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网友蝶衣黔东南之行——带着女儿去旅行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1.jpg

到正安小雅梅子坝小学的路上





2.jpg

梅子坝小学的办公室



3.jpg
未未和碟衣的女儿

公益网友蝶衣黔东南之行——带着女儿去旅行

作者:蝶衣


明天将要去远行(代序)


??窗外,是三月的江南连绵不绝的春雨。我给自己泡上一杯菊花茶,在问天网上输入“贵阳”两个字,那里的天空一片晴朗,我的心早就飞向了那里。
??机票早就定好,明天下午三点多的航班。对于这次远行,非非已经兴奋了很久。“妈妈,我可以在天上采一片白云吗?”丫头歪着脑袋问我。“呵呵,那可不行,因为我们会比白云飞得更高,更远!”
??“妈妈,妈妈,我们要去多远的地方呢?”丫头无比憧憬地问我。
??“比我们去过的湘西还远。”我看看我那四岁半的女儿,在不知不觉中,她已经长成那样神气的小姑娘,无论我走到哪里,她都是我最亲密的旅伴。
??明天,迎接我们的又是一段漫长而奇妙的旅程。
??其实,早在一年多前,我就预见,我们一定会有这样的一次远行。因为,在贵州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叫做梅子坝的地方,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由于天南海北的朋友们的共同努力,近200名失去课堂的孩子,终于坐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起竣工的,还有附近的艳山小学,那是真正意义上由我们的网友共同出资捐建的学校。是的,早在一年前,我就告诉过无数的朋友们,总有一天,我要去那里,去听孩子们琅琅的书声,去见证梦想成真后的喜悦和美好。
??那片遥远的土地,吸引我们的还有奇山秀水,民俗风光。这一次,我们还将要穿越黔东南,我要带我的孩子,去了解这个世界上,原来有这么多的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一次一次的出发,一段一段的旅程,总有一天,我那小小的孩子,她会明白,原来世界很大很大,可是只要我们迈出坚实的每一步,我们就可以到达任何一个我们想去的地方。
??因为旅行,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
??因为旅行,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因为旅行,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活。
??背包已经理好,塞得满满的,以行走的姿势站在角落。
??对于明天,我和我的女儿,充满期待。


(一) 贵阳--活色生香的夜晚


??飞机降落在贵阳龙桥堡机场的时候,快晚上七点了,天色依然很亮。我和非非搭上机场大巴,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市区。
??我是第一次来到贵阳,在我以前的想象里,这座西部重镇该是有些闭塞和落后的,可是一切似乎并不是这样。从我们入住的逸都酒店的12楼望出去,只见窗外是一大片的高楼大厦。天渐渐的黑了,楼顶上处处都闪烁着妖媚的霓虹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城市居然给了我一种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印象。
??我决定带非非去传说中的合群路小吃一条街。贵阳的路都不宽,两边的行车道上都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如蜿蜒的长龙贴着路面,使道路更显局促拥挤。由于是山中的城,公车不停地上坡下坡,拐过几个弯,把我们扔在了一个人声鼎沸的地方。
??一下车非非就被辛辣的气味熏得连着打了几个喷嚏。这条著名的小吃街两边都是排挡,卖着各种有奇怪的名字的当地小吃。几乎每个摊上都架着油汪汪的大骨头,烟雾缭绕里,男男女女大声吆喝着喝着啤酒,吃着各类看起来都是红通通的食物,不停地扯下桌上的纸巾用力擦着鼻子,空气里充满了热烈的市井气息。
??非非想吃烧烤。我拉她在一个摊位上坐下,一个胖胖的女人挤了过来,我帮非非要了一个肉串,一个鸡胗,一个火腿肠,居然要了我九元钱。这让我大吃一惊,这个城市过高的消费一次次地让我感到意外。
??在来贵阳之前,我在网上预定入住的酒店,发现200元以下的房间几乎没有;从机场到市区,打车都不看表,一律都是50元,就连机场大巴也要10元,而在上海虹桥机场,大巴只要4元。在贵阳市区,打车起步价是10元,晚上好象要12元,这个价格远远超过了我所去过的很多沿海的经济发达的城市。我走过一个摊位后面的饭店,看到门口张贴着招收服务员的红纸,上面写着包吃包住工资450元,这还不到我们农庄的服务员1/3的薪水,我不知道在收入和物价如此巨大的落差面前,贵阳的普通市民该如何生活。
??我给自己要了一碗八宝粥。比起烧烤,这碗3元钱的粥让我很满意。在灯光下,这碗闻起来香喷喷的粥看起来又稠又亮,用勺子轻轻一搅,里面的内容也很丰富,有很多花生,核桃,芝麻之类的东西,入口又香又甜。
??吃“丝娃娃”完全是因为它奇特的名字。不过也算是名符其实,只见矮矮的小桌上一长溜放着一碟一碟切得细细长长的萝卜,海带,豆腐干之类的素菜。吃的时候,摊开薄薄的面皮,把这些菜往里一卷,淋上辣油就可以吃了。我卷了两个,凉冰冰的觉得胃里很不舒服。“丝娃娃”每份五元,我还是觉得比较贵。
??非非内急,我带她拐进一条小巷,就在厕所的边上,我们闻到一阵诱人的香味。只见一群学生模样的人围住了路边的一个小摊,一个50多岁的阿姨手脚麻利地把一盆切好的土豆条倒进平锅里,“滋”的一声,香气四溢。非非招呼我说:妈妈,你站到我这里来,这里好香啊!我象发现了一个宝藏一样要了一份土豆条,一份辣辣的不知道什么做的粉皮,又给非非炸了一根火腿肠,这次一共只花了3元钱,我们站在有一条污水沟的路边吃得津津有味。非非说:妈妈,如果你觉得这里脏的话,我们可以闭上眼睛吃,看不见就不觉得脏了!我哈哈大笑。
??第二天一早,住在12楼还是被楼下喧嚣的汽车声吵闹得一夜没有睡好的我决定带非非提早离开贵阳。在这个清晨,当汽车慢慢地驶离这个城市,当我看着一路上规模如此宏大,数量如此只多的烂尾楼,我不由得心生叹息。夜色的迷离掩盖了虚假的繁华,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如此清晰地看到这个城市的伤疤。


(二) 音寨--在那菜花盛开的地方??知道音寨非常偶然


??在飞机上随手翻阅航空杂志,看到一篇关于音寨的文章,据说那里每年的春天,油菜花和梨花盛开,如金海银山般壮观。我看看照片,果然惊艳,于是决定带非非也去那里看看。
??从贵阳坐车到贵定县城,再转车盘江镇,中午的时候,车子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村。我们刚刚下车,一群摩托车手就叫嚣着围了过来,亦步亦趋,当我听说那里离音寨还有三四公里的时候,我决定谁的车也不坐,徒步进寨。
??很久没有背着大包徒步了。走在弯弯的盘山公路上,山风扑面,鸟语花香,我感觉神清气爽。非非象一头小兔子,一会儿去采一朵野花,一会儿去看看路边安详吃草的老牛,玩得开心极了。一群放学的学生路过我们,是几个天真活泼的小姐姐,我们跟着她们一起走,一路走走停停,说说笑笑,还没觉得累,拐过一个弯道,就看到了寨门。
??一走进古色古香的寨门,仿佛到了世外桃源,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四周的群山围成了一大片开阔的平原,菜花盛开,果然如金色的海。可惜今年暖冬,梨花已经开过,我们错过了“银山”,但也不觉遗憾。
??音寨,据说是最大的布依族人家。我们走过一座古桥,往菜花盛开的深处走,一路上可以看到在山间星罗棋布的村落,那些青灰色的屋舍上张贴着红红的春联,仿佛还有过年的余庆。空气里都是菜花的香味,游人也渐渐多了,她们在菜地里嬉闹,拍照。我听了一下口音,都是贵阳附近的,看来并不为外人所知的音寨,已经成为了贵阳人民踏青春游的好去处。
??走过一家农家旅舍,我的大包开始觉得沉重了,我决定带非非当晚就住在音寨。旅舍是一对老夫妻开的,我们的外地口音让他们很惊诧,我只身带着非非出行更让他们有些狐疑。他们打量了我的大包很久,才带着我们上楼去看房间。房间很简陋,但是窗外就是花海,我很满意。
??和非非沿着金色大道走了一圈。非非迷上了拍照,一路上拿着相机按个不停,一边念念有词:啊,妈妈,这里好漂亮啊!我们走累了就停下来,在一个小摊上吃了炸小鱼,炸黄粑,还有一种他们自制的豆腐丸子,香香的很好吃,就是价格有点贵,也许是音寨也算是一个旅游景区了吧。
??我们回到旅舍休息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们的厕所在楼下,要走过一个猪圈。我们刚刚试探着走近,一头大肥猪热情地扑了出来,哼哼哈哈地和我们打招呼。别说非非吓得直往后退,我也一时不敢走近。我摇手示意肥猪先让我们方便一下,没想到猪猪摇摇尾巴直往我们面前凑过来,我们只好落荒而逃。非非小声问我:是不是这头小猪没见过美女啊?我大笑,给了房东五元钱,决定还是带非非住到贵定县城去。
??在回去的路上,走过一个“音寨世聪希望小学”,忽然看到校门口聚了很多学生,手里拿了砖块,在砸学校的围墙。我大惊,问了围观的村民才知道,原来这所学校的土地被政府招商引资卖给了一个老板,老板要建厂,所以要拆除学校,这下这些学生们就只好到离家很远的盘江镇上去上学了。家长和学生都很愤怒,所以经常来闹事,政府又不出面表态,面前矛盾愈演愈烈,接下来不知该如何收场。
??我无言地走开,一路上非非很担心地不停问我:妈妈,那么这些小朋友怎么办啊?他们的学校没有了,他们的小椅子放到哪里去啊?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的女儿,我更不知道旅游的开发给原本宁静生活着的音寨人带来的是幸还是不幸?我的脑海里都是孩子们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躅躅而行的身影,我在离开音寨的时候,留下了一声叹息。


