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声] 《论势-曹仁超创富启示录》演讲整理稿(一)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大家好!来到广州有很多的亲切感,我为了到北京和上海演讲过去五个月苦练普通话,在上海两三天前有一千多人来听我的发言,在网上有评论:曹仁超讲的普通话讲普通话的人听不懂,广东人也不会听,所以这次我就用原汁原味的广东话。如果大家对广东话有难度,就听我的翻译的普通话。

过去几个月我跟EMBA的学员很有缘分,3月份的时候在香港中文大学对EMBA的学生有一个发言。前两个星期在城市大学也对EMBA发言,中山大学是我第三次在EMBA的发言。接下来5月份我会去香港大学EMBA发言。我经常认为EMBA的学员是特殊材料做的,所以每一次向EMBA的同学发言都会给一些问题你们思考。

今天的演讲分为三部分:一、给EMBA同学思考的。二、针对企业管理的人。三、股票市场。麻烦大家给点耐性,听我完三部分的演讲。

一、股票市场是否有效率。

这个理论最主要在1965年提出的,认为市场越来越多人参与的话,就可以令到估价本身反映一切已知的因素,只有未知的因素才不可以在股票市场反映。认为政府无须监管市场,只要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已经够了。上述的理论简称“EMH”,过去40年这个理论在美国的各大经济学的学者非常支持。到了1980年之后,这个思想已经成为英美政府的主导。
从1980年开始,政府只是着重于增加市场的透明度,令到市场可以达到完全有效率化,即股价可以反映一切的因素。这个就是过去20—30年我们很强调的,所谓自由资本主义精神。
到了2007年10月份,股票市场受到次案债券危机的影响,大幅下跌。大家感觉似乎只增加市场的透明度是没用的,投资者本身反映了人类是没有原则的动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完全改变过去自己的看法,也最近“黑天鹅”理论,很多事前没想到的事情可以在短期发生,影响是非常大的。
投资界强调的分散投资,证明它不能降低风险,反而令到投资者对风险的敏感度低了,因此引发连锁反应。这些就是雷曼兄弟、花旗银行所错的错误。简单的解释,如果阁下投资10间跨国银行股份的风险,不单只不比你只投资一家跨国银行风险小,分散了投资之后就分散了投资者的注意力无法集中,而首先损伤。
EMA最早的出现是一个法国经济学家在一本书上说到,1950年这个理论不受注意,直到1964年在股市上发表文章到1970年这个想法才成为为了美国大学的主流意见。

