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散文] 在爱中行走,让生命不留下半点遗憾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在爱中行走,让生命不留下半点遗憾

——记我的手足兄弟冯计


作者:王未未

20180429050043111.jpg

两人擦肩而过一年多

2004年7月我离开了南京大学,来到了贵州省正安县安场镇从事团中央组织的西部计划远程教育志愿者工作,同时兼任安场镇团委副书记。

远程教育志愿者的工作是枯燥而乏味的,一向喜欢多动的我,无法静下心来坐在办公室安心从事清闲的工作。我一直记得我为什么要来西部,一直记得小学六年级时全班同学为我捐款192.6元钱作为学费,一直记得我来这里是为了帮助这里的孩子……

我按捺不住自己的一腔热血,无法在办公室里每天重复着聊天、喝茶的消磨,我选择了下村、下学校走访。几乎每天我都要去学校、去农户,了解民情、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时间久了,我发现竟然有如此巨大数量的贫困生,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大量的学生拖欠学费,有的已经连续好几年没有交纳学费了,有的甚至因此而辍学……

我在安场镇政府上班,刚开始和冯计并不认识,偶尔见到他也很少打招呼的那种。时间久了,发现他经常骑着摩托车归来,手中提着个摄象机,而我也经常满腿泥巴地从乡下回来,手中拿着个数码相机。就这样,两人在如此之近的距离里,擦肩而过了一年多……

直到2005年仲夏的一个晚上,冯哥来我的宿舍找我的一个同事,而我当时正在整理电脑里的贫困生资料,这些资料都是我白天走访调查的贫困生,有的父母双亡,有的单亲,有的是弃婴,而监护人又很贫穷……冯哥饶有兴趣地坐在我的身边,让我帮他翻看着那些照片。一张张触目惊心的贫困照片,每一张都象针一样扎在人的内心深处,无法轻易让人释怀……不经意间,我们都在默默地流泪。

这一张张照片所反映的,我想冯哥比我更加心痛。用冯哥的话来说,他长那么大,还不知道在自己的家乡竟然还有那么多如此贫困的家庭!而有些贫困情况,竟然是他小的时候才有过的情况。让人无法相信这一切竟然就是事实……


寻找到生命的真义

在认识冯计哥之前,我每天下乡是步行,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有时甚至夜里1、2点多。由于身上没有钱坐班车、坐三轮,我只有靠步行挨家挨户地去走访。一个人行走在深山荒野之中,稻田小溪之间……山中静地只有鸟鸣与虫飞之声,深夜也显得异常孤独与可怕,迷路与摔跤成了家常便饭,眼镜摔坏了一只又一只,足足换了六副眼镜,这一切的艰辛,只有自己才能体味。

自从认识了冯哥,我在助学的道路上,不再感觉自己是一个孤独的行者。然而不幸的是,在认识冯哥不久之后,他便下岗了。我当时还以为他是暂时地在家中休息,不久之后还会重返岗位继续从事他的工作。然而他原来的公司——正安县电视网络公司,并没有给这位优秀的员工一个复职的机会。就这样,小冯哥从此告别了他那心爱的电视网络岗位。我不禁为他那娴熟的技术而感到异常惋惜。
20180429050056779.jpg

一个有着自己家庭的男人丢掉了工作是件极其苦闷的事情。小冯哥每天在家抱着书本,用书中的喜与乐、苦与闷冲淡现实生活的烦恼。他是一个极其理想化的大孩子,与现实有着极其不融洽的一面。没人知道思想的单纯是好,还是坏?他用乐观的外表掩饰着内心的忧虑……

在偶然的一天,我们在安场镇政府遇见了。我依旧拿着数码相机,他提着大大的摄象机。他问我去哪里?我告诉他要去山里走访几个贫困生。他问我如何去?我说走路。他的眼睛睁的大大的,一种很吃惊的样子,令我至今难忘。我傻笑着,刚想赶路。他说便很爽快地对我说:“我没有事情,我骑摩托车带你去吧?!”我很意外,当然很欣然地答应下了。我们一起去了安场镇的前进村,摩托车开了接近二十分钟才到一个路口停下。由于面前是通向山上的羊肠小道,泥泞不堪,摩托车无法继续前行,我们只有改为步行。我们顺着山路往前走,走了大概四十余分钟才到第一户贫困生的家。那时候冯哥还很胖,大概有140余斤,那是他陪我第一次下乡,没走几步路,就累得气喘乎乎的了。

