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足迹越过正安海拔最低的地方--班竹板香沟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板香沟,这是当地群众叫惯了的名字,实际上在正安地图上叫干溪沟。这个在市级地图上就没有了的地方,对于外地人来讲,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但对于一个地地道道的正安人来讲,去过那里不能说不是一种见证。因为,它是全县海拔最低的地方。当时由于随身携带的海拔仪掉在半坡拍照的地方了,没能准确测到。半坡刚好是500米,那么,坡底应该只有450米左右,反正从气候上感受,坡底坡顶简直两重天。
   
P3270049.jpg
IMG_2925.jpg
缘分是生生世世的牵挂,朋友是久久长久的思念!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回复 fengqiwei 的帖子

楼主多传点照片吧   让我们感受一下
发表于 2011-3-29 23:44:35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持续一周的阴雨天气在周末放晴,宅家?走出去?对于我们这种闲不住的人来说,自然是出去感受春天的气息!于是就有了去正安海拔最低点——板香沟的行动。三骑铁马载着五人一路奋蹄,不多时便到了开车人谈“拐”色变的地方——九道拐!
     其实今天的九道拐虽然还是有九道拐子,路面很好,防护栏也加固,最关键的是人到这个地方,不由就会想起405事故,意识里也会放慢车速,小心行车,有了安全意识,行车自然就安全了!

IMG_4091.JPG

IMG_4092.JPG

IMG_4096.JPG


发表于 2011-3-30 00:55:07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前面的是坎坷的、崎岖的、带着泥泞的!
        但我们继续坚持走下去了!
                征服了最低点
                      板香沟
现在任务越来越重,提到安全脑壳就痛!
发表于 2011-3-30 08:02:35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有摩托,就是方便!

你们直的这个地方,都曾去过!
发表于 2011-3-30 08:21:37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很美的地方,不虚此行,特别是那个宁静的四周都是山,中间到底是湖还是河、江的那个地方。
发表于 2011-3-30 08:27:42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回复 塞外秋风 的帖子

在没宣布行程结束之前,肯定还有!有劳大家等待了!
缘分是生生世世的牵挂,朋友是久久长久的思念!
发表于 2011-4-1 12:36:34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板香沟在樊村下边?我应该在那里捕过鱼,
以前资料上,说正安最矮是格林樊村苏家屋基,
应该紧挨着板香沟,
发表于 2011-3-30 11:06:06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漂亮,欣赏了,谢谢!
发表于 2011-3-30 16:32:45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ngqiwei 于 2011-3-31 00:01 编辑

IMG_2891.JPG
借助随身携带的四合一简易海拔仪,测得九道拐当年出事地点海拔为1040米。
IMG_2890.JPG
今日朝阳村寨
IMG_2901.JPG
       本来朝阳茶场我和山人去过,没在此行计划之列,但经过时发现天蓝云白,便折上去欣赏春日茶场风光,可惜去冬严寒让茶场至今没喘过气来,荒凉的茶场和蓝蓝的天空有些不相称。
这路,真的感觉延伸到了天边
IMG_2903.JPG
一半是蓝天,一半是茶场
山人惊呼:不上来会后悔半死。我回应:是有点对不起我们的家伙。
缘分是生生世世的牵挂,朋友是久久长久的思念!
发表于 2011-3-30 20:32:19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顶箐山人 于 2011-3-31 09:29 编辑

      虽然由于视角问题,我们无法完全表现九道拐的“雄姿”,但也见证着在人类无穷的力量下,它蜷伏着为人类服务,不过坡险路陡,车辆行驶缓慢。见路旁一标语上书:“超生孩子负担多,尤如汽车爬陡坡!”写得非常应景!
      一条路,通向了蓝天白云,也引着我们向着更广阔的蓝天!茶树被冬天冻僵了,失去了应有的色彩,更多春天的阳光温暖,才能使它们恢复生机……,我们见到了别样的朝阳茶场!

IMG_4110.JPG

IMG_4112.JPG


发表于 2011-3-30 23:18:39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ngqiwei 于 2011-3-31 07:44 编辑

     赏完朝阳茶场已是1点多了,众驴饥饿难忍,驾着铁马一溜小跑,尽管两旁正山花烂漫也无心驻足欣赏。倏忽间煤乡茶乡烤烟乡——班竹到了。不逢集,饭店早没饭了,每人要了一碗班竹手工米皮填肚子。
IMG_2914.JPG
班竹乡远眺
IMG_2910.JPG
养育一方人民的丘土梯田
IMG_2911.JPG
字库碑文
IMG_2915.JPG
残存的旦坪字库塔(精彩故事附后)
PB130045.jpg
PK祝家坪字库塔:造型更讲究、规模更宏大、只是受损也更严重。
缘分是生生世世的牵挂,朋友是久久长久的思念!
发表于 2011-3-30 23:57:15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正安东南边陲文化的发祥地——旦坪字库
        
