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散文] 你还记得鸡公车吗?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鸡公车是60年代70年代县城居民的重要运输工具。主要用于运输粮食煤等生活物资。鸡公车的结构为三横二竖木质结构。三根横向的木方相互平行与二根竖向平行的木方呈垂直交叉。竖向平行的两根木方子三分之二的长度呈35度夹角弯曲朝上,形成便于抓握省力的推手柄。末弯的三分之一部分与地面平行。其中段是用省头垂直含接四十公分宽的木方车座,车座下方中部是半圆形的卡子,卡着独轮两边的轮轴。在向上弯起的部位有两根垂直向下的木脚与前方的独轮形成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稳定结构。在车体下方悬挂一个竹筒做成的油厢。里面盛满桐油。随时抹在轮轴上润滑减小摩擦力让鸡公车推起来便轻松省力。不同方位交汇的车体部件均采用省头固定。非常的牢固。
20180516041706601.jpe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样的木工流程以及工艺手段已成为木器厂生产加工家具木器的历史。现在的木器厂加工的产品均用白乳胶和钉子固定产品部件。可以想像得到,如果用现在这样简单粗陋的工艺做一辆鸡公车,那会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可能从十几里路远的桥溪河推煤到县城恐怕要撒架好多次。鸡公车在那些年生虽然普遍。但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拥有。得家景宽余的才制得起。大约每10户家庭拥有一部鸡公车。
那些年生城市居民煮饭的燃料是煤。少部分机关干部和有钱人家花高价买用马车牛车拉来的煤,而大部分居民都是利用多子女的劳动力优势,利用挑子背都鸡公车到十几里外的桥溪河煤厂把煤搬运回来。推煤担煤背煤也是那个时代常用的口头语。负责开票销售的唐光海是那个时期家喻户晓的名人。每天尤其是星期天从桥溪河煤厂到县城的马路上可见浩浩荡荡的背煤挑煤推煤的队伍。像战争年代逃难的人流。用背都背煤的娃儿看到那些推着鸡公车的人很是羡慕,觉得那东西既省力又神气。梦想着自己也拥有一辆。那个年月羡慕别人有一台鸡公车。如同当今骑摩托的人羡慕别人开轿车一样。
鸡公车让人羡慕的原因有大致三条:一是装载量大,一次能运输二三百斤,相当于背驮肩挑的重量的三至五倍。二是毕竟是有一定科学原理的机械装置比直接把重量负荷要在人身上省力,尤其是在平路和下坡路上非常的省力,推累了可以随时停下来休息。三是它名叫车也就沾了汽车火车的光给人一种神气风光的感觉。
那些推鸡公车的小伙子比背背都担挑子的小伙子更有实力找到一个漂亮的媳妇。常见几兄弟一起去推煤。上坡时哥哥奋力推,弟弟肩上勒着一根绳子在前面拉,弟兄多的就有两个在旁边手按着麻袋推助一臂之力。
从桥溪河到老阴关是几公里的盘山公路而且非常陡峭,一般推煤的年轻人得歇十多次才能把车推上老阴关。劳力大的中途只歇三次,县城老东门扫把街的吴家兄弟个个体壮如牛,他们可以一口气不歇推着二百多斤煤走完七八里路的陡坡。背煤或推煤的人爬到老阴关时已是汗流浃背,在垭口的凉水井处美美的喝饱凉爽的天然矿泉水。歇上一段时间后再享受轻轻松松豪不费力快速下七八里路直达猫溪沟的惬意。有时遇到推鸡车的亲戚朋友同路,下坡路把你的背都放在他的车上顺带一程,让你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和幸福。鸡公车不仅仅是用于家庭推煤等运输,它还用于生产劳动和工程建设。田间地头、建筑工地处处可见它的身影,修公路水库电站,造大寨田,它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它们是六七十年代的工程运输车。推动它们前进的不是73号汽油而是那一代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一腔碧血以及最晶莹剔透的汗水。它同时也是那个难忘岁月我们那个古县城一道独特的风景。天麻糊糊亮时从四层门出发的数百辆鸡公车发出吱嘎吱嘎的响声。气势磅礴的朝着桥溪河进发。这种声音给人一种神秘的幻想,给人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把人们从沉睡中唤醒,开始人们新的一天。(陈南水)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