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蜂蜜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正安养蜂历史久远,清代养蜂已盛行。民国末期,养蜂七、八十群的大户有 30 多家,养三、五群者遍及境内各地,全县年产蜂蜜 5 万公斤左右。
  正安蜜蜂属东方蜂种,简称中蜂。特点是:耐寒、耐暑、抗病、抗逆性好,嗅觉灵敏,飞行敏捷,善取分散蜜源。工蜂体长 10 一 14 毫米,雄蜂体长 12 一 14 毫米,蜂王体长 13 一 16 毫米。蜂王(雌蜂)分枣红色品系和黑色品系两种。枣红色品系个体稍大,产量高;黑色品系,耐寒,摄氏 7 度仍能采蜜。境内传统养蜂方法,历来是将木制蜂桶(一般用 80 公分左右的一节大树挖空而成)悬挂室外墙上,亦有搁置在山坡岩洞里,蜂桶两端用木盖封严,留若干小孔,任蜂自由出人。一桶,后称一群,每群只有一只蜂王,新蜂王产生,则自然分群。春末蜂群旺盛时,另置蜂桶,收养分蜂新群。一年采蜜取蜡一次,方法是将蜂列割下取蜜,一般每群收蜂糖 13 公斤左右。
  境内蜜源丰富,查明有 140 余种蜜源植物。主要有乌柏、油菜、苦荞、果树、蔬菜、野生灌木、牧草等。多分布在安场、瑞壕、石井、东坝、凤仪、瑞溪、新华、新民、俭坪、格林、小雅、流渡等中低山丘陵地区。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利用丰富蜜源,组织群众改良旧式养蜂方法,实行新法养蜂。 1954 年后,江西、广西、湖南、浙江、四川等地的农业社集体蜂群,在乌柏流蜜期先后迁至安场、瑞壕、石并、凤山、新华等乡采蜜,对正安养蜂业促进很大。在境内部分地方推广“中蜂过箱”经验,将过去的木桶改为木箱,用几十箱蜜蜂组成一蜂场,迁放于蜜源处,采完一处再搬往另一处,按季节早迟,“追花夺蜜”,由平坝向半山、高山迁移,蜜源盛期两三天采蜜一次,将过去割蜂列取蜜改为用摇蜜机摇蜜,将蜂列摇蜜后放回原处。每群蜂年产蜜 30 公斤左右,比传统养蜂增产 1 至 2 倍。境内出现一批养蜂大户。 1957 年,安场海龙乡农民刘子章的养蜂经验,在贵州省农展馆展出,引起省内有关人士关注。 1959 年,县农业局引进意大利蜂,简称“意蜂”,在安场建政乡创办第一个养蜂场。“意蜂”的特点是:采蜜力强,出蜜率高,适合大蜜源,但抗病力弱。 1961 年经济困难时期,蜂场停办,将蜂群售给私人饲养。 1963 年,转为安场海龙乡志强生产队集体蜂场。
  1965 年,贵州省农业厅派养蜂技师刘济宗到正安召开全省养蜂会议,推广志强生产队集体养蜂经验,同时,广泛传授“中蜂过箱”技术。是年,正安有 8 个生产队发展集体养蜂,每群蜂年产蜜 25 公斤以上。胜利乡(现东坝乡)鲜教生产队每群年产 31 公斤,仅这一项,全队户均收人 100 多元。1 % 6 年,集体养蜂增至 67 个生产队,蜜蜂发展到 1800 多群。 1972 年,安场农推站技术员冯其祥,创造“天然台基,人工育王”法成功,成果在北京展出,安场农推站获荣誉奖。
  1977 年,在极左思想影响下,私人养蜂被当成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砍掉,全县养蜂业遭受挫折。 1980 年落实农村改策,退赔群众养蜂损失款 2 万多元,解除了群众顾虑,以安场为主的境内各地,养蜂业又发展起来。   1989 年,全县养蜂 4270 群,年产蜜 149 . 45 吨,畅销省内外,出口美国、日本,年产值 150 万元以上,正安为贵州省蜂蜜产区之一,素有“蜜乡”之称。至 1990 年,集体蜂场先后停办,普遍转为个人饲养。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上一篇: 正安娃娃鱼

下一篇: 正安米粮猪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