些有钱人基金会请求援助。据当局提供的数字显示,自从特区政府于2003年首次推出10亿港元配对补助金计划,鼓励外界捐款给大专院校后,八大院校在过去三轮的配对补助金计划中,共获得77亿港元额外资源。

香港的义工大约占到总人口的1/8,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几个月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7月底,全港登记的义工人数超过87万,而香港总人口目前突破700万,每8个香港人中就有一个人是义工。

当8个人中就有1个人心怀慈悲愿意为别人无偿服务,这也真算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和谐局面了。

所以,贫富差距之下,有慈悲友善之光普照,社会的长久繁荣稳定没有问题。

当我们看见那么多的教会学校,那么多的校舍和公共福利设施以慈善家个人命名,财富原来和人性可以融合得那么深刻!

内地的开放富裕之路上,只信钱、奢华浮躁风起云涌的怪唳之气何时可以收敛?那三山五岳与宗教庙宇聚敛的香火,何时可以普渡悲苦中潜行的众生?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