那一天,我们走访到很晚才回来,天已经黑得看不见五指了,浑身都是泥巴。那一天也是我和冯哥走得最近的一天,也是我们交流得最多的一天。这一天,冯哥的心情异常地沉重,因为他看到的这一个个活生生的贫困家庭是他从来都没有注意到过的,而这些却一直存在在他的周围,让他无法释怀,热泪在眼眶中打转……记得那时候,冯哥对我讲了一句话:“未未,为什么不让我找点遇见你呢?今天,我仿佛找到了我生命的真义!我以后要跟你在一起,帮助这些孩子做有意义的事情!”而我也从没有想到,我在这里会遇见一个如此热心的好人!或许当时的我们彼此都不知道:偶然的相遇,其实是万世中的命中注定!
20180429050106951.jpg

从此,冯哥跟随着我步入了助学之路,一发不可收拾。他是个善良的大孩子。虽然30多岁了,但他的内心却非常得纯净、充满慈悲。


坚定的信念感动着我

安场镇,冯哥是我助学之路上的最好搭档。他有一个很爱很爱他的妻子和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妻子在政府里工作,儿子在读小学。
20180429050117585.jpg

冯哥起初是个业余的摄像爱好者,平时总爱拿着摄像机到正安的各地去摄像,他曾经告诉过我说要拍安场镇的古老文化、安场镇即将消失的老街、正安县的旅游资源、民族风情……平时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一起下乡、调查学生、去美丽的山水间放松一下心情……自从认识我之后,他又开始喜欢上了摄影,经常拿着我的数码相机练练手艺。

2005年9月的一天,冯哥对我说,公司又考虑让他到桴焉乡去上班了,可是他不想去。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他去了就无法和我一起做公益了,就无法每天见到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了。我对冯哥说:“冯哥,你去吧,你和我们不一样,因为你还有家庭。”小冯哥沉默了,坐在公交车的座位上望着窗外,湿润的眼睛停滞在远处的大山上。

那时候,冯哥和他的妻子经常闹矛盾。他的妻子是个很顾家的贤妻良母,她希望冯哥能够多为家里做点什么,毕竟目前全家人的生活还都很紧张。为此,我也几次三番地劝说他要以家庭为重,要尽快找份工作维持家用。我也曾很多次故意避开他,独自去下乡走访贫困生。而他总会在适当的时候找到我,然后苦心劝说和我一起去看那些孩子们。此时的冯哥心里已经无法容纳得下其他的东西,在他的心里一直想着如何和我一起搞助学,如何帮助家乡那些穷苦的孩子们……

冯哥坚定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地打动了我,让我长期以来一直得到良心的谴责。假如他不是遇到我,假如我不让他知道我在做什么,假如我当初不答应让他用摩托车带我去下乡,假如……那么后来的冯哥会是什么样的呢?他会不会已经找到新的工作,一家人过着和和美美的生活呢?每每想到此事,我便深深地感到自责!真的很想由衷地说一句:“冯哥、嫂子,对不起!”


为了梅子坝的春天

2005年仲秋的一天夜晚,冯哥来到我的宿舍找我聊天,看到了我电脑里的关于小雅镇梅子坝的一些照片时,他当时就惊呆了。

照片里的那些贫困家庭破陋的房屋、学校破旧的面貌、孩子们趴在用石头支撑的木板上听课的情景和孩子们那一双双求知与渴望的眼神,使他顿时无法忍受,很快眼睛就湿润了,泪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他用哽咽的声音说,这样的情景在他的家乡海龙(现位于安场镇石井村),20多年前——也就是他小的时候,才会见到这样艰苦的情景,而现在都什么年代了,那些孩子们还像他们在20多年前那样,重复着他当年那艰苦的生活。他说一定要和我亲自去一趟小雅镇,并且说要多带些钱给那些孩子们。我当时心酸酸的,不知道该如何劝说他,因为他已经下岗了,而他自己的家庭也很困难,他心中却还是时刻想着那些苦命的孩子们。那天晚上,我们两个大男人却忍不住地流泪了很久,他的那颗善良的心感动了我。

那晚,我们紧紧攥住拳头,立志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一定要帮助梅子坝的孩子们和乡亲们,把学校给修建起来,让那里的孩子们有个舒适的学校上课……

