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重要吗???????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昨天和朋友一起吃饭,无意间说到了环保问题,我说了一个观点,工业强省是不是对我们贵州很现实?今后造成的后果是不是步沿海地区的后尘?(沿海“发达地区”的环境大家都知道,现在是找不到一条清澈的河水的,像毛家塘这样的有吗?)我说我们正安这种地方只能搞搞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要上工业就肯定要污染,等到污染了再来治理就完了。可没有一个人支持我的观点,说没有钱不能治理,只有经济发展起来后有钱了才能治理。说欧洲各国都是这样走的,最后我简直无语了,正安一年16亿的财政收入,而其中13亿左右都是转移支付,其他3亿就靠房地产、烤烟。就算有几个工业企业,也不过几千万的税收,根本没必要去引进些重污染行业的企事业进来,不能为了完成招商引资的任务,而乱招、乱引,我们的青山绿水保持下去不是很好吗?省里难道对部分县区就不能特殊对待?难道非要搞到污染后才治理吗?难道为了搞政绩而牺牲环境吗?


终于打完了。累,好久没打这么多字了!!!!!!!一切都是为了青山绿水,子孙后代。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本帖最后由 嚎歌 于 2012-4-23 11:28 编辑

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力顶此贴!。别个(皓海)一个外乡人对我县乱采乱挖都很痛心,何况我们本地人,如果都引进一起重污染的工业企业到我县乱整,就是经济连续增长,将芙蓉江水源污染,县城吃水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请问?正安人将来如何生存?到时非得花大钱、花大精力去进行治理吗?还不如现在就也生态环境保护为重。
h-t-t-p去掉-://bbs.gzza。C0m 替换。和0/forum.php?mo ... 2571&extra=page%3D1,大家看看链接,正安县城都成什么样子了?
发表于 2012-4-23 10:53:11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深圳、浙江、福建、江苏、上海等一线城市不都正为当初的飞速发展埋单吗?很多外资企业,为了避开本国严厉的环评制度,到不发达国家(包括我们)建立工厂,将成品运回本国贴牌销售。绿色循环经济,多数时候只是一句口号而已。深圳一位已故著名中学教师马小平有一个观点是:人类在和战争和自然灾害两大灾难赛跑,在这些灾害还未达到毁灭地球、毁灭人类之前,他想培养更多的能应对这些灾难的人。所以,他上的中学语文从不按课本上课,而自己搞了一套《人文素养读本》。家长、老师、同学们曾一度认为他是疯子,而当他的实践经受检验后,大家才发现自己才是疯子。
发表于 2012-4-23 13:46:07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楼主胆子不小,敢叫板“工业强省”!
发表于 2012-4-23 13:47:52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fengqiwei 于 2012-4-23 13:52 编辑

把南方周末发的关于马小平老师的文章帖上来,大家分享:
                                           一个中学老师的教育梦想