(三)那些西江的人和事

??我们是在一个雨天来到西江。
??从地图上看,西江距离凯里很近。离开城市不远,汽车拐上了一条泥路,开始了我们的惊险之旅。我原想上车眯一会儿,看了一眼窗外,就再也没有了睡意。只见汽车是在一条又窄又滑的土路上行驶,车子开得歪歪扭扭,跌跌撞撞,我抱紧非非,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根本无心欣赏窗外的美景。
??坐在我们身旁的女孩加美告诉我,司机没有走雷山县城,抄了一条近路,这条路连她这个西江人都心有余悸。
??加美,是我们此行认识的第一个西江人。和她的名字一样,加美秀气温柔。在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中,我知道了关于加美的故事。
??在加美很平静的讲述中,我不时地看着这位21岁的女孩,我没想到这样一位文静乖巧的女孩,会有如此坎坷的身世。
??加美的父亲才华出众,是西江的第一个大学生,可是在加美很小的时候,父亲不知为何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加美的母亲改嫁他乡,加美只好和哥哥相依为命。哥哥疼爱妹妹,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她,自己下田去种地。加美记得有一次,兄妹两人一起牵着牛去耕田,忽然看到田里居然有鱼,哥哥就去抓鱼,兄妹俩好开心啊!
??可是加美做梦都没有想到,有一天,哥哥还是和往常一样去下地,可恶的泥石流冲走了他,哥哥才12岁啊,却再也没有回来。
??加美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只好轮流在亲戚家寄养长大。加美从小就喜欢读书,她说了一句我特别认同的话,她说打工赚钱以后有的是机会,但是读书的机会却只有一次。命运终于垂亲了一次这位柔弱而坚强的女孩,在加美上小学的时候,她得到了一位好心的广东老板的资助,在他的帮助下,加美去年考上了凯里卫校。这是山里很多有父母的女孩都遥不可及的梦啊,由于交不起学费,她们被迫辍学离乡打工。加美说这是她不幸中的万幸。
??加美的心愿是有机会见见那位改变了她一生命运的好心人,并说以后等她毕业工作后,当她有能力的时候,她一定也要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加美的邀请下,我们在她的大伯家吃了晚饭。加美的堂哥为我们做了一顿极其美味的干锅牛肉。我们围炉而坐,加美的堂姐的女儿小梦云为我们唱起了苗歌,非非也唱了一首我们江苏的民歌《茉莉花》,大家大口吃着牛肉,喝着苗家的米酒,其乐融融。
??在送我们下山的时候,加美说她每次回来,看到大伯一家的天伦之乐,都会感觉有些心酸。看着加美纤瘦而独立的身影,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惟有在心里默默祝福她的明天更加美好。
??在加美的大伯家,我们认识了一位西江中学的杨老师,并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乘着夜色来到了蒋元兄弟家。
??这个家的家长就是18岁的哥哥蒋元,和加美一样,他和16岁弟弟蒋福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改嫁,兄弟俩在外婆家长大。在蒋元12岁那年,他领着弟弟回到家中自立门户,平时除了读书,他们还要自己上山砍柴,种菜,靠着政府一点点微薄的救济金和年迈的外公的一些帮助,兄弟俩艰难度日。
??蒋元的家连家徒四壁都说不上,因为他们的外屋根本没有墙。只有里间一个小小的屋子,放着一张床,一个政府送给他们的电视机,还有一些外公来帮他们种的粮食。屋里最醒目的是一张低矮的大凳子,上面放满了兄弟俩的书本。杨老师说,他们都是班里成绩很拔尖的学生。
??尽管生活艰辛,兄弟俩的脸上却没有任何愁苦的表情。蒋元正复读初三,去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雷山中学,可他并不满意,学校的政策对于考了高分的学生可以免费复读,所以蒋元选择了再读一年,期待可以考上凯里的重点中学。
??蒋福现在读初二,现在的学费学校能免则免了,可是兄弟俩考上高中大学以后呢?我问蒋元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有没有想过出去打工,蒋元很坚定地说,再难也要读下去,自己和弟弟只有读书这一条出路。我实在是很欣赏蒋元的认真和执着,可是谁又能来圆这两个苦孩子读书的梦想?
??走出蒋元家小屋的门,风很大,吹得身上很凉。我给了蒋元一些钱,握住他的手告诉他,和弟弟努力读书,阿姨一定会帮你想办法,我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多的给他们一些温暖和力量,也希望西江更多的孩子都能象加美一样的幸运,好心人啊,请帮帮他们吧!
??阿龙是我们在西江认识的另一个孩子。我看到他的时候,他戴着一个鹿角样的头饰,拎着一个菠萝,在雨中慢吞吞地走着,象一个古代的侠士一样走进了我们入住的“有家客栈”。
??千万别去问阿龙他今年多大,为什么不去上学,他根本不会回答你。和加美蒋元的身世一样,阿龙也是孤儿,从小生活在西江的福利院。可是自从福利院改成了民政招待所,阿龙被送到了他的堂哥家。从小缺乏家教的阿龙非常顽皮,所以阿龙的堂哥和堂嫂对他经常打骂,有一次堂哥还烧了阿龙家的房子,福利院没办法,只好收回了阿龙。
??从此阿龙书也不读了,每天都在西江的街上闲逛。有一次有一位游客给了他几十元钱,阿龙马上去打老虎机花光了钱。阿龙就这么靠着福利院和游客的施舍过着他的潇洒日子。我问阿龙,那你以后怎么办?阿龙耸耸肩膀,我想他可能根本没有想过。
??西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喜欢她的宁静和天然。西江的那些人,那些事,让我永远不能忘怀。