从此我们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梅子坝建校之路,这一路一走就是2年多……

我们一起去梅子坝走访、了解民情、为学校选址、与当地政府进行协商、打听建筑市场价格、寻找建校资金……

为了梅子坝这所小学,为了梅子坝的孩子们,全国各地的网友都在一起努力,有的网友发起了“100元爱心劝募”行动,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爱心网友都在找自己身边的朋友,每见到一个朋友就向他说:“你可以给我100元钱吗?是给而不是借,我们要用这钱给贵州的梅子坝小学建一所学校。”当时我们的募款目标是17万元,可以想象,对于17万元,需要有多少人捐100块才能够凑齐的啊?!就这样,每个人都坚定不移地坚持着,一个庞大的遍部全国各地的“百元筹款建校”计划就这样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蔓延开来了……

随着活动的不断地发展壮大,捐款的速度越来越快,甚至国外的一些华人也参与到了这项庞大的无国界爱心行动中来……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的春节前夕,我接到来自苏州的蝶衣姐的电话,她说在美国有个网名叫“倩倩妈”的爱心母亲联系到了一家美国ITI公司(IMPORT TRADERS, INC.)愿意全额捐建这所小学。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和冯哥、远在全国各地所有的义工们都异常地兴奋,我们终于可以放心地度过一个安稳的春节了,那一年春节我没有回家,和冯哥忙碌着处理建校前期的筹备工作。

2007年2月,经历无数的坎坷,梅子坝小学终于竣工了,看着那美丽的教学楼、教师宿舍和厕所,我和冯哥,还有全国各地的网友们都激动地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一路走来太艰辛,每一个人都承受着太多的压力与不解、社会的舆论与质疑,心里的那种感觉,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够真正地体味得到。回想起当初走过的路,提起当初所发生的种种,时常会有人不禁潸然泪下。

2007年7月底,在美国的一些华人妈妈和美国ITI公司的继续帮助下,梅子坝小学又完成了水电、操场、围墙等附属工程的建设。至此,整个梅子坝小学已经注入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共计24万余元。之后,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下,在冯哥的鼎立帮助下,我们又完成了梅子坝春天图书室的建设、梅子坝代课教师“明灯基金教师补助”计划、守望春天一年期接力支教、暑期短期支教、教师培训及各项捐助等活动。
20180429050132552.jpg

这么多年以来,冯哥时常往返于梅子坝与安场之间,再忙也会抽出时间无梅子坝那里走一走、看一看,一直坚持从事着没有任何收入的民间义工工作。


我是一名义工

起初,冯哥并不了解什么是义工,甚至之前从没有听到过“义工”这两个字。他只知道自己在从事着帮助那些贫困孩子的事情,这种身份算是什么呢?志愿者?也不是,因为那时候一提到志愿者,大家都会想到是国家政府委派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之类的。然而对于他,没有任何组织或部门给予他一个正规的名分。然而他却一直坚持着从事着公益事业,坚持着自己的那份执着与信念。

2005年的5月,我和杭州的一个网友正式成立了“守望春天”助学网站,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加入到了我们的助学队伍中来。看着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资助,看到越来越多的物资被邮递到正安来,冯哥也越做越有劲头。

经常会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来到正安看望自己资助的孩子,也有一些爱心朋友大老远地跑过来帮我们走访贫困生、发放物资等,渐渐地冯哥接触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我们彼此都被这些人的爱心所感染着。那时我们才发现,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有如此之多的爱心人士、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并不感觉着孤独。
20180429050143247.jpg

后来冯哥在电视上看到了关于丛飞的报道之后,无数次地被这位崇高的大哥感动地落泪。那个时候,他似乎懂得了什么叫义工,懂得了自己从事的这个事业多么有意义、富有感染力。我们都在为这位善良的大哥因胃癌治疗无效而离开这个世界感到惋惜。我们都在彼此鼓励,一定要接过这个爱心接力棒,将爱心继续进行下去……

从此冯哥一直把自己当做一名民间义工在无私地奉献着,每次去走访贫困生的时候,他都会这样向当地的老百姓介绍自己:“我是一名义工。”

我记得冯哥曾对我说过:“未未,我不懂得电脑,无法通过网络来寻找资源,但我有力气,我可以去跑腿,帮忙去发放物资、走访学生……”

有时候,看到冯哥的家庭,我真的实在是不忍心再让他参与进来,不忍心再让他做助学了。我曾经很多次地让他尽快找一份工作养家糊口,因为家庭始终是我们的后盾,只有家庭稳固了,我们才能够没有后顾之忧,更好地做事情。然而几次三番地劝说,还是没有作用,他仍要坚持做公益。很多网上的朋友也都很关心他,给他打电话,希望他能够多为自己考虑,不能再不顾一切地一味地付出了。然尔,每次我们都无法说服坚定的他。他说:“我是一个义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坚持地走下去……”


义工的苦与乐

冯哥说:“做义工,让我感到很快乐!”