      马小平是个好老师吗?
      深圳中学学生李舒扬记得一个细节:家长会结束以后,马老师被很多家长围住,责问他为什么不教课本上的内容,马老师显得很疲惫,甚至有些手足无措。“后来马老师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我去到办公室的时候就看到他在那里泣不成声,非常难过。”
2012年1月16日,名不见经传,却又引起各种争论的深圳中学语文老师马小平,带着他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对教育事业的一腔赤诚,离开了这个世界。
      “要赶在灾难尚未毁灭人类之前,把能够应对这种灾难的一代新人给培养出来。”马小平生前曾多次谈到他的教育理念。不知者大概要谓其危言耸听;知者,如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则谓马小平为所识教师中“最具世界眼光”,“可以称得上是教育家”的人。
       教育灾难与灾难教育
       马小平的理想,源自英国教育学家汤因比的“与灾难赛跑”的教育理念。汤因比认为,人类面临着“破坏自然环境”与“战争冲突”这两项灾难,而教育是实现自我救赎的唯一途径。
       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汤因比的教育理念与一名中学语文老师的具体工作,却又隔得很远。
       “马老师其实一直都很孤独。马老师的格局超过一个中学老师的格局,他其实很难在应试教育的大框架里把人文教育的理念实现出来。应试和人文的冲突一直存在,这对学生是很现实的选择,对他来说也是种挣扎。”王翔,马小平曾经的学生,他认为马老师最可贵的是,他具有远远超出他“身份”的视野和格局。
“很可惜的是,学生当中很多人的眼中还是只有应试教育,很多人也不是很重视他的人文课程。所以我感到很遗憾,对马老师不起。”胡正,马小平生前的学生,深圳中学毕业生,“等到马老师病重,真的离开我们的讲台了,我们才真正了解到老师是这么重要,这么有价值。我觉得这真是我们一生的遗憾,我们将用我们一生的时间来弥补。”
       马小平和汤因比因灾难教育而邂逅,与其自幼的经历有关。1953年,马小平出生在湖南湘潭。像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伴随他长大的是一连串灾难。
       教育灾难是其中之一。1968年,15岁的马小平初中毕业,接下来的十年,他没有读高中、读大学,而是去了浏阳的茶山林场种树。当时他未满16岁,本不符合上山下乡的标准,但想得到组织认可的他拼命争取,终于改变自己的命运。
1977年,马小平作为湘潭地区的27名典型之一,去参观大寨,还带回一把锄头。那时他诚恳地相信其中的意义,并展现了“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的性格。他还成为了林场的团总支书记。
       高考恢复,1978年,马小平考入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不用费太大的劲,他就意识到自己在过去十年所失去的。这让他多年以后不仅懊恼,甚至恐惧。2000年时他撰文回忆道:“说到青春被耽误的十年,我内心有一种发狂的冲动:谁说失去的十年是可以补回来的?一个人害了十年大病,他能从何处找补回来?一个人饥饿了十年岁月,他的健康怎能保持常态?”
      在大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成了马小平的偶像,他迷恋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与理念。在上世纪50年代,苏霍姆林斯基即提出“和谐全面发展”、“要思考,不要死背”、“走进大自然”、“没有‘差生’概念”的口号。这些都被马小平奉为圭臬。而帕夫雷什中学则更是他心中的圣地,他常说,这一辈子,只要能到一所像帕夫雷什中学那样的学校去教书就值了。
      1982年,马小平29岁,他回到家乡的湘潭十中,成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怎么成为一个好老师”这个问题上,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是要多读书——“要读书,要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
马小平遵循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导,还组织青年教师一同阅读。4年后当他调任湘潭市一中的时候,藏书已有六千余本,而他向新东家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有一间自己的书房。
       在湘潭的十年,是马小平教育思想的形成阶段。1988年,他写下了《关于语文教学及研究的哲学思考》,提出“把语文教学提到一个哲学的高度来认识”。关于语文教育,马小平认为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而事关人格养成、公民责任以及智慧与情感。
      邓白洋是湘潭一中1986级320班的学生,马小平的语文教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忆,马老师会用初一、初二两年的时间教完三年的课程,初三一整年都用来进行课外阅读,大量讲述鲁迅、卡耐基及中日文化比较研究;而课外,马老师还经常和他们下围棋、国际象棋,打桥牌,打篮球。
     邓白洋感慨,“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启蒙,我们尚显稚嫩的心灵模模糊糊感知到了诸如自由之思想、平等之精神的概念,开始认识到人生最重要的是要追寻意义和价值,知道了自信的重要,以及做自己喜欢的事更能激发潜能。在这些层面,马老师从不直接给我们答案,而只是启发我们的思考。”
     “同学们,我把课堂还给你们了”
    1992年,马小平开始教育生涯的第二个十年,他来到了东莞中学。这是马小平思想系统化的时期。他开始尝试“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走多远”。
     2002年,马小平来到了深圳中学。在这里,高一、高二通常不会涉猎应试技巧,马小平过了更为如鱼得水的两年。
马小平的原则是:教育不是折磨,不是遥不可及的幸福,而是当下的幸福。在来到深圳中学的第一节课上,他就宣布,“同学们,我把课堂还给你们了。”学生们回忆,他讲到忘我时,常常连课本都不会去摸一下,而是依靠自己大量的知识储备发挥,和学生们互动,带动学生们跑进思考的草原;甚至,他会让学生们合上书本,在课堂上看电影,听音乐,欣赏诗朗诵。
他不仅成为学生的老师,还成为老师们的老师,王赫、薛安康、王东文等老师表示他们经常收到马小平送来的各种书籍和电影,经常被拉着进行受益匪浅的长聊。
     “我一想起马老师就记起他每次见到我的时候,就远远地对我招手,然后轻轻地说:来来来。然后马老师就从他肩上取下他永远斜背的背包,一条腿支起来,把包放在腿上,然后就从里面翻出一张碟来问我:哎,这个你有吗?”回忆起马小平,王赫开始哽咽,“我现在一想起马老师来就记得他低头找光碟的样子。”
      马小平唯一没有打动的是病魔。在过去的20年间,他坚持大量阅读和思考,常年睡眠不足,高强度的工作终于反噬了他的健康。2004年,他被查出患有胶质瘤,位于脑部。
      此时,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他要在最后的时间里留下些什么?马小平又一次想到了“与灾难赛跑的教育”,怎样才能塑造能跑赢灾难的一代新人?他并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答案,而是提出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是当代中学生最缺乏的?”他回答道:“他们有知识,却没有是非判断力;他们有技术,却没有良知”,他们患有“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
医生发现,病人马小平从不过问自己的病情,而是整天在病床上捣鼓笔记本电脑和扫描仪——马小平从逾千册藏书中挑选了一百三十篇文章,按类别分成《人文素养比数理能力更重要》、《公民的诞生》等16个篇章,合编成《人文素养读本》。文章的作者有罗素、爱因斯坦、龙应台、王小波、贺卫方……
      出院后,马小平坚持重返岗位,并向学校建议开设“人文素养选修课”。此后,《人文素养读本》内部刊印两万本,而马小平因该课连续三年被评为最受欢迎老师,直至2009年癌症复发再次住院。
有一天,阳光很好,深圳中学学生向婧看见马小平老师站在教学楼下,茫然四顾,半天不动。原来,马小平因为脑部的胶质瘤,连去教学楼的路都不记得了。
     2012年1月18日,马小平的追悼会在深圳中学举行。一切仿佛一个普通的教学日。在马小平30年教师生涯结束的这一刻,他的学生和同事纷纷俯拾昔日时光,在悼词、挽联中追寻马小平过去的点点滴滴。马小平在生前既不引人注目,其讣告也仅仅惊动有限的几所中学。他唯一得到的特殊待遇,是追悼会开得仿佛教育研讨会一般。几乎每一位致悼词的人都谈到了教育,谈到了课堂上的点点滴滴和诗歌小说的种种细节,对于这个生前将生活和工作缠绕得如此紧密的人来说,这便是归宿吧。