(四)镇远--不管你爱与不爱,都是历史的尘埃

??从凯里到镇远的途中,非非趴在我的腿上熟睡,我看着车窗外的风景,那一座一座起伏连绵的青山,那一幢一幢古朴优美的吊脚楼,那一个一个背着背篓在山道上行走的路人,都让我沉迷。
??一位朋友发来短信,问我走到哪里了。我答非所问地告诉她,我正在大山里看野花。是啊,黔东南的春天,处处山花烂漫,那些我叫得名字叫不出名字的花朵,兀自在丛林中绽放,隔着车窗,我仿佛闻到了空气中的幽香。
??远远望见山下一座小小的城,想来便是镇远。来这里之前,我对这座充满了人文气息的边陲小城充满了臆想,总觉得她该是空灵的,风情的一座古城,伸出手来,可以触摸到历史的尘埃。
??下车却全然不是这样。走出灰扑扑的汽车站,镇远似乎和我们到过的那些大山深处的县城没有什么两样。一辆出租车把我们带到了网上颇有名气的“刘胡兰”客栈。我不知道这里究竟和那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的女英雄有什么关系,倒是趁机给非非讲了这一段革命故事,非非睁大了眼睛问我:敌人为什么要杀害这个小姐姐啊?妈妈,什么叫共产党员?我一时似乎很难向一个四岁多的孩子解释清楚,干脆和她住下来再说。
??客栈依河而建,底下就是极具盛名的舞阳河。我们可惜没有住到临河的房间,但是据客栈的老板说,那边十几分钟就有火车开过,不如这边清静。房间还算干净,就是比较潮湿,一夜住下来,被褥都有些湿湿的,不宜长住。
??客栈所在的是仿古的一条街,建筑都很新,飞檐翘角,但是和我想象中的古城对不上号。倒是舞阳河一个优美的拐弯给了我些许惊喜,河水很绿,也很安静,在桥下缓缓地流着,千百年来都默默陪伴着这座沧桑的城。
??青龙洞就在河的对岸,我们远远地看着她。一向不太会欣赏建筑,只觉得这个著名的建筑群仿佛和山长在一起,她们互相融合,唇齿相依,是那么的自然亲密,看起来雄浑壮丽。
??有人建议我们去城外的铁溪。春光明媚,我也想带非非随意走走,于是坐上了一辆面包车。车子渐行渐远,只见沿途山势险峻,一座座农家坐落山间,房前屋后,开满了一树树的桃花,宛在画图中。
??铁溪果然是好个清幽的所在。我们一路溯溪而上,踏着石阶,听着溪流涓涓流淌,非非边走边采路边的野花,一会就采了一大把。路过一坨硕大的牛屎,我把一朵野花插在上面,告诉非非这就是“鲜花插在牛粪上”,非非问:是不是插在上面花更好看了?我大笑。
??铁溪颇似我们在杭州郊外走过的九溪,不过更加幽静,除了我们,几乎不见行人。我们走走停停,迎面过来几位老人,气喘吁吁地告诉我们龙潭还在前面很远。天色渐晚,我们决定回程,和我亲爱的女儿在一起,哪里都是最美的风景,到不到终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傍晚时分,在镇远城里闲逛,我们拐进了一条小巷,无意间来到了一大片的古民居。这里的老房子依山而建,栉比鳞次,错落有致,有一种韵律之美。踩着脚下宽大的青石板,看着那些幽深的庭院,我才感觉真正来到了年月深深的镇远。
??沿着小巷,不觉就来到了半山腰。我们在路边坐了下来,看山下那片青灰色的屋脊,看暮色中袅袅升起的炊烟,看舞阳河恰如一条腰带拦在山间,我还是庆幸,万水千山,我们终于寻觅到了心中的镇远。

(五)隆里古城的似水流年

有个朋友问我,此次贵州之行,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我认真地想了一下,然后告诉她:隆里古城。她发了一个惊讶的表情给我说: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黔东南还有这样一个地方。我笑,回答她:如果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地方,那肯定不会是我最喜欢的地方。
??从锦屏到隆里的汽车上下来,我伸了一个懒腰,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我的脚都坐得麻了。非非倒是依然精神抖擞,像个小猴一样,撒腿就往我们入住的古城酒店跑,那里有弯弯的九曲桥,非非趴在栏杆上看里面不断跳出水面的大鲤鱼。
??我们坐在酒店的庭院里吃晚饭,桥上的红灯笼亮了起来,我喝着香甜的米酒,吃着美味的饭菜,心里想着这一路的艰辛,觉得真是不虚此行。从镇远到隆里,从早上到天黑,我们马不停蹄地坐车倒车,经过十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隆里古城。
??没有来过贵州之前,你真的无法想象这里的路况。这里的山路弯道极多,很多县道年久失修,路上坑坑洼洼,还不时地出现塌方,汽车简直就象是一只甲壳虫在路上爬行。我们的第一站是从镇远坐车到三穗,非非听说这个地名后极其好奇,不停地追问我:妈妈,难道那里的人都只有三岁?我好不容易解释清楚了此“三穗”非彼“三岁”,看了一眼路上的指示牌,到三穗是42公里。我心想大概再慢也就是一个多小时吧,没想到这一段路居然足足用了两个半小时,不禁让我想起《围城》里方鸿渐他们走的那条路,大概也不过如此吧。
??幸好沿途的风景绝对养眼,非非也因为车上上来了一只装在麻袋里的猫,她全神贯注地注意着这只不断瞄瞄叫着的猫咪,问了我很多“小猫会不会饿啊?它想喝水吗?”之类的傻问题,最后忽然想通了,告诉我说:妈妈,我知道了,这只小猫在邀请我去它家请客呢!我笑着纠正她:是做客,不是请客!呵呵,我的宝贝,旅途中有你,真是永远都不会无聊寂寞。
??现在,我们转来转去,共计换了七辆车后,终于到了!我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饭后顾不上休息,就拉着非非去街上闲逛。小城的夜晚有点黑,路上几乎没有行人,我们不敢走远,就在酒店附近转悠。忽然,耳边传来侗歌声,我和非非循声而去,原来是一户人家围炉而坐,在看侗族对歌的碟片。还没等我走近门口,非非已经象一只小兔子一跳就跳进了人家的家里。屋里的人看到我们,都站起来,热情地给我们让座,让我们坐下来一起欣赏。一位老爷爷给非非拿来了大桔子,并一个劲地要掏钱让一个小姐姐去给非非买点好吃的。侗族人民的淳朴让我非常感动,侗族人民的歌声也让我非常沉醉,若问我初到隆里的感觉如何,我会告诉你一个字:值!
??第二天早上,吃过美美的肉末米粉,我和非非就在隆里古城晃来晃去。隆里实在是一座太小的城,我们从东门走到西门,不到五分钟,从南门走到北门,不到五分钟,从北门绕着城墙走一圈,不到十五分钟。非非因为犯了一点小错误,被我批评了几句,所以一路都在抹眼泪。除了我们,古城绝少游人,所以我想不到半小时,那些蹲在门口吃早饭的人,都看到有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古城散步,旁边走着一个哭哭啼啼的小孩。
??有个老奶奶在城墙垛上晒青菜,看到我们,皱皱的脸笑成了一朵菊花,她和我们搭话,我听不懂她说什么,只听见“娃,娃”,大概是在问非非,所以我告诉她非非四岁多,我们从江苏来。老奶奶的孙子手里在玩一个龙头,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挑着,不停地用手挥舞,如此奇怪的东东让非非忘了刚才一心一意在哭,我们靠在城垛上,吹着和煦的春风,手拉着手,又变成了好朋友。
??去过很多的古城,但是好像很少有隆里这么保存完好的,完全就是感觉时空交错,我们走在一个明朝的军事古城。我最喜欢东门清阳门,那是一个鼓楼形状的门,古朴端庄,城楼上有风铃细细碎碎地在响。一些人牵着牛出城去耕地,一些学生背着书包去上学,我们跟在学生后面,看着他们走进了一个有着高高的门楼的院落,我细细地看旁边的标牌,这里居然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创办的龙标书院遗址,难怪如此的精美典雅。今天的隆里小学里面书声琅琅,我们在围墙外一边走,一边教非非念王昌龄的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仿佛看见他正含笑从时空的那头向我们走来。
??出了古城的南门就是田野。我们跟在一头老牛的后面走,一摆一摆地学老牛走路。老牛停下来在田里吃草,我们学不了吃草,只好继续往前走。眼前出现了一条浅浅的河流,上面有长长的石板桥,河边有一个古老的亭子。我们不想走了,坐在河边的草地上,看老牛吃草,看农妇在河里洗菜洗衣。眼前青山如黛,绿水长流,田野里热热闹闹地开满了黄的菜花,白的萝卜花,还有一种牛最爱吃的红花,这景致岂能用言语来形容,只觉得世外桃源就是这样的吧,我甚至自私地在想:这样安静的一个地方,永远都不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才好。

(六) 在细雨中走近堂安出发前半个月,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游记,打印了厚厚的一叠攻略。在其中的一张地图上,我用黑笔圈出了四个此行最最想去的地方,堂安就是其中之一。