冯哥是一个坐不住的人,只要有一天不下去看望那些孩子,他就不自在。对于他来说,那些孩子就是他的一切,和孩子在一起是他最大的快乐与安慰。

3年多以来,冯哥象个大孩子一样和孩子们天天在一起。一个30多岁的男人,象个大娃娃一样,面对孩子是那样的灿烂、可拘,他能够和孩子一起玩泥巴、奔跑、打球……有时候别人会问他,你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呢?他说:“因为这样会使我感到很快乐!”

我曾无数次地告戒他,做事情要适可而止,要以家庭为重,要先打理好自己的家庭,然后再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总是点头称是,然而却依然如故。

他时常冒着大雨、顶着寒风、踏着泥泞、披着星月去给山里的孩子送东西、给贫困的代课教师送资助费、给贫困生送捐款……太多太多的艰辛,只有他一个人才能够知道。他无怨无悔,因为在他的心中,一直有着那颗坚定不移的心!
20180429050155729.jpg

然而上苍,却始终不施舍半点幸运给这个执着而又善良的人,一次又一次地突如其来地给他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来考验他。

2007年春节前夕,我在徐州老家准备过春节,我给他发了条短信:“冯哥,快过春节了,要照顾好自己,最近还好么?”他回了条短信说:“最近挺好的,只是脖子上长了个肿块。”我很吃惊,让他去医院检查,他说没有什么事,也没有放在心上。春节过后,我回了正安,问他脖子上的检查结果怎么样?他说:“医院的检查结果还没有出来,还要过段时间。”一直到3月底的一天,他才告诉我,医院的检查结果出来了,是鼻咽癌!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我全身都瘫软了下来,合上手机后,我流泪了!我的好兄弟,你不该得这种病啊!为什么老天会开一个这么大的玩笑呢?之后,冯哥经历了几次痛苦的化疗。当我把冯哥的病情告诉给我的朋友时,大家瞒着他,悄悄地在网上给他捐款。过了很久之后,他才知道这件事。他很气愤地说,我又不是贫困生,为什么要给我捐款啊?你们应该把钱捐给那些孩子,他们比我更需要。我们很多人都在劝他,我们希望他要有个好身体,才能够和我们在一起做更多的事情。我们什么都不需要,我们只要一个健康、快乐的冯哥!在大家的苦苦相求之下,冯哥才终于答应大家继续接受治疗。

然而他在医院里却总也坐不住,总是想出院。他说整天在医院里见不到青山绿水、听不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都快闷死了。我和我的朋友也一直给他发信息、打电话,劝他能够安心治病,听医生的话,不要操心太多,要保持一颗愉悦的心态。后来在他的病房里,我们见到了一位老人,得了癌症已经8年了,但依然生活得好好的,而且从外表看,根本看不出来是一个得了绝症的老人,有说有笑,极其开朗。那位老人对冯哥说:“得了这种病,你一定要思想放开,一定要开朗、乐观、快乐,就当是得了一场小的感冒、发烧,不必总放在心上,你看我现在都8年了,哪里像一位得了癌症的人呐……”说真的,这位老人还真的帮了冯哥一个大忙。冯哥从此终于放下了沉重的思想负担,每天嘻嘻哈哈的仍然像从前一样,每一个见过他的人,没有一个相信他是一个得了癌症的人。

冯哥化疗了几次就出院了,有几次冯哥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去复查,可是医生每次看到他那嘻嘻哈哈的样子就很吃惊,然后对他说:“你过段时间再来化疗吧!”我和我的朋友们也都很钦佩他那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时常对他说,你一定会早日康复的!