        祥云寺“字库”是旦坪文化的标志,又是正安东南边陲文化的发祥地。“字库”建于清朝龙飞道光玖年,已丑岁。建在旦坪祥云寺的山门下面,离祥云寺不足一百米。外型是一座八角,五楼的文化宝塔。其建造工艺非常精致,建造格局古老而完美,宏伟壮观,具有古文化的风格。壁面上雕有八洞神仙,十八罗汉像。塔高三丈左右,底部阔一丈左右,是建在一座名曰宽心桥的桥东头,也是在旦坪的东大门要道上,和祥云寺一脉相承,有着不可分割的连带关系,建造意义和具体历史年代,有修建字序小引为据。
        建修字序小引:
       尝闻苍颉圣人,制字两粟来韵,上天点画,时象既成,悲号闻于夜鬼,不知一字千金之重,万古昭然而屏糊,窗之经见而显应,然遍颐当世,一粟片资之末,往往失则之求,六经字纸之文,岂知埋字纸五世登科,赐金善之,善根非浅,葬字纸而一身显贵。之材,之种福有由,是字因宜情然,今有正务壤接。祥云寺者:丈人鬓业之区,字纸凑秋之所矣。素体情字之典,难人人弗若,修化字之炉,男为功以故,玄念多年,无奈独立难支,赞蒙仁人,伸士多人,共出囊内金钱,不惜有余珍宝,庶乎文教根兴,不负帝君惜字一千延寿一纪之明训矣。
        领首人:周光仁,周应田,周顺德,郑非梁。建于龙飞道光玖年,已丑岁,仲冬。
        “字库”是化字之炉,建成之后,凡一字,片纸,即所有文字性书本,纸杂,一概不能乱扔,乱丢,必须收集起来,集中在字库里面火化,故名曰字库。
        “字库”是收集字纸之库,是焚烧字,纸之炉,又是地方文化的历史渊源。字库和祥云寺,是紧密相关的,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文化连代关系。
        “祥云寺”是正安东南边陲较为完整的具有文化传统的古庙。建造格局,古朴,完美而壮观。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座落在旦坪正东面的深沟子边沿上。祥云寺分上殿,下殿,两边有耳房,中间是青石天井。从下殿到上殿,靠两边耳房处,各有十二步石梯而上,正殿厅堂是青石板地面,中间有两根盘龙亮柱,二台两边各有石狮子一个,佛像,僧人一应俱全。寺之周边围绕着四十八根参天古柏和很多杂木。将寺院紧紧地环抱其中,把整个寺院严严地遮护在树荫之下。日不能照窗,雨不能湿地,使外:不入山门者,不能直观其院景。使内:不跨山门者,不能燎望周边之山水也。跨进山门后,便闻轻幽的朗朗诵经之声,和咚咚的木鱼敲响声,别无闲杂喧嚣。给人一种清闲幽静的感觉,使人心旷神怡,如登仙境。
        那几十根参天古柏,于五八年遭一次特大的暴风雨吹断了十几根。奇怪的是当天晚上在寺内放电影,看电影的人很多,突然狂风大着,雷雨交加,大树纷纷倒下,又是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然而居然没有打坏房子,更可喜的是连一个人都没有受伤。只听寺内,寺外乌烟瘴气,喊爹叫娘之声不绝于耳。千多人在寺内看电影,却毫发未损,一个未伤。外面却有人被卷出几十米的,也有房盖被全部揭开,卷到几十米外的,真是狂风大着,雷雨交加,可说是当地百年未见的风暴。然而寺内却无一人受伤,无片瓦受损。这就是祥云寺的神奇,“祥云寺”有祥云护卫,有神灵保佑。而今只剩下最后一根古柏,乃是省,市级林业单位挂号的古树,于二00九年才干枯死亡。
        至今几十根参天古柏和祥云寺的旧貌已荡然无存。后人将无法考证,变成了历史的传说。祥云寺还有一丘大田,名叫字库大田,是祥云寺的庙产。在那字库大田里曾有一根巨大的天然石笋,那石笋高三丈多,根部大一丈多,是旦坪的古代风水之最。主旦坪多出名人举子。旦坪在明清两代就出了十个进士,三个武举。有旦坪十进士之誉称。后将石笋的石头开来做祥云寺的围墙,用字库塔代替石笋,以配风水,传承历史。
        在一九三七年前夕,周圣泽先生在寺内办起了正安东南边陲唯一的一间学校,当时在周边几十里都没有学校,故堪称正安东南边陲文化的发祥地。该校很快的发展和扩大。加之申修志等几位先生的认真负责,教学质量和校风都很好影响极宽,远近闻名。于是周边几十里,即中观晏溪,务川当阳,珍珠,上坝,道真石桥,大坪,格林等四面八方都有人前来就读,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他们把文化的种籽传播到四面八方,这就是旦坪祥云寺,字库文化的起源即旦坪文化的渊源,而源远流长。
        现在己发展成了九年制的正规中心学校。有从一至九年级二十多个正规班级,有具专科和高等知识的公办教师三四十人,有学生人数一千左右,每年都要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中高等考生。
        
        
正安县班竹乡旦坪村:刘朝明撰稿      校正:冯建勇
缘分是生生世世的牵挂,朋友是久久长久的思念!
发表于 2011-3-31 00:06:32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同一个地方,两人的相机出片风格不一样哈,好文,好图
发表于 2011-3-31 08:53:55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顶箐山人 于 2011-3-31 11:14 编辑

      一路上QiWei恋恋不忘他有个“大姨子”在班竹开馆子(详见摩托吧《骑上摩托,一路的风景……》40楼),说一定要去那吃一顿。当到时,却被告之没有饭了,由于时间关系,他也没空去叙旧,只好去另一家随便吃了点。
      从班竹下去,过一个山涧。QiWei的“峡谷情结”,见地球上的缝必要看,必想去钻!此涧很窄,估计在涧底只能容一人通过;还很深,丢一个石头下去,过一会儿才听得到响声。但此行我们不能去钻涧,于是他便谋划着什么时候下去看看,能不能实现,此为后话!
      从班竹的对面看,梯田一层层叠着,如是秋天,漫山的金黄,该是怎样的爽心悦目?!

IMG_4121.JPG
发表于 2011-3-31 09:47:42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