??肇兴是去堂安的必经之路。非非把这个我们将要去的地方搞成了年前去过的“绍兴”,所以在我们转来转去的路上,我们不停地说着绕口令:
??肇兴是肇兴,绍兴是绍兴,肇兴不是绍兴,绍兴不是肇兴。当我们两人都倒背如流的时候,肇兴也就到了。
??号称是全国最大的侗乡的肇兴果然很大。我们背着大包走在街上,发现这里居然非常繁华。路上碰到很多的老外,我第一次在黔东南看到这么多的游人。一些身穿民族盛装的姑娘列队从我们身边叮叮当当地走过,据说她们刚刚结束了一场表演。我和非非坐在路边的一个小店门口吃面包,看着她们苗条秀气的背影一闪,消失在小巷里,我们跟过去看,她们袅袅婷婷地走过花桥,走到了溪水边的老木房子里。
??天色渐晚,我们决定先入住我的攻略上推荐的“露露客栈”。那是肇兴最大的一个鼓楼旁边的临水客栈,我们走进去的时候,一位美女正在上网,想来就是据说网上名气极大的露露吧,她嫁给了一个老外,注册了一个zhaoxing。net的网站,所以世界各地的游客都纷纷住到了她的家里。现在,她神情倨傲地领我们上楼看了一个只有床和一个小小的卫生间的房间,告诉我们洗澡只能到一楼。这样一个小间她收了我60元,但是据后来我们遇到的栗子告诉我,她们在我们隔壁的和我们一模一样的房间,露露只有开价40元,莫非是栗子沾了同行的洋姑娘小蘑菇的光?看来嫁给老外的露露也被洋化了,她可能觉得老外更加亲切顺眼吧。
??肇兴的路上铺了各种图案的鹅卵石,非非在露露客栈旁边的一条小水沟上跳来跳去玩,忽然想到了什么说:妈妈,我知道了,是不是“路路”客栈旁边有很多路,才叫“路路”客栈啊?我笑着说:是啊是啊,宝宝真聪明!
??聪明的宝宝觉得饿了,我们就去找地方吃饭。走到一个路口,非非忽然指着一个刚从一辆大巴上跳下来的背着大包的小伙子给我看:妈妈,那个叔叔!我一看,原来是我们在隆里古城的小河边帮我们拍合影的林子,当时,我们简单地聊了一下彼此的行程,他说他下一站也去肇兴,没想到,我们真的又在这里碰上了。更没想到,我们还都是“天涯”的人,仿佛他乡遇故知,这让我们倍感亲切,我们决定接下来的行程结伴同行。
??夜晚,是我们此行第一次住木头房子,各种声响仿佛就在耳边,我搂着非非,把头蒙在被子里才好不容易睡去。夜半忽然醒来,周围的一切终于安静下来,我侧耳倾听楼下流水的声音,一时竟有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
??我和林子说好,第二天我们在肇兴逛一圈就去堂安。他去了山上拍片,我和非非就在镇上闲逛。肇兴也被称为“鼓楼之乡”,那里有大大小小五座鼓楼,每座鼓楼都很精致,有小小的翘角,上面有各种的动物造型。鼓楼据说是侗乡人民最重要的一个聚会的场所,他们一生中生老病死婚嫁丧娶最庄严最神圣的仪式就在那里,可惜我们没有赶上,只看到很多老人坐在鼓楼的火塘边抽烟,聊天。
??我在路边和一个三轮车夫谈去堂安的价格的时候,一位清秀的女孩闻声走了过来,她就是后来和我们一路同行的上海姑娘栗子。和她一起的小蘑菇是英国威尔士人,她手里捧了一个带盖子的搪瓷杯子,上面还有一个“喜”字,她的中文说得特别好,只听她喜孜孜地说:我要把杯子带回国去送给我的好朋友。坐在颠簸的小三轮车上,我一路都在担心她手里的杯子盖子会不会掉下车去。
??现在,我们变成了一个五个人的小团队,当我们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进堂安古寨的时候,有村里人好奇地问:你们从哪里来啊?我很神气地回答:他从北京来,她从上海来,她从英国的威尔士来,我从江苏来,我们来自五湖四海!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走进了堂安。堂安是一个山顶上的有700多年的历史的古老的侗寨,我们在细雨中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惊叹这里的安静和天然。一只公鸡和两只母鸡在规模宏大的鼓楼里散步,对面是有些歪斜的戏台。我正在想这个戏台还能演戏吗?忽然看到一个穿着一双解放鞋的男人步履匆匆地走过了我们,他转过身对我们说:你们来晚了两个小时,错过了云海。这个人自我介绍说他来自天津,目前在堂安隐居,他走到一个井台边,只见两股清泉从石头里涌出,他用手捧了就喝。他走路很快,带我去村民家里联系午餐的时候,用当地话和她们交谈。这位带了手提电脑而来的隐士出现在堂安,很突兀,也很自然。
??我们沿着寨子里的路往上走,走过一个小小的寨门,就是农田了。登高望远,可以看到山下起伏连绵的梯田,还有寨子里一大片的青黑色的屋脊,在细雨中,一切都美得不太真实,象一个飘在山间的梦,仿佛一碰就会轻轻飘散。
??我们在一个村民家里和两位“摄友”共进午餐,隐士此刻正陪同着两位法国电视台来拍摄纪录片的老外在热烈地交谈,看来距离名气很大的肇兴不远的堂安,也正渐渐地为世人所知,我不知道,若干年后,这里会不会有另外的一个露露客栈?



(七)芭沙--有个小孩名叫努拉?
?
几乎每一篇介绍黔东南的文章里,都会提到一个叫做岜(bia)沙的地方。那里的人自称是蚩尤的后代,腰佩砍刀,肩扛长枪,崇拜树木和自然,被称为最后的枪手部落。这样一个独特神秘的所在,一直在向我们召唤。
??岜沙距离从江县城很近,7.5公里的车程,便仿佛走进了一个远古时代。村口的一棵树上书有大红的“岜沙”二字,一个挽着叫做“户棍”的发髻的男人,穿着自制的青布衣,大脚裤,扛着火枪从我身边飘然走过,恍如一名古代的武士,我惊讶地盯着他看,有坠入时光隧道的感觉。
??岜沙女子的服装也是美得令人惊叹。她们穿一种泛着深蓝的光的土布织的大襟衫,短短的百摺群,扎着自己手绣的精美极了的绑腿,系一条下摆为倒三角形的围裙,上面的配色极为鲜艳大胆。她们戴着粗大的银饰走在落叶沙沙的丛林里,她们的小腿秀美结实,她们的背影婀娜多姿,如果走在T型台上,她们完全具有最现代和最前卫的元素,会让世人惊艳。
??三五成群的岜沙男人和女人手里拿着芦笙从我们身旁走过,原来马上要有一个旅游团来这里看表演。没想到还能蹭到免费的演出看,我们很兴奋。一路跟着他们走过村寨,来到了一个周围古木参天的空地上。客人们还有一会才来,岜沙的姑娘们拿出随身带着的丝线绣花,男人们把火枪靠在树上,蹲在一起抽着烟斗聊天,这画面让我想起了“男耕女织”这个词组,我甚至有些羡慕他们与世无争的安然与幸福。
??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努拉。她是一个圆圆的脸蛋的小姑娘,扎着一个奇怪的小辫,穿着妈妈亲手为她做的土布衣裳。她从路边的一棵树上折下一节鹿角样的树枝,她的父亲,一名四十多岁的瘦小的男人慈爱地帮她插在头上。
??我拉着非非走了过去,努拉的父亲帮非非也折了一枝树枝,两个小女孩很快就嘻嘻哈哈地玩到了一起,我们大人也开始了攀谈。
??努拉原来比非非还大一岁多,山里的孩子没有幼儿园,只有学前班,到了今年秋天,努拉才能去寨子里的小学上学,所以努拉两岁多的时候,就跟着父亲一起跳芦笙舞。努拉的父亲给我看手里的一节竹棍,告诉我那就是他帮努拉做的道具。
??努拉的父亲没有想到祖祖辈辈跳的芦笙舞有一天会成为他们谋生的方式。为游客们跳一场芦笙舞,努拉的父亲和他的伙伴们可以拿到四百元钱,上交给村里10%后,每人可以平均分到十多元钱。可是深山中的岜沙这样的演出机会不是很多,所以村里很多人还是选择外出打工。
??说话的时候,一直可以听到身旁努拉和非非的嬉笑声。努拉是性格很活泼开朗的孩子,她的父亲说游客都很喜欢她,有一次她还把两位北京的客人带到了家里吃饭,她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大人们一起跳舞。
??两个游客走过来要给努拉拍照,努拉很配合,一脸天真烂漫的笑。他们递给努拉一个鸭蛋,努拉清脆地说:谢谢啦!象一只欢快的小鹿跑过来让父亲帮她剥,然后用力地把鸭蛋分成两半,一半递给了非非。我忽然很感动,在黔东南走了那么多天,我深知山里的孩子物质极度缺乏,一个鸭蛋对于他们是难得的美味,可是努拉想都没想,就和非非一起分享,我马上喜欢上了这个名叫努拉的小孩。
??演出开始了,努拉在一群大人中间,有模有样地跳着芦笙舞。配合着低沉的乐声,舞蹈充满了力量和野性之美,我忽然有些明白,正是岜沙人骨子里的奔放和不羁,他们才能在县城边上的村寨里,固守着他们民族的古老和传统,成为不被淹没的传奇。
??印象最深的还是岜沙男人表演的剃头仪式。只见一名男子蹲在地上,另一名男子手舞锋利的镰刀,就象割草一样,刀锋闪过,脑袋周围的一圈头发便飘落在地,让人啧啧称奇。
??看完演出,努拉的父亲带我们去了一个名叫贾旺拉的高三学生的家里。他正在山下的从江中学上课,他的妈妈告诉我们,孩子一心要上学,现在家里卖了牛,卖了地,今年的学费实在没有办法可想了。旺拉不是不知道家里的情况,但是他在家里闷头躺了一天,起来还是去学校了。努拉的父亲和他一起演出的伙伴们,自发地从他们微薄的收入里拿出一点钱,好不容易凑够了旺拉一半的学费,还有一半先欠着学校。
??他是我们岜沙最有希望的人。努拉的父亲强调了好几遍,旺拉确实很争气,成绩考了全校第二名,也许他真的会有希望成为岜沙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如果他可以继续地读下去。
??离开旺拉家的时候,他的母亲追了出来,硬塞给非非两个鸭蛋。努拉的父亲说要回去煮一下才能吃,我忽然意识到这生鸭蛋也许是旺拉家里最宝贵的食品,我又一次被岜沙人的好客淳朴所感动。
??努拉的父亲一再地邀请我们去他家里吃午饭。“我很想你们能够陪我女儿一起吃顿饭”,这个质朴的岜沙汉子如此诚恳地说。努拉的家是很小的木房子,走进里屋,光线极黑,努拉的母亲由于生病躺在床上。我没想到那么活泼可爱的努拉,家里是如此的清贫,在黑暗中我忍不住心酸泪流。
??努拉的父亲在外屋帮我们盛饭,小小的桌上摆着一碗炒蕨菜,一碟他们过年才吃的辣辣的肥肉。两个孩子笑嘻嘻地吃饭,非非居然吃了一大碗。饭后非非说口渴,努拉奔到里屋去给非非舀了一大瓢凉水,非非接过来喝了一口递给她,努拉接过来就喝,两人递来递去,你一口,我一口,喝得哈哈大笑。
??我们要走了,努拉和她的父亲送我们去坐车。我看着这个和我的女儿同龄的孩子,早春的季节里,努拉光脚穿着凉鞋,这让我非常不舍,非常难过。但是她脸上的笑容却如天使般纯净,她紧紧地拉着我和非非的手,一遍遍地说着再见。
??是的,努拉,我们一定还会再见。

