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天地] 仡佬古镇――安场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一、区划概况

古镇安场位于县城北部,距县城13公里,地处东经107°14′-107°29′,北纬28°35′-28°44′,东面接格林镇,南接凤仪镇,西接瑞溪镇、碧丰乡,北接杨兴乡,东北角与道真县三江镇毗邻。自古以来就是重庆至遵义、贵阳、铜仁、思南、印江等地的古盐道驿站,历史悠久、商贸繁荣、群众文化极其丰富,乃是黔北三大商贸重镇之一,素有“小香港”、“小山城”之称。辖区面积135.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7890人,集镇面积1.2平方公里,集镇人口2.5万人,集镇居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集镇建于平坝中央,四面溪水相伴,东有小黎溪、南有桥溪河、西有蚂蝗溪、北有凡溪河,平坝四面青山环绕,整个集镇有若船形,207省道从南至北横穿全境。

二、集镇面貌

宋元时期,安场的平坝一带,仍是大树参天,荆棘丛生,野兽横行的水杂巴地,人们便以日中为市的方式,在安场镇西北面火石坡(现安场镇贾家湾)的几间茅草房处,每十天进行一次交易,这是安场商贸的雏形。后经过百余年的繁衍开发,平坝一带人口耕地逐渐增多,人们便在现安场镇与贾家湾之间的干河沟南岸的岩扁一带,建有二十多家草房以每五天一次,进行商贸交易,现存土地庙和下烟房乃古商贸遗址。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商(主要是川商)的涌入,集镇规模逐渐增大,为安场商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安场集镇人口70%以上是外来人口。距今四百多年前,由于社会的发展需要,交易地便迁移到现在的安场地带,当时只有百来家民房,以二、五、八为场期进行交易,这乃是安场集镇的前身。

一九一二年以来,安场相继有安顺场、安四溪、巩盘镇、安场区、安场镇等名称。一九九二年撤区并乡,将原安场区的碧丰乡、青定乡、楠木乡、平安乡并入新的建制乡碧丰乡,而安场区的安常镇、光明乡、瑞濠乡、东坝乡、石井仡佬族苗族乡、前进乡、石峰乡、建政乡并入安场镇,一直沿袭至今。2003年,撤区并村后,安场镇村一级建制有安常居委会、光明村、瑞濠村、石峰村、前进村、兴庄村、自强村、东坝村、建政村、石井村等13个村居。其中,安场居委会是全镇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有两间县直属中学、两间完全小学座落其间;商贸市场、经贸市场增添着古镇的时代气息;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开辟出群众文化汇粹繁荣的新天地,所有这些,使古镇显得悠久而厚重,构成了黔北重镇的参考要素。

古镇建筑初时为草房居多,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砖木结构瓦房慢慢增多,时至中兴时期,多以风格各异的风火墙相隔建房,风火墙与屋脊的装饰做工精巧,以江西建筑工艺为数最多,尤以石门、石窗,窗框与石条和墙壁紧扣,窗花以石雕刻和生铁铸花装饰,大户人家则修建四合天井,俗称“印子屋”。随着商贸的不断繁荣和集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古镇先后进行过数次改造,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次,一次是民国三十六年间,集镇居民自发组织,拆掉凉厅,以拓宽路面。第二次是八十年代中期,政府投入,群众以资代劳,硬化街道路面。第三次是九十年代初,由于现有街面太狭窄,车辆通行困难,于是修建外环公路。老街、古镇、外环路,三位一体构成了今天的安场集镇。

三、商贸概况

自古以来,安场的黄丝、桐油、木油等物产相当丰富,且属交通要冲,东达湖南,北上四川,南抵遵义、贵阳,川湘输入之盐布、纸、糖及本县输出之丝棉、桐油等山货,皆聚集于安场,然后分运各地。东集于三万溪(今道真县属),南集于土坪,西集于庙塘,北集于土溪(今道真县境)和道真丁氏坝,特别是盐号的建立,引来务川、凤冈、思南、印江、德江等县商人以布匹换盐巴,形成“万马归槽”的黔北重要商场,其进出贸易的盛衰荣枯,对全县商业活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清末,陕西富商王老爷,租涂氏临街房(今安场盐店)首办宝兴隆盐号,民国十年,江津八大号兴办安场盐号,不久,遵义刘瑞明来安场创办裕川黔号也经营盐业,后来以杜银安为首的“槐帮”,包兴发为首的“木洞帮”,宋迎春为首的“南川帮”,马益生为首的石磕镇帮,景衣卫、刘相如为首的南川帮,他们资金多,信息灵通,经营活跃,讲究信誉,效益显著,自此,各地来安场经商者逐渐增多,市场为之繁荣。据解放前期,全县(包括本县和外来定居者)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员约有3000多人,而安场就占了六成以上,形成四大号,八大肥,二十四个咪咪肥,从此商业繁荣,客商云集,因有小重庆之称。