美国大学当时的经济学家将全世界的股票市场分为三大类:
一、弱势有效率;二、半强势有效率;三、强势有效率。
他们认为只有各国政府减少对市场监管改为提升市场透明度,就可以由弱势有效率逐渐走向强势有效率,到最后股票市场是不需要政府监管的。
当时已经有人提出反对了,戴维.卓曼批评,经过他的研究发现,每一次公司宣布增加贷息或者减少的话,在股价上充分反映这个因素需要的时间是三年,而他的研究是买家非理性的亢奋往往造成股市泡沫。
但是他的理论无法成为美国的主流意见,而官方当时的主流意见是同意只有增加透明度,政府是无须监管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逐渐由弱势有效率转为强势有效率了。
2007年10月发生的大熊市就告诉大家,原来股票市场是相当复杂的,普通的投资者很难理解,甚至大部分的基金经理都没有充分了解股票市场的水平。股票市场一再证明有效率论是错的,反而证明行为经济学的存在。例如投资界往往出现过分的自信或者过分的反映,不负责任的行为,混乱而非理性的分析,股票市场因此而被推往高潮或者被挤到低潮。上述种种已经不少经济学家在这方面发表意见了。
研究证明大多数的投资者高价时期买入股票,形势一旦出现变化就争相抛售而造成灾难,中国人都经历过A股市场的狂升和而是暴跌,进一步证明股票市场是没有效率的。
2007年因为A股市场狂升,美国另一位专家伯顿G.马尔基尔先生认为新兴市场如中国,是没有效率的市场,美国市场是成熟的,是有效率的市场,认为市场有效率只有在成熟的市场出现,在中国新兴市场是不存在的。
2007年10月发生的事就掌了他的嘴巴,证明中国市场是没有效率的,同时美国股票市场同样是没有效率的。到目前为止,市场有效率这个想法已经开始受到质疑了。
在美国和英国,到底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而维持市场秩序或者政府任由市场发展,又开始引起争论。在中国慢慢也进入了成熟的市场,我相信在中国的各国学读EMBA的学员要加入这个评论,到底股市是有效率还是人为的行为反映,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结论,这个结论就交给EMBA的同学了。
EMBA的同学要开始思考市场是否有效率论,作为企业的管理人现在就面对广东省经济前景的问题。1978年以***为首的中央领导班子,就提出了中国应该要走改革开放的路。
而1978年***先生获得美国总统的邀请访美,当年美国总统送了一个很大的人情给中国就是美国的MFN(最惠国待遇),今后中国的产品输往美国就获得低税的优惠,***就在中国成立四大特区。
除了厦门之外三大经济特区都是在广东省,尤其是深圳,因为很邻近香港,自然吸引香港厂商来深圳投资。另一方面,珠海就邻近澳门,就吸引澳门的厂家投资。汕头和厦门就是台湾,四大特区最成功的就是深圳特区。
为什么深圳特区这么成功呢?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因为1980年香港厂商面对所谓“三高”时代,工资高、地价高、高通胀,经常针对环保问题弄到香港的厂商很头疼。而广东省就愿意提供“三低”,地价低、工资低、税收低。至于环保的话,1980年开始,广东省大约95%香港厂家都往珠三角考虑,也是珠三角的全盛时期。最高峰的时候,香港厂商在珠三角聘用的工人超过1000万,甚至台湾的都跑来珠三角而不肯去汕头和厦门。
令到广东省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锋,令到广东省的经济很迅速的由小龙经济进入了工业化阶段。香港也因为广东省的工业化,而不少厂商在广东省赚到钱,回香港投资,令到香港房地产上升,因为出口需要银行、航运的服务,也令到香港银行业和航运业迅速成长。
澳门和汕头为什么不成功呢?最主要是澳门的厂商很少,而汕头和厦门不成功,大家都知道,台湾有政治因素。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广东省的成功例子,***在大约1990年将长三角开放,而长三角走的模式跟珠三角差不多。结果令到珠三角不是中国独一无二,到今天为止就更加多了。环渤海经济区等,广东省的特区已经不“特”了,因为全国都“特区化”了。
1998年开始由朱熔基的领导下,中国决定加入WTO,根据WTO的条例不可以给一个地区有特殊的地位。再加上中国为了加入WTO,过去广东省获得的特殊地位一步一步全国化。虽然如此,但是广东省因为是最早受惠于改革开放的,在90年代到工业2000年初期的发展,也挺迅速。在其它地区的竞争下,由2006年开始,广东省制造业面对激烈的竞争,增长率迅速下降。