(八)我们唯一熟悉的贵州人

黔行的路上,非非不止一次地问我: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见到未未叔叔?我说:叔叔去云南了,我们去遵义等他回来。非非象大人一样叹了口气说:哎呀,妈妈,还有几天啊?我太想太想他了!我笑着刮她小小的鼻子:叔叔也想非非呢,快了,我们快要见到叔叔了。
??让非非无比思念的叔叔未未,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贵州人。有时,你不得不惊诧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我仔细地想了一下,这个让非非念念不忘的叔叔,我们一共就见过他两次。一次是在上海,那个阴冷的冬天,我们为他作为西部志愿者服务的贵州正安县的一所小学校四处募款,有朋友介绍我们参加一个上海的企业家举办的慈善晚宴,我第一次见到了这个传说中的王未未。他令人吃惊的高和瘦,而且似乎很不善言谈。住在青年旅馆的一个小房间里,我,妙妙,Lily,Julia四个姐姐望着这个老是说话结结巴巴的大男生,非常着急。但是第二天,当他看到慈善晚宴上播放的关于贫困山村的短片,他忽然找到了感觉,因为那些都是他太熟悉的场景和画面,他站在台上侃侃而谈,如同一名最出色的演说家,当他在掌声和鲜花中回到我的身边,他有些羞涩地问:姐,我说的没有不对的地方吧?
??我笑着说:未未,你讲得太好了!我转过头,没有让他看到我眼角的泪滴。他在台上讲述在他小学的时候,由于家境困难,他的老师和同学给他凑了192.6元钱,他就在心里发愿,有一天,当他长大以后,他一定要回馈社会,就象爱的火炬,代代相传!这几句话让我震撼,让我泪流,我忽然有些明白这名23岁的大男孩,为什么南大毕业后会选择到西部做一名志愿者,为什么会在两年内走遍了正安县19个乡镇,200多个自然村,进行了500多人次的家访,帮助了近200名大山里的孩子找到了一对一的资助者,为什么会在那里千辛万苦,被人误解打击却从不轻言放弃。我当时就在心里说:未未,我们会是你永远的支持者,永远的后方支援部队。
??第二次见他,是去年秋天他来我们农庄。在我心里,他已是我亲如手足的兄弟。看着依然消瘦的他,我恨不得把农庄最好吃的东西都夹给他,让他在这里多住几天,养的胖一点。可是,只住了一晚,他就匆匆赶回了贵州,那里有三所他发起和负责捐建的正在施工中的学校。其实他两年的西部志愿者服务已经结束,他自愿留在那里,是因为他实在放不下那些大山里渴望读书的孩子,他不止一次地说,他真想长久地留在西部。
??这一次,在我们飞往贵州的路上,他又去了云南,陪同香港的一个助学基金会去签约三所今年要捐建的学校。我从来不知道一个人的梦想可以走这么远,这么久,可以影响这么多的人,虽然我比他大了那么多,在我心里,他却始终是我只能仰望的丰碑。
??当我们结束了黔东南的旅行,非非终于在遵义的汽车站等到了她念念不忘的未未叔叔。从他们认识以后,这个叔叔的QQ头像就换成了非非的照片,每一次我看着这个头像在我的好友里亮起来,心里就无比的亲切。他在车站一下子就把非非举了起来,很多时候,他其实单纯得像个孩子,一个给山里的小朋友带去福音和希望的大哥哥,大孩子。
??去年的冬天,妙妙在QQ上和我说:姐,我真想去一趟贵州,我想重走一遍未未走过的路。我是因为妙妙才认识了未未,从她的描述里,我大概地知道了一些他走过的路。谈到这些,她总是一脸心惊肉跳的表情:“有一次,未未给我短信,说他坐摩托车进山,天雨路滑,车子的后半轮差点掉下悬崖,下面就是雨后暴涨的江水。姐,你不知道有多危险。”还有一次,好象是冬天,我坐在温暖的家里,在网上碰到妙妙,她说:姐,未未走在山道上,点着火把,走了八个小时才到他要去的学校。在这样的讲述里,我总是失去了语言,除了心里的疼惜。
??现在,在妙妙没有成行的开往正安的车上,未未抱着非非坐在我的身边,笑嘻嘻地讲他走过的路。有一次,他从山顶上的桴焉镇回正安县城,半路上忽然下起了大雪,道路封锁了,班车停开了,他第二天要到杭州参加一个会议,车票已经买好,他就在大雪中的山道上走了近六个小时,一路走回县城。这样的行走对于他已经是家常便饭,山里的很多地方不通车,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两条腿,他常常孤独地在大山里行走,还要背负很重的衣物,书本,象圣诞老人一样把好心人捐献的礼物送给孩子们。“姐,还有一次更好玩”,他又开始了绘声绘色的讲述,他在夜里走过一个村庄,十几条农户的狗一路叫嚣着跟着他走,他就猫着腰,很小心地快步走,终于摆脱了它们。“碰到狗的时候,不能大声,也不能逃,它们跟着没劲了就不跟了”。他眉飞色舞地总结,一脸阳光灿烂的笑。
??在正安的几天,在我们上山下乡的路上,从他零星片语告诉我的事情里,我大概知道了他这几年真实的生活。作为一名国家的西部志愿者,他每个月可以领到600元的工资,可是在他大量的走访中,当他看到那些一贫如洗的家庭,那些衣不蔽体的孩子,他总是慷慨地帮助和给予,最多的时候,他匿名资助了十几个孩子。在他居住的房间里,我看过一本他的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这三年来大量的捐助,除了圆山里的孩子读书的梦想,他的捐助还包括一个长春的生病的孩子小南来,一个南京的患病的研究生周红艳,他都匿名寄去了500元钱。还有他放在一个商场的红十字箱子里的四元钱,资助当地的村民修路的66元,送给一个叫做王家辉的孤儿他身上的仅有的1.6元钱,他捐助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出手之大方让我大吃一惊。最让妙妙耿耿于怀的是有一次,他居然把香港的释慈云大师,还有他亲爱的妙妙姐等朋友知道他生活极度窘迫后寄给他的3000多元生活费都买了字典送给学校,600本字典,每本6.2元,共计3720元,我看到他的本子上这样记录着。姐,未未简直是不可理喻!我还记得当时妙妙又伤心又气愤地向我控诉,我帮这个不可理喻的人算了一笔帐,在贵州的正安三年,这个前面两年每月仅有国家的600元补助,后面一年仅有一个香港的助学基金会每月发给他的1000元工资的人,共计捐出的金额超过了1.5万元。
??其实我们还少帮他算了一笔帐,这笔帐也是我到了他那里才知道的,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山区的交通费居然如此昂贵。举个例子,从正安到梅子坝小学所在的小雅镇,两个小时的车程,居然要21元车钱,往返就是42元。我问他:未未,从这个学校开始考察到竣工,你总共去了多少次?他想了下告诉我大概有20几次吧,这也意味着光这一个学校,他就自己贴进了近千元的路费。在我的追问下,他找出了一个装满各种车票的大信封,里面是厚厚的一大堆他往返正安的各个乡镇的车票。还有很多都已经扔了,这里的大概不到四分之一,他很不在乎地告诉我。
??这笔钱是怎么回事?我指着他本子上一笔600元的运费问他。哦,那是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的上海图书组给我火车货运发来了26箱图书,我到遵义去提货,是货到付款,我就付了600元。他很平淡地告诉我。我看着他屋子堆放着20几个大大小小的全国寄来献爱心的包裹发愣,他告诉过我这些还不到去年的暖冬行动时候收到的包裹的十分之一。我在心里迅速地盘算,从这些货物他从遵义的火车站或者是正安的邮局提来,到整理好后发放到那些山旮旯里的学校,这个人付出了多少的心力体力,还有人民币?我忽然间无比自责,在我们献爱心的时候,为什么一点都没有为他考虑过呢?虽然他从来都不说,只是默默地,毫无怨言地付出。
??你到底哪来这么多的钱呢?我合上他的本子,心如乱麻地问他。我知道他的家庭,他的父亲下岗后在小区里找了一个看车库的工作,她的母亲天生的耳朵听不见声音,他们只有他一个儿子,一个从小就优秀的考上名牌大学的原本有大好前途的儿子。我就只好从我的生活费中挤呗。他还是微笑着很平淡地告诉我。在没有钱的时候,他常常每天只花一元钱买两个馒头度日,喝着白开水。那你没钱的时候怎么下乡去调查走访呢?我还是追问他。那就只好走路了,他告诉我,有一次,他从梅子坝小学下山,口袋里只剩下了两元钱。他走到天黑终于走到了庙塘镇,在一个小学校里,他爬进窗户睡了一夜,第二天又走了七八个小时,走回了正安。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正安的三年,这个1.83的小伙子最瘦的时候不足120斤,为什么他患上了一直让他无比疼痛的肠炎。我们在正安的前两天,我带他到饭店吃饭,点了猪爪牛肉等想让他补补。他没吃多少就放下了筷子,我知道又是该死的肠炎。姐,我过年回家的时候,吃了好多饭呢!他讲给我听,我知道他在想念家里妈妈做的饭菜。看到他住的地方有做饭的锅碗,我走了很远的路,到县城唯一的一个菜场去买菜,回来做饭给他和非非吃,他一口气吃了三碗。我给他做了两天饭,第三天,在回贵阳的路上,收到他的短信:姐,你们快到了吧,我好想非非哦,还想念你做的饭菜。文字的后面,他还打了一个笑脸。我看完想笑,又有点想哭,就象我在他那里的时候,前一分钟我还在想他在那里真好,做了这么多的好事,简直可以说是功德无量。后一分钟我又想,我得赶紧劝他回来,不能在那里再呆下去,他该为他自己,为他的父母,为他的家庭多想一想。
??这个不是真正的贵州人的贵州人成为了我们在贵州的最大的牵挂,在两年来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去奋斗去努力的历程中,我早已把他当成了我的兄弟,我的家人,在他今后,无论他作出怎样的选择,我都会坚决地支持他,跟随他,一起圆我们共同的梦想。