四大号指:志成堆栈,现税务局,郑和周任经理,股东有郑永开、郑永昆等,每股股金一千元(民国时期法币),每人10股,共计资金100万元,主要经营木油、桐油、盐巴、黄丝,并附设茶馆、客栈;合力商行,现刘应修家,陈仁理任经理,股东有贾其渊、贾其河、贾忠义、熊绍周、冯道维、曹绍仙等,主要经营茶馆、烟馆、赌场;六合居,现彭武荣民房,前身乃七贤茶社,高隐达任经理,俞坤成、余镇河、杨忠碧任理事,股金80万元以上,主要经营茶馆、烟馆,兼办川剧俱乐部;汇丰号,现陈太华家,杨仕发任经理,刘长贵任副经理,黄祖估任顾问,股东有郑永开、高太良、陈太元、刘生修、霍长治等,主要以发展烤烟为主,是安场实业组织,兼营桐油、木油等。另外还有杨仕发任经理,以曹绍仙、熊星辉、冯绍清等为股东的协昌商号,主要经营布匹、瓷器。

八大肥指:以冯道维、曹绍仙、贾其渊、贾其河、贾忠义、郑绍怀、熊绍周、马成文等为首的商业巨头,他们以帮派、家族似的经营方式把持着安场的商业,垄断了包括盐、茶、黄丝、布匹、桐油、木油在内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商贸活动。

二十四个咪咪肥指:杨仕发、霍长治、霍长洪、张光前、赵南轩、陈超凡、刘贵方、易泽林、高太良、陈太元、刘升禄、郑吉培、杨光华、蒋永禄、俞坤成、余正河、熊星辉、赵南极、冯绍清、程仁贵、程仁礼、彭发顶、何龙礼、赵鹤轩等,

安场商会成立于民国二十余年间,彭益谦任会长,杨景帆任副会长,陈礼贵任文书,地址设在天后宫(今老邮电所),商会管辖有:油业、盐业、山货业、屠宰业、旅栈业、医药业、棉布业、陶器业、手工业、面粉业、纺织业、炮烛业、油榨业等十三个行业,商会与各行业商会负责人称为理事。商会的主要职责是调解商人纠纷,每次收调解费一元,各行业按季度向商会交会费一元,会员每季度向所属行业交会费三角。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七年郑瑞明任会长,熊绍周任副会长,一九四七年上半年起由熊绍周任会长,直至解放。各行业具体情况如下:盐业,张汉容、刘慕容先后任行业分会长;油业,冯祖志任行业分会长;山货业,业少武任行业分会长;屠宰业,杨永合、高树表任行业分会长;旅栈业,邓云海任行业分会长,医药业,杨景凡任行业分会长;油榨业,易泽林任行业分会长;窄布业,张华斋任行业分会长;陶器业,夏炳宣任行业分会长;纺织业,陈大顺任行业分会长;面粉业,刘相如任行业分会长;手工业,冯平和任行业分会长;炮烛业,杨仕发任行业分会长。

四、主要商业

正安人民有史以来都吃川盐,也就是史称的綦岸盐,月额三千一百担,从石磕镇起,悉用人力肩挑背驮,行经桐梓县的芭蕉坝、湾塘到安场集中,在安场分上栈下栈销售,上栈销湄潭、凤冈两县所属的永兴、马头山、两路口、偏习水等地;下栈销道真、正安两县全境。

因为食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商品,所以官商座贾都把经营食盐视为发家致富的热门生意。清光绪至民国初年,外商就云集安场,设立“宝兴隆”、“义益号”、“天全美”、“大生美”四家字号,专门经营食盐。民国建立后,安场四个盐号宣告收庄,由商人自由贩运。民国四年,正安盐业复由川人在安场设立的“兴古行”经营,同年,护国军兴,盐税改由厘金局征收,听人运销,于是,从四川来安场设立盐店者达二十多家。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中央统一全国盐务,采取官督商营的办法,规定正安县在四川省石磕镇购盐,计口售食,每人每日按三钱供应,并规定盐价由盐务机关核定公布,,同时,只限于认地销售。此法初行,规定甚严,仍有走私侵销之事,加之生产落后,民众经济拮据,而且又是按口计食,户口统计不够准确,特别是商人故弄玄虚,操纵市场,囤积居奇,致使老百姓有的吃“吊吊盐”,有的吃“涮涮盐”,有的吃“杵杵盐”,有的不吃盐。民国二十八年,正安县取缔售盐小贩,统一由县合作社供给运销联合办事处承办经营,向民众供应,并在安场设立“盐务运销分局”承办盐务,统一规划正安、凤冈两县的盐务供销事宜。售盐小贩由盐务分局发给营业许可证、公告牌、购盐折,交纳保证金后,凭购盐折向盐务分局申请出盐担数,运到认地销售。当时,志成堆栈、六合居、合力商行等商号亦经营食盐。