从2007年往后,广东省往何处去?今天的广东省的制造业是过去二三十年,三廉优势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其它地区获得的税收优惠等方面都慢慢接近广东省了。2008年开始的广东类似香港1980年代一样,同样面对三大问题,高地价、高工资,政府就越来越环保了。80年代你搞什么政府看不到的,目前为止很多朋友说环保问题真的是问题,你搞不好环保,很麻烦。
广东省应该往何处去呢?我自己认为一个产品最赚钱就是两边,赚钱少就是中间,中早的就是叫制造业,赚辛苦钱,赚大钱的是头和尾,头就是产品设计,香港抢不到,因为要对市场很了解。美国的产品设计通常由美国本土设计好,之后就将单送到香港,香港就搜集到这个材料需要什么就运到来中国生产,中国生产完就运去美国。我相信中国广东省的转型是由制造业为主改为服务业为主,其中服务项目是产品的物流,以后不是香港人接单广东省生产了,接单、生产到运到消费市场推广这方面的业务,我相信以后的十年广东省发展得会相当好的。
你要做多物流方面有竞争力,就是外国人经常说的:样样刚刚好。最好的物流就是从产品生产到消费者的手中,期间是不需要仓库管理的,生产好直接运到零售商,中间的过程是不需要经过仓库的。这样不单只节省了成本,而且产品从设计到市场的过程,可以由9个月缩短为3个月时间而产生的利润,我相信将来广东在这方面的发展是不错的。
另一方面,香港因为广东省的因素发展了金融业、航运业和贸易。我比较担心的是航运和贸易已经不及广东省了,航运中心已经内移,可能去了广东省广州,贸易中心已经内移,只有金融业内移会比较困难。
香港因为受惠于中国改革开放,香港人在从1980年开始就赚了很多钱,所以就炒房地产,1997年炒爆了房地产,1997年—2003年香港经历了战后从来没有那么长、跌幅那么大的房地产低潮。跌的时间大概是六年半,跌幅是65%,由2003年开始,香港房地产就进入了两极分化的市场,豪宅本身从2003年到2008年的升幅非常大。
举一个很大的例子,现时的半山区的豪宅平均数是50万港币/平方米。另一方面的,所谓低下阶层,以天水围为例,1.8万港币/平方米,这些情况是任何城市一旦金融化都会出现的。
日本的经验80年代制造业开始转移到东南亚,来自海外的利润回流日本,令到日本的房地产和金融市场迅速发展,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涨幅相当快。1990年房地产泡沫爆破了,金融业不肯为坏帐抵消,就造成金融业、房地产自1990年到现时19年的衰退期。再参考澳门例子,澳门的制造业是从来都不发达的,虽然祖国开放了珠海,但是澳门制造业可以内移珠海非常有限,因此澳门的金融业没有上升。
到1999年澳门回归之后,澳门的博彩业的专利权就到期了,发展为三个赌牌,任何酒店超过500个房间,都可以经营博彩业。因为这个经验,就造成了过去澳门的繁荣期。
在2007年就造成了大衰退期,甚至连金沙这些有名的博彩业都开始走下坡路。举一个例子供大家的参考,金沙的股价在美国从135美元,最低潮的时候跌到2.5美元,这个输家不是去赌场赌博的人,而是经营赌博事业的人。
台湾的问题更加有趣,80年代祖国向他招手,他不肯答应,虽然台湾政府不允许他们去祖国投资,但是商人总是有办法的。台湾很多产品出口了全世界,在香港收钱,之后就投资苏州科技园、昆山、上海等地,台湾人告诉我,有超过50万的台湾人已经在上海居住。因为台湾一再阻挠台湾厂商投资,台湾人告诉我香港好,香港资金出口,我们连“丈夫”都出口了。
我就不相信,去年去了台湾,我发现台湾只有三类人:一、退休老人;二、没有丈夫的女人;三,没有读完大学的小孩子。
马英九上任之,就向祖国招手了,希望我们去台湾支持台湾同胞,因为他们已经知错了,他们应该很快将三通合理化。现在已经不是大陆要求要去台湾投资了,是台湾求大陆去投资了,如果你真的投资台湾的话,请你考虑清楚。因为那个市场只有三类人,老人、没有丈夫的女人和小孩子。
企业家也许同意我的分析或者不同意我的分析,因为大家的观感不一样。我认为广东省的厂家都应该考虑不单只是制造业,应该开始做贸易和产品推介,其中有一个中国认为挺好的,建立品牌很辛苦的,买别人的品牌很容易。香港大部分国际知名的品牌背后的老板是香港人,而不是外国人。这个模式我相信未来十年以后广东省的厂家不会走这条路了。
满足了企业家,现在就讲回我们的老本行。
大家都经历了中国最大一次牛市和熊市,在香港已经经历过了,我入行的时候拿了5000元,不知道怎么样赚了50万,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到底50万如何赚回来,想不到,因为我跟大家一样乱炒的。自己因为开始写文章,看了不少投资学的书,你们不要以为2007年A股PE75倍很好,我们是更厉害的,你们不够我们厉害的,1973年3月份恒生指数从1700多点跌到1974年12月100多点,跌了91.5%。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