(九)走进大山,走进梅子坝的春天

??去梅子坝的前一个晚上,未未和当地学校的领导通了电话,得知山上下了雨,进去的那条路泥泞不堪,车子根本没法进去。放下电话,未未有些迟疑地问我:姐,那我们明天去还是不去?我很坚定地告诉他:当然要去,我们自己走进去,你平时怎么去的,我们也怎么去!
??梅子坝,这个美丽的地名,是我们此行最重要的地方。现在,我们终于要来了!坐在正安县城开往小雅镇的班车上,我给远在杭州的妙妙发短信:亲爱的妙妙,我们在去梅子坝的路上,心里很激动。一分钟后,她的短信来了:姐,想起一年多前小趣的100元计划,我热泪盈眶。我转头看窗外飘在山间的云雾,心绪起伏难平,眼角泛起幸福的泪花。
??我几乎是在认识妙妙的同时知道了在遥远的大山里,有这样一个叫做梅子坝的地方,那里有200多名孩子,由于没有教室,多年来只好租用一所破败不堪的民房上课,可是过了年房东的儿子要结婚,房东一再要求收回这所房子。为了让孩子们有一所新的学校,未未开始了近一年的辛苦奔走,在他的努力下,当地的村民愿意让出土地,愿意无偿提供劳力,一切俱备,所缺的就是建校的资金了。未未说,没有钱一切都停滞在那里。这几个月,他跑遍了可以资助的所有企业单位,像一个虔诚的募捐建庙的信徒,去敲每一扇门。他说打开一扇门就是一个新的希望。他动用了所有外在的朋友,寻找捐助者。他在博客上说:这是大山里的梦想。他无数次的期待,又一次次的失望。
??我为这样一个自己从未去过的地方的孩子们牵肠挂肚,我马上就把这些资料发到了鼎丰户外俱乐部的论坛上。然后没多久,就是妙妙来苏州的那一天,在去镇湖的车上,这个水晶般纯澈的女孩向我手舞足蹈地描绘着有一个大企业要来捐款建校的好消息,记得最清楚的是,妙妙说,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那种幸福感让我激动得哭了,我的声音都是颤抖的。我看看身边这个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的女孩,想不出她哭的样子。
??我也由衷的高兴,心里松了一口气,回家就把那个贴给删了。半个月过去了,忽然听妙妙说,那个大企业忙于年底的销售,建校的事情似乎搁浅了。我怔在那里,拨通了未未的电话,未未说春天来的时候,如果梅子坝小学没有新的校舍,那就要重新租房,还有可能要租几个地方的房,也就是说一个学校,可能要分成几个学校了。
??我忽然感到事情的严重,天寒地冻,春天正在一步步的向我们走来。我感觉我们必须要马上开始行动,向妙妙和未未了解了一下建校的预算,未未说一所完小的预算是16.8万,如果先完成学校的主体建筑的话,大概有个12万左右也就够了。
??12万,对于我们来说是天文数字,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我发现真正有志于助学这块的,都是经济不怎么富裕的人。我曾经一度失去了信心,看着孩子们坐在破败的即将被收走的教室里的照片默默叹息,但是当我每天送非非去幼儿园,孩子坐在有空调的教室里,玩着各种的玩具,我就会想起那些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的纯真,他们的渴望。那些日子,梅子坝小学的事情一直都象巨石一样压在心上,我想了又想,终于下决心必须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一次,奋斗一次。
??我清晰地记得,那是2005年的12月8日的凌晨,我在鼎丰户外的公益版上发布了为梅子坝小学建校的募捐贴,号召所有有爱心的人们,一起来关注这些大山里的孩子,让我们少买一件衣服,少抽一条烟,少请一次客,为这个学校添一块砖,加一块瓦。第二天,妙妙在杭州注册了一个工商银行的账户,我往里面汇入了建校的第一笔捐款,题为“走近大山,走近梅子坝的春天”的梅子坝建校募捐项目就这样正式开始启动了。
??最初的进展是缓慢的,第一次在网络上发出这样的求助,我想更多的人都在怀疑,观望,我很理解他们的心情。毕竟建一所学校,似乎更应该是政府的责任,可是在大面积贫穷的山区,这样的春风什么时候才能吹到梅子坝呢?毕竟,孩子们是无辜的,为了让他们再也不用担心随时被收走的学校,可以有一天能够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我们发愿一定要做成这件事情,让未未一年的辛苦奔走有个着落,让梅子坝的孩子能有一个希望的春天。
??我始终记得发动募款的第一天,晚上妙妙告诉我:姐姐,今天到帐了1000元,要是每天都日进千金就好了。我听得笑眯眯的,心里算一下,如果这样的话,只要三个月,我们就可以筹满建校的钱了。当然,这只是理想,我知道我们的计划会有很大很多的困难,就象有个叫做海浪的小伙子和我说:蝶衣姐姐,我去几个论坛发贴了,怎么反应很冷淡啊?我知道他有点失望了,想了一下,我回复他:海浪,虽然杯水车薪,但是聚沙成塔。这句话是我们当时的心声,在未来的很多天里,在我们觉得希望渺茫的时候,我们会拿这句话来鼓励鞭策自己,每一天每一笔善款的增长,我们就离希望近了一点,梅子坝小学的孩子就离他们的新学校近了一点。
??我一直都对那些往我们的建校账户上默默地汇入每一笔资金的好心人心怀感激,他们中的大多数我们都是素不相识,因为虚拟的网络上的一个求助,一个号召,他们就热情地付出了他们的爱心和真诚。妙妙每天都会在网上公布当天收到的善款,我们象两个小财迷一样每天为数字的增长而欢欣雀跃。有一天,接到妙妙一个差点喜极而泣的电话:姐,一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姐姐给我们捐了3500元!我高兴感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那是我们发动募捐以来收到的最多的一笔个人捐款!
??更让人欣慰的是,我们的求助贴在守望春天论坛,在天涯志愿者板块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越来越多的人在捐款的同时,都自愿地加入了我们的志愿者的队伍,他们自发地加入到了宣传发动募捐的行列。如安安所说,我们再也不是当初的孤单上路,有那么多的同行者,我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做幸福!有一个叫做小趣的女孩发明了“100元计划”,就是发动身边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每人都捐出100元钱,我们大力推广她的计划,发现真是效果卓著,在志愿者的群里,我们每天都开心地交流彼此每天的收获。那些日子,我们每天都体会着满满的温暖和感动,有一位朋友说,当我们的爱心放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点亮世界的热情。是啊,我忽然才发现,这个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多的志同道合的好心人!我是多么地热爱他们,热爱这个美好的人间!
??仅仅20天,我们的募捐账户就超过了3万元,我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在网上告诉了妙妙,她打给我一个哭泣的脸,文字却是:高兴啊!想起我们当初的约定;无论募集的过程多么艰难,我们一定不可以放弃!妙妙说:姐姐,我们做到了!是啊,我们真的做到了,虽然离我们的目标还很遥远,但是我知道我们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接下来的事情只是水到渠成。
??没想到的是更大的幸运在等着我们。我们的建校募款计划同样引起了一群身在海外,心怀祖国的妈妈们的关注,她们不仅在自己身边的朋友中,在孩子的幼儿园,在当地的教会发起了募捐,其中还有一位特别优秀特别能干的倩倩妈,居然联系上了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并将梅子坝的建校计划成功立项。更让人激动不已的是有一家美国的ITI公司,正好在那个时候到这个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寻找建校项目,又是我们可爱的倩倩妈,连夜整理翻译资料,并亲自和这家公司谈判,最终促成了这家公司全额捐建梅子坝小学的伟大举动!
??倩倩妈在给我的邮件里说:蝶衣,你可以向国内的朋友们公布了。这真是我们狗年收到的一份大礼呀!是的,那一天是新年,我们刚刚迎来了狗年,那时距离我们发动募捐还不到两个月。我们国内的募捐账户上也差不多有了8万元钱,加上一些企业的捐赠,我们可以再建另外一所新的小学。于是,在2006年的春天,在距离梅子坝三个小时车程的和溪镇,一所名叫艳山春天小学的学校和梅子坝小学几乎同时开工了!
??终于,在这个山花烂漫的三月,我终于真实地走进这座大山,走进我们在梦里呼唤过无数次的梅子坝的春天。进山的路纵使是我们想象中的泥泞,也无法挡住我们迫切的脚步。我和非非,未未还有一位当地的志愿者冯计背着满满两大包带给孩子们的礼物上路了。我们在鞋子上扎上塑料袋,走了没多远,袋子就破了一个大洞。雨后的泥路,确实很粘,每走一步,都要花好大的气力把鞋子拔起来。非非在未未叔叔的搀扶下,始终坚定勇敢地自己走着,鞋子和裤腿上面溅满了泥巴。就是这样一条看起来简直无从落脚的泥路,未未已经走过了无数次。如果梅子坝小学没有如期落成,那里的孩子必须每天走三四个小时这样的山路,到外面的一所东山小学去读书。走在这样一条我从未走过的无比艰辛的路上,我始终在想,所有为了梅子坝小学付出了爱心和努力的人们啊,你们做的一切都太有价值了,太有意义了!可以说是功德无量。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们一生平安。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我们终于远远地望见了一所洁白美丽的学校,她真实地矗立在大山的深处,见证着海内外朋友们共同的爱心。当我们走近,听到孩子们琅琅的书声,透过洁净的玻璃窗,看到他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看着老师,我的心里洋溢着幸福。
??非非把我们带去的糖果和文具分发给学校的哥哥和姐姐们,我顺手拿了一包饼干给她,一大早就起来坐车,自己走了六公里的山路,我知道孩子一定饿了。可是让我意外的是她居然十分认真和严肃地看着我说:万一饼干少一个呢?我说:那你自己不饿吗?她想了下说:饿的,可是我舍不得。我看着这个小小的人儿,那些花花绿绿的糖果糕点对她是多大的诱惑啊,可是她真的一个都没舍得吃,全部一个一个教室去分发给了那些平时根本吃不到这些零食的哥哥姐姐,我不禁对这个不满五岁的孩子充满了敬佩。
??我们特意去看了那所风雨飘摇的老房子,在照片中我曾经无数次仔细地看过她,今天她终于真实地出现在我的面前,让我更加感觉她的苍老颓败。站在院子里的落花缤纷的梨树下,抬起头来,正好可以看到新学校的一角,是啊,一切都是刚刚开始,在更多的好心人的关爱下,大山里的孩子们会迎来崭新而充满希望的明天!