民国三十六年,安场“盐务运销分局”撤销,当时政府对食盐的经营采取招标的办法,商人中标后,仍从四川石磕镇趸进,再批发给盐贩零售。政府所谓的招标,实际上是官商勾结,鱼肉人民的面纱。解放前夕,国民党的钞票已成废纸,城乡交易,借贷还贷,礼尚往来等都以盐为主,当时,食盐起着货币流通的作用。正安食盐的销量,据民国三十年统计,全县(当时正安道真未分治)月销三千担,年销三万七千二百担,而安场月销食盐达500多担,年销食盐达7000担。

解放前,全县种棉的农民很少,产量不多,在棉布生产方面,虽有五十多台织布机可织布供应市场,但因是土纺土织,质量和数量均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穿衣制被的需要,人民需用的棉布大都仰赖于川布和印江布。民国二十六年后抗日战争暴发后,物资缺乏,布匹日减,布价日高,城乡民众衣不遮体。当时,安场富商高隐达、郑代安等集资筹建“裕安工厂”,设织布机二十余台,购纱编织棉布,力图解决棉布自给。为了提高弹、纺、织、染的质量,还挑选青年徒工二十余人赴重庆学习技术,意在振兴正安编织业。衣为民众生活四大必需之一,县内不出棉,又不能织布自给,民众需布的来源,先是商人从四川贩进。当时,以四川省璧山产的“六二窄布”(每匹长六丈二尺),南川县产的五二窄布和风门布为大宗。随之贩进本省印江、思南等地产的土窄布,其质量和规格虽不及川布,但比较省钱,亦受群众欢迎。民国二十一年前后,全县始有湖南、四川产的阴丹布、哔叽呢、卡叽布,自贡呢、花色布等。四十年代,广西产的广灰布在市场出现。至解放前夕,安场经营窄布的商家发展到100人左右,每年销售绵布约在1000挑以上。

油桐生产。县境内出产油桐,自唐代已有1200多年历史,油桐籽榨取桐油,主要用于照明和漆刷木制品,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用途更为广泛,在国内国际市场畅销。民国时期,全县常年产油桐籽350万公斤,而安场则是全县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清道光十九年,正安州人曾昌德在安场街上开办友恒号桐烟房,生产桐烟,其后相继有霍姓烟房、曹姓烟房、张家烟房、刘家烟房,均用桐油作原料生产桐烟,销上海制墨厂和染料厂家。至20世纪40年代因战乱,各桐烟厂停办。50年代,上海老商号胡开文制墨厂资方代理人曹沪生到安场租赁张家旧烟房,雇请烟师生产烟灰,至1956年4月停办。上个世纪70-90年代末期,由于新资源的出现,桐油价格一再下滑,农民种植桐树的收入越来越少,因此,桐树被大量砍伐,油桐产出越来越少,所具有的油桐生产优势不复存在。新世纪之初,油桐的利用价值有新发现,其价格得到回升,群众种植油桐的积极性有所增加。2003年,时有安场人彭远强建油桐加工厂,年生产桐油700余吨。

山丝黄丝是当时全县外销商品的大宗,年产量最高达3000挑,合计销售收入达200多万元法币,而安场作为正安的最大商贸集市,年销售量在100万元左右。

畜牧业是安场传统产业,一直以来在国民生产中占有极大比重,畜牧市场极为繁荣,建有专门的牛市、猪市,年销售额在数百万元左右。上世纪80年代,川人李长富到安场建长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牛肉干系列产品,是一家集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民营企业,其产品在全国38个大中城市建有营销网络,年生产牛肉干2000余吨,产值达5000万元,销售收入4500万元,利税200万元,从业人员400余人。