在平日里,冯哥依旧做着他那热爱的公益事业。依旧是经常下乡去看望山里的孩子,我的脑海里经常浮现出他那越来越瘦弱的身躯,扛着装满东西的沉重编制袋、纸箱,徒步走在坎坷的山道上……

记得在2007年的夏天,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义工齐聚梅子坝小学,举办一年一度的暑期支教和教师培训活动,为了让冯哥能够在家里多休息,多养病,我们没有告诉他我们过来了。在我们快要离开学校的时候,他知道我们来了,放下了家中所有的事情,骑了三个多小时的摩托车来到梅子坝小学和我们汇合,为的是送我们一程。由于梅子坝的村里比较泥泞,坑坑洼洼的到处都是泥水坑和大石头,他一不小心摔着了,从摩托车上摔了下来,小腿上被摩托车的发动机烫伤了一大块,而他却连休息一刻都不肯,挽起裤腿继续前行……当我们见到冯哥时,他已经不再是往日的那个胖胖的、满脸红光的小伙子了,此时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面黄肌瘦、头发花白、身体十分虚弱的冯哥。他的小腿肚子上还渗着鲜血,我们不敢多看一眼那寒心的伤口,我们的心在揪痛。我很生气,打电话让他在家好好休息,修养身体,可他却骑着摩托车千辛万苦地跑到这偏僻的山村小学校里来了。对他,我们是又气又心疼。他就是这样一个固执又让人心疼的大孩子,你可能在这个世界上很难再找到一个像他这样傻的人,傻得无法用言语来描述。

由于他生病了,很多时候我们尽量不让他参与我们的活动,希望他能够在家好好养身体,但他却说:“年轻的时候,我错过了很多追求理想的机会,在生活中我一度迷茫过,然而我现在终于找到了一自己的理想,一个让自己更快乐的生活方式,感谢上苍能够让我遇到你们这一群有爱心的人,我想一直做下去,一直为理想而不懈努力……”

也就是这样一个傻傻的大男人,让我们真正地懂得了什么是博爱,什么是感恩,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义工!


● 走进汶川拯救生命

2008年5月13日,也就是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我在贵阳接到冯哥的电话,他说要去四川地震灾区一线参加救援工作。我很吃惊,同时也很担心。因为我了解他的个性,他说出的话,一般就会马上去做的,有时候甚至会不加思索。我苦心劝他,千万不要去,因为余震还不断,现在国家出动了很多军队赶赴一线进行救援工作,我们不要卤莽行事,不仅救不了人,而且还会给一线的救援工作增添麻烦……

他听不进去我的话,他说:“你就让我去吧,我现在都得了这种病了,哪怕让我救一个人,就算死在那里也值了……”听了他坚决的语气,电话那头“嘟、嘟、嘟……”的挂断声,我又一次被他的举动感动了。或许因为他的壮举,或许因为他的执着,同时也是因为怕他在灾区出事,我也于第二天起身去了四川,在成都,我见到了刚从映秀重灾区回来的他,灰头垢面、疲惫而虚弱……


20180429050207553.jpg
之后,我们和随同的十几名在火车上遇见的朋友一起去了什邡的红白镇、汶川的映秀镇,之后的险恶经历,让我们再也不想再回想,每个人这辈子再也不想遇到这样悲痛的事情。我真不敢想象,在我们来之前,面对更加艰苦、险恶的环境,冯哥是如何度过的?又饥、又渴、又冷、又累,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坚持的。
20180429050218492.jpg
面对一堆堆废墟和尸体,在缝隙中寻找幸存者,面对这一幕幕惨烈的情景,我无法去评判我当时阻挠他来灾区是对,还是错?每一个来这里的志愿者都希望能够多干点活,都希望能够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一顶顶救灾帐篷重达几十斤,从车上卸下,大家接过抱在怀里奔跑着堆放一边,一个晚上要卸下几百顶这样的帐篷。来自各地的救灾物资,走了一车又来一车,每个人都忙碌地不停。冯哥的身影不时地穿梭在人群之中,他的力气很大,动作很敏捷,没有人知道、更没人相信,这一个身患癌症的人,一个从事了3年多助学工作的义工!

在映秀,冯哥也几经数次生命的惊险,冒着山体滑坡、余震频频的危险,去山里解救老人……在那里,我们见到了太多悲惨的家庭,太多感人的故事……

冯哥说,地震让我们懂得了应该珍惜生命,应该对自己的生活知足!

大慈大悲之人,必有大福报,我们衷心地希望冯哥能够早日康复,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朋友帮助他走出家庭的困境,在实现理想的同时,全家能够真正幸福、安康!


未未
于清华大学紫荆宿舍
2008年10月24日晚

20180429050241432.jpg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