(十)1个老师和34个学生的山村小学校

3月29日,对于贵州省正安县格林镇朝阳村花池点小的二年级小朋友叶亚双来说,那是幸福的一天。她的家里来了几位叔叔阿姨,还有一位可爱的小妹妹,他们给她带来了一些饼干,糖果,还有白白胖胖的肉包子,她抓了一个包子边走边吃,脸上一直都是笑眯眯的。到了学校,她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桔子,立刻引起了很多同学的羡慕,其中还有一个带了土豆当零食的男同学,叶亚双的小脸兴奋得发着光,因为这样的日子对于她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
    叶亚双小朋友今年八岁,父亲长得什么样,她已经不记得了。在她三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家里唯一的壮劳力就不幸因病去世了。小亚双还有一个弟弟,今年也开始上学了。他们的母亲是一名智障人,但她知道爱自己的孩子,在我们的车子路过上学路上的他们时,她用双手紧紧地搂住两个孩子。亚双的爷爷奶奶已经七八十岁了,体弱多病,但是他们舍不得服用即便是最便宜的药品。
    现在亚双一家的生活来源都依靠她的叔叔,今年四十岁的叶含胜老师,他所在的花池点小唯一的一名代课教师。这位从83年就开始走上讲台的叶老师天生白化病,因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残疾,眼睛先天性高度近视1100度,因此教师也就成了他唯一能从事的职业。
    也许你和我一样,之前从未听说过“点小”这一说法。说得通俗一点,“点小”就是小学的教学点,在山高路远的山区,孩子们上学不便,当地就开设了很多这样的教学点,一般收纳一些中低年级的孩子。等到孩子们大一点了,才到每天需走几个小时的山路的“完小”去读书。这样的穷乡僻土一般的公办教师自然是不愿意去的,所以当地的村民只好请一些附近的代课教师,叶老师就是其中的一员。
    说起来因为注重教学质量,当地的政府开始取缔这样的教学点,花池点小自然也在这样的行列。尤其是现在的山区小学生的学杂费都全免了,代课教师的工资也就成了问题。叶老师的学校共有34名学生,其中小学生21名,学前班13名,所以每个学期,叶老师都能拿到上级教育部门拨下的每位小学生35元的补助,即735元工资,一年就是1470元。学前班的孩子因为不在义务教育之列,所以都是学生的家长们随意给叶老师,有的30元,有的50元,因此也有人说,花池点小也可以说是一所山村里的私立学校。
    这样我们就大致清楚了叶老师一年的总收入,大概是两千余元。这些钱要维持叶老师家一家老小六口人全年的生活,还有学校日常的开支(如购买粉笔、笔墨、本子等教学用品)。俗话说“祸不单行”,去年三月,一场大火吞食了叶老师家的所有财产,连家里的一头肥猪都烧成了黑炭。现在叶老师一家六口人只好住在一间暂时搭建的破木棚里。我们走进叶老师家的小屋,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家里最值钱的也许就是叶老师在擦拭着要给我们做饭的那口锅吧。我的泪水快要流下来了,我低头走到屋后,看到一间建了一半的新房子。同行的一位老师说,那是大火后,乡亲们和一些镇里的老师自发募捐给叶老师家建的新房,可能还是缺钱吧,叶老师一家暂时还是没法搬进新房子。
    尽管生活对于叶老师一家是严酷的,但是他却始终没有被困难所击倒,他仍然坚守在教育的岗位上,从未缺过一堂课。他一个人要教四个年级,一个学前班,但是叶老师始终兢兢业业,在他破烂不堪的办公室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个年级的学生的作业本,我对这名顽强尽职的山村代课教师萌发了无比的敬意。
    在风雨飘摇的校舍上,一行标语非常的醒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可是当我走近可爱的孩子们,当我用手触摸他们的形形色色的书包,有的是装过化肥的蛇皮袋,有的是一个塑料袋,有的是自己缝制的布包,打开他们的锈迹斑斑的文具盒,几乎大部分的孩子只有一支最简陋的圆珠笔,有的甚至只是一根圆珠笔笔芯。我知道低年级的学生教育部门规定是要用铅笔写字的,可是不用问我也知道因为使用铅笔的话,还需要买橡皮,铅笔刀,这个成本要比圆珠笔高得多,所以孩子们写错字以后,就只能用手指蘸着口水在本子上使劲擦。我看着那些擦得坑坑洼洼的本子,心里无比的沉重,那些千里之外的生活富足的人们啊,你可曾想到,少买一支雪糕,你可以帮山区的孩子们买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少买一包香烟,你可以帮孩子们买一本字典;少吃一次肯德基,你可以帮孩子们买一个书包,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付出啊,却是山里的孩子们难以企及的梦想。
    来到这个和地名一样美丽的花池点小,我最欣慰的就是此行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给叶老师一家带来了福音,一位远在广东的好心人听说叶老师家的境遇后,决定每月资助这位可敬的代课教师200元钱,同时受助的还有梅子坝小学的残疾代课教师牟成林老师。我对这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好心人充满了敬意,是啊,在我们无法想象的贫困的山区,有多少的代课教师毫不计较低廉的薪水,在教育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付出,帮助一位教师就是帮助了无数的孩子,点亮一盏烛光就是照亮了无数的孩子求学的路,让我们更多的来关注这些支撑着山村教育的代课教师的命运吧!
春雨润无声,有爱梦更远(代后记)三月,我们出行的前夕,一场题为“春雨计划”的为山区孩子捐助文具和图书的活动由守望春天论坛在网上发起,这个活动引起了许许多多的好心人的关注,他们纷纷在各个论坛上留言,表达了自己要捐赠的意愿,并迅速地行动起来,一张张沉甸甸的包裹单雪片般地飞向四川,贵州和云南的山区,给那里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和快乐,带去了书香四溢的童年。