发表于 2012-4-23 13:48:41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其实搞发展,工业基本上算是必然趋势,但如果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把环保这一问题同时考虑进去才是首要之及,就拿水泥厂来说,像前面那种老式生产的水泥厂,高能耗高污染,现在的新型水泥厂,环保方面就要好得多,现在在搞一些建设时,同时也把环保与绿化同步进行实施,也可以收到十分良好的效果,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组成,我们既要经济发展,同时也需要青山绿水,如果一味的搞发展而忽略了环保这一重要议题,那样的发展就背离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
发表于 2012-4-23 14:25:46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力顶,支持楼主观点! 1302398122211.gif
发表于 2012-4-23 16:49:18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回复 @伟伟 发表于 2012-4-23 14:25
其实搞发展,工业基本上算是必然趋势,但如果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把环保这一问题同时考虑进去才是首要之及, ...


支持,大家可以到新华去看一看,屋顶上的灰已经不少了。究竟是环保重要还是经济发展重要,值得商榷。反正我认为环保比经济重要得多。
发表于 2012-4-23 17:03:55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回复 @fengqiwei 发表于 2012-4-23 13:48
把南方周末发的关于马小平老师的文章帖上来,大家分享:
                                           一个 ...

伟哥,学习了。
发表于 2012-4-23 17:23:12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回复 @嚎歌 发表于 2012-4-23 17:03
支持,大家可以到新华去看一看,屋顶上的灰已经不少了。究竟是环保重要还是经济发展重要,值得商榷。反 ...

以上主要就是从新华水泥厂联想的,真的是这样啊!!!!
发表于 2012-4-23 17:24:17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回复 @fengqiwei 发表于 2012-4-23 13:47
楼主胆子不小,敢叫板“工业强省”!

实话实说,这“工业强省”不过是某一个人的政绩而已,受伤的是我们。下一任领导来一个“绿色旅游强省”,不就得了,哈哈。
发表于 2012-4-23 17:27:01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回复 @人大举手 发表于 2012-4-23 17:24
以上主要就是从新华水泥厂联想的,真的是这样啊!!!!

当然,所以我力顶哟!
发表于 2012-4-23 17:27:46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我记得我们领导说过一句话,一个人作出的决定有可能效率更高,但是绝对避免不了坏决定,如果是集体作出的决定,那么它就肯定不是最差的。所以以后这种大事都要到我们人大来举手。呵呵
发表于 2012-4-23 17:30:47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2-4-23 20:29:45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环保重要!永远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
发表于 2012-4-23 22:43:59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