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吗?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本帖最后由 高山流水 于 2010-1-11 12:14 编辑

听说小雅镇的民用电价从0.403元涨到0.9元
正安县城水费涨到2.7元
是真的吗?有知情者,请告知一下!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贵州省正安县改造农网为农减负2446万元
发表日期:2004年7月20日  出处:农民日报  作者:肖克 刘久锋  本页面已被访问 263 次
  电均价从五年前每度1元以上降到如今的每度0.4元,据统计,自从贵州省首批实施“两改一同价”以来,正安县电力服务“三农”,累计减轻农民负担2446万元。这是国家级贫困县正安进行农网改造以来农民得到的一大实惠。
  “政府请客,农民坐席,企业埋单”,农网改造这一惠民的政策近几年来在广大农村得到大面积实施。随着农网改造一、二期工程的实施完工,正安县农村自去年8月起执行了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即全面完成了农网改造的用户已经享受到每度0.403元低电价的优惠。据介绍,因电价政策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此前有着每度0.403元和0.7元的差别,一些群众有意见,该县电力公司于上年在企业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在未进行农网改造的地方,开展扩大“同价”覆盖面,提高覆盖率,让利农民。而面对企业亏损的难题,通过自身挖掘内部潜力,加强管理,加大减员增效、增收节支的力度来解决。今年前5月,公司累计裁员50多人,对公司机关、生产单位、各供电所的办公、生活用电进行有效的控制,挂表计量,计划用电,做到经济节约。
  “两改”后,该县的供电可靠率大大提高:“两改”前,线损高达40%,如今降到18%。农村到户电价从平均每度1元大幅度下降,全县农村全面执行了贵州省统一的新电价每度0.403元,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
发表于 2010-1-11 12:17:26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呵呵
有进步额
发表于 2010-1-11 18:11:13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晕,,,,,,是上涨...
又开始黑了.
发表于 2010-1-11 18:12:48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高山流水 于 2010-1-12 08:19 编辑

今年小雅农民自己掏腰包,我一个人就出了800元,出钱出力换水泥电杆,换来却是把0.403元变成0.9元。
东莞本地人民用电0.6元/度,水费外地人2元/吨
说明正安经济已"超过"东莞了,几爷子坐在家里真会"整"!!!
发表于 2010-1-12 08:03:32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没办法,
这就是水平,高水平
发表于 2010-1-12 09:23:47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高山流水 于 2010-1-12 13:55 编辑

出钱的事就不要跟我农大哥争了,还是让我们回到“企业请客,政府坐席,农民埋单”原定轨迹上来吧!不要认为是“官商勾结,狼狈为奸,鱼肉乡民”就行了!
发表于 2010-1-12 13:51:56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回复 @出钱的事就不要跟我农大哥争了,还是让我们回到“企业请客,政府坐席,农民埋单”原定轨迹上来吧!不要认为是 ...
高山流水 发表于 2010-1-12 13:51

哈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10-1-12 15:36:37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这就是官员眼中的“和谐社会”吗???????????????????????????????????????
发表于 2010-1-13 12:20:07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高山流水 于 2010-1-13 13:54 编辑

估计开会的时候没讲楚什么是和谐社会?

简单地从字面上说,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因此,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第一,通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第二,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来维护社会公平;第三,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来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第四,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第五,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的同时,中国社会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化也日趋明显,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多,社会风险也越来越大。换言之,中国社会的各种不和谐现象越来越突出。所有这些不仅影响着小康社会的建设,更有悖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性质。不难看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这也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即社会主义不仅是民主的和富裕的社会,而且还是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
发表于 2010-1-13 13:52:26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这就是没有合理市场竞争的结果,在我国一些地方,解决三农问题成为空谈,没有真正落实问责制,中央多年来的1号文件在这些地方根本得不到落实
发表于 2010-1-13 23:44:50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按照楼主的信息,在2004年已经解决这个问题实现同网同价了
--------------------
现在又出现,莫非是又有机会来解决民生问题?
又能成为“XX年为民解决XX大事”的机会?
然后报纸电视又宣传一回?
----
机会就是创造出来的
发表于 2010-1-14 00:13:35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