    还是三月,我们刚刚到达贵州的第二天,在去音寨的路上,我接到了非非所在的江阴市小太阳幼儿园的顾老师的电话,她有些急切地说:非非妈妈,你能帮我们联系一所学校吗?我们想组织孩子们给山区的小朋友献爱心!这样的电话让我很感动,刚见到未未,我就告诉了他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的心愿,未未想了一下说:姐,那我带你去双山小学看一下吧!
    双山小学,位于正安县的庙塘镇板房村,一路风景如画,处处可见家前屋后盛开的梨花,远处白云如轻薄的纱巾缠绕山间。天公作美,我们去的那天没有下雨,镇里的一辆吉普车一路颠簸着一直把我们送到了学校的操场上。跳下车子,便看见一所破旧不堪的老房子,一些学生好奇地在教室门口探出头来打量着我们。
    我们走上没有扶手的摇摇晃晃的木楼梯,底下的木板在嘎吱作响,教室里的屋顶可以看到外面的天空,一些碎碎的瓦片掉在地上,看得我触目惊心。窗户都是没有玻璃的,风吹过,一些残破的塑料纸哗哗作响。我问学校的肖老师,冬天你们把窗户糊上塑料纸上课吗?肖老师说:糊上后教室里太黑了,学生们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所以又都扯掉了。这也意味着天寒地冻的季节里,老师和孩子们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着上课,我无法想象这样的场景,也不敢想象。
    未未不停地按动快门,真实地记录这里的一切。忽然,他走到我跟前,让我看他的镜头,是他刚刚拍的一个孩子的鞋子,一双破烂泥泞的鞋子,未未提醒我说:姐,你看他的鞋带,是一根草!这其实只是我们看到的无数的破鞋子中的一双,但是还是一样的刺痛了我的眼睛。我和肖老师说:我能去这个孩子家去看看吗?
    这位姓黄的小朋友的家就在路边不远,他的妈妈是一名智障人,父亲由于要照顾整个家庭无法出去打工,全家仅靠一点薄田艰难度日。和我们同行的当地志愿者冯计在打开他们家的锅盖后惊呼:蝶衣姐,你来看他们吃的什么?这是我们这里喂猪的东西。原来他们一家吃的是苞谷米,菜是一碟干乎乎的煮土豆。我总是在这样的时候失去了语言的功能,我给了孩子的父亲一些钱,让他去买点米,家里的两个孩子都在长身体,让他们吃点白米饭吧!同去的司机,志愿者冯计也都表示了自己的心意,离开他们家的时候,我的脚步特别沉重,我没想到自己顿顿吃到的白米饭,对于有的孩子和家庭,居然是一种奢侈。
    结束18天的贵州之行,刚回到以富饶著称的江南,我居然有些不太适应。好像跨越了巨大的时空,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无法自拔,心好像还是留在那里,我开始变得节俭,计较。是啊,我们随手省下来的一些钱,就能给一些家庭雪中送炭,就能帮助一些孩子圆读书的梦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这么做呢?
    五月的一天,非非放学回家,带给我一张粉红色的小纸,上面是幼儿园发起的为山区小朋友募捐衣物和文具的倡议书,在幼儿园门口的展板上,贴出了我们此行考察的学校的照片,很多家长在那里驻足良久,我想这些照片对于他们也是一种触动。几天以后,我又接到顾老师的电话,她约我去看看孩子们捐赠的物品,走进存放物品的音乐厅,我简直惊呆了,简直就是一片爱的海洋,很多都是全新的衣服,鞋子,书包,文具,我被孩子和家长们的热心和爱心深深地震撼和感动,我在心里想象那些千里之外的孩子,在儿童节来临的时候,收到这些爱的礼物,他们会绽放怎样的笑脸?
    在幼儿园的老师去邮局邮寄这些物品的时候,重达1000多斤,价值近两万元,光邮费就花了1700多元的26个巨大的包裹惊动了邮局的工作人员,他们给我们这里的电视台打去了报料电话。今天,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了几位小太阳幼儿园的小朋友,她们和记者的对话如下:
    记者:非非,你和妈妈去贵州山区的学校里,看到了什么?
    非非:我看到那里的学校都是破破的,他们的玻璃都没有窗户(非非原话),他们上学很远,路很难走,他们和我们的学校不一样。
    记者:孙欣竼小朋友,你为什么要给山区小朋友捐献衣服和文具?
    孙欣竼:因为他们的衣服很脏很破,我想要帮助他们,我们带了很多东西到学校,送信的叔叔会把东西带给他们!
    记者:周岂岙小朋友,你说说你看了这些照片后怎么想的?
    周岂岙:我觉得贫困山区的小朋友很可怜,他们没有我们幸福,我希望他们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
    孩子们稚嫩的声音让我无比的感动,如幼儿园的园长张老师所说:我们开展这次活动,希望能够开启孩子们爱的心灵,让他们学会如何去爱!
    我相信这些爱的种子会在孩子们的心里悄悄地发芽,当越来越多人来关注和传递这份爱的时候,那些大山里的孩子们,他们的梦想一定不会太遥远,因为求学的路上,有你有我有他们,有越来越多的关怀!(全文完)

作者博客全文版:h-t-t-p去掉-://w-w-w。去掉-更换。17u。C0m 替换。和0/blog/article/116324.html

[ 本帖最后由 正安一片瓦 于 2008-10-15 15:01 编辑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逐字逐句的读完全文,心里有种酸酸的感觉,很久违了的那种触动。
想回帖,觉得有太多话想说,但却真的不知道咋用语言来表达内心对这些志愿者的尊敬.
跟他们相比,我们这些家乡人,做的实在太少太少.

感谢瓦片建的这个网站和开设的群,让我知道了冯计,知道了未未,知道了在正安这块贫困的乡土上,还有这么一群热心的青年在默默的帮扶着孩子们.
加入助学这个行列,我迟了一步,应该还不算太晚...
发表于 2008-10-15 16:03:56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我也感谢网络让我认识了各位,包括很多默默为奉献的人。

只是自己的力量太有限,而且当前也处于紧要关头,很多想法都未实现!
发表于 2008-10-16 00:30:34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10-19 05:41:21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自嘲

这世间的美善映衬在自我身上,越发地觉得自己的低渺。
发表于 2008-12-3 20:09:19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