五、文化卫生概况

安场因其交通要冲,商贸繁荣,外来人口众多,杂居着仡佬、苗、汉等民族,各民族风情文化传统相互影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和民间艺术财富,经过上千年的繁衍开发,地方历史民族风情浓厚,其文化体现了很强的包容性和商业性,从这个角度说,安场文化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商贸文化。安场居民以川、湘人氏为主,川、湘文化与本地仡佬文化相结合,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同时带有很强的商贸色彩,群众文化的重要集聚场所一般在各会馆和七贤茶社进行。民国时期各会馆有:江西会馆万寿宫、湖广会馆禹王宫、福建会馆天后宫、山西会馆万天宫、四川会馆川祖庙等。七贤茶社由五大堂口仁、义、礼、智、信分为七支仁、义、礼、智、信、德、勇而成,后七贤茶社建立总社,更名为六合居,取包含东、南、西、北、天、地之义。群众文化有傩戏、地戏、玩龙灯、玩狮子、唱花灯、车车灯等。解放前,凡遇重大节日,则群众自发组织演唱傩戏、龙灯等民间节目,以示庆贺;群众每有红白喜事,也纷纷宴请戏班子表演戏曲节目热闹一番。由于商贸繁荣,客商云集,古镇拥有大小30多个客栈,早晚街上更显人群拥挤,市场特别繁华热闹,傍晚一盏盏各式檐灯,美观透亮,便有说书的、唱戏的,于檐灯之下,或于会馆之中,摆开架式,推演民间戏曲和群众文化,故有“白日有千人朝宝,夜晚有万盏明灯”的热闹现象,足见民间文化的繁荣。

古镇之上,从南至北前后分别沿街面修建了古朴典雅、精巧各异、气势宏大、壮观美丽的八大庙宇:牛王庙、八圣宫、天后宫、万寿宫、禹王宫、徐公祠、万天宫、老君庙。牛王庙庙产部分残存,现属安场镇供销社用房;八圣宫因尊崇尧、舜、禹、商、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八位先贤所建,原庙产残存,现划拨给镇文化站精神文明活动中心管理使用;天后宫塑天后娘娘,原庙产残存部分现属工商联用房;万寿宫系陈、曹、艾三姓共建,大殿正门上建戏楼,左右设香房,再经大石板铺就可容上千人的大天井,经六步石梯上正殿,正殿塑江西佛祖位,左配殿建关圣帝君殿、岸公殿、炎帝殿,右侧石印门进至上天井,建有观音殿、黑神殿、俏公殿,是当时八大庙中规模最大的一间,原庙产于文革期间全部毁掉,现于原址上修建起安场镇中心完小;禹王宫为尊崇夏禹王治水为民有功而修,原庙产全毁,已改建成安场镇党政办公楼;徐公祠为纪念先人徐阶平发展蚕桑造福民众而修建,内塑徐公之像,正门前曾有前人撰联称颂:做九品官享百世祀,谋一州利留千古名,赞颂徐为民谋利勤政爱民之举;万天宫大殿塑川主位,左右配殿分别塑四官财神、风、火、雷、电、雨、灵官神位,原庙产部分残存,现属镇粮管所用房;老君庙建集镇郊区桥上坡,内塑太上老君神位,原庙产残存,现为两户民居。在清末民初,此八大庙宇为湖南、江西、福建、四川等地客商会馆,相当于现在的办事处,为安场乃至本县的商贸活动起到了巨大作用。

解放后,安场的群众文化得到进一步的成长和繁荣,广大文艺爱好者自发组建文工团,创作移植了数十个傩戏、黔剧、川剧、歌剧和花灯剧等大小型节目,活跃在黔北各地及四川、重庆、湖南等地,鼓舞和影响着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深受老百姓欢迎。1974年,安场成立文化站,组建业余宣传队编排文艺节目送戏上山下乡,组织开展棋类、体育、书画、歌咏、文艺演出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场和全国一样进入了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群众文化活动多彩纷呈。80年代中期,党委政府特别重视安场群众文化生活,将原八圣宫庙产拨付镇文化站,扩建成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全镇精神文明活动中心,活动中心集休闲、娱乐、科教、文教等于一体,对古镇文化起到了传承、发展、创新的巨大作用,曾受到中央宣传部、文明委表彰为全国优秀基层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受到中央、省、市的高度重视,集中体现了古镇群众文化的灿烂繁荣。

在医疗卫生方面,安场的医疗发展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前期,天心堂(川人所开)首开药铺,救死扶伤,至民国时期安场医疗已经相当发达,时有天心堂、同仁堂、保源堂、青云堂、同济堂等药铺,其中同仁堂于1939年在安场首开第一家西药铺。天心堂药铺在所有药铺中规模最大,同时也是当时全县最大的一家中药铺,药铺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时有雇工60余人,单医师就有10余人之多,能用10余种字体开医药处方,一时声名远播,影响遍及方圆数百里之外,留有医学书籍共30000余册。清乾隆、嘉庆年间,正安人涂百万在安场设“善堂”,凡有民众死亡贫困无棺木者,皆由善堂无偿供给,其善事之举,为后人所尊崇。解放后,安场的医疗卫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镇卫生院在乡镇卫生院中规模最大,有医生60余人。民间医疗以中医在全县最为有名,出名的中医医生有金家、补家等。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上一篇: 正安县简介

下一篇: 正安县气候特征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