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天地] 桐梓垭 一碗茶 一片花海的春天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正安向北,经安场古镇,过真安大桥,下正道公路往左,上行逾十分钟的车程,杨兴镇桐梓垭村便到了。
    桐梓垭的一天是从一碗油茶开始的。油茶是正安杨兴、新州、碧峰以及安场等地人的一种饮食文化习惯,每家每户喜食油茶,对油茶的偏爱可以说是情有独钟,而油茶的制作犹以桐梓垭人制作的最为出名。
   桐梓垭油茶的制作特别讲究,龙井、毛尖不行,铁观音亦达不到效果,必须用当年生本地产土茶熬煮才香,茶叶以五六叶生长为宜。清明节前后,在迷濛烟雨中,桐梓垭的人们便披上蓑衣,走出家门,忙碌在自家的茶园里了。采摘回适合熬制茶羹的茶叶,在一口簸箕大的铁锅里,经过杀青、土法烘焙、晾晒,食用时取出,猪油下锅烧热,加入刚刚晾晒好的茶叶文火慢慢煸炒,待茶叶炒制焦黄酥脆,清香四溢时,加入少许山泉水,继续熬煮,直到煮干水分。炒制过程中,炒制茶叶的工具也很特别,必须是当地匠人制作的木瓢。茶叶在油、水的作用下变软时,反复用木瓢在铁锅里撵压、揉挤,直至茶叶捣烂如泥成糊状、无杂质方可,猪油与茶叶充分融合在一起后,一道上好的茶羹便算做好了。
    茶羹熬煮好后,夏天可以放置三四天左右,冬天可以达到半月之久。有客人自远方来时,主人家会一边招呼着,一边忙着把铁锅支上,在灶孔里塞上几把干柴,加入猪油,舀上一勺茶羹,调入盐、花椒面等,上桌时撒上一把葱花,一碗黄绿相间的油茶便被主人家殷勤地端到了客人手里。亲戚邻里之间一边拉扯家常,一边喝着美味的茶汤,一种浓浓的乡情便洋溢在古旧的吊脚楼或四合院里。也有特别讲究的人家,会在熬煮油茶之前,热锅里下入猪油后,加上花生、核桃、油渣或者腊肉,煸炒酥香,把拌料在宽大的铁锅里压碎,再加入茶羹,掺上一瓢山泉水。油茶起锅后端给客人,自有另外一番滋味在唇齿间跳动,鲜香酥脆不说,亦可止困解乏生津。
    行在桐梓垭的山水田园间,到处漫溢着油茶的清香。这里的人们特别好客,认识不认识的人,无论你随意走进哪一户人家,只要和主人稍微摆上一两句农门阵后,不知不觉间一碗油茶便递到了你的手里,让你感觉到一种乡人的质朴、友善,旅途的疲倦在一碗油茶的问候里消失殆尽,充斥在内心深处的是无限的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油茶具有充饥解渴、提神醒脑、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效,所以,桐梓垭人都有劳作后进食油茶的习惯。一天两三次不等,早中晚每次一大碗,饮之精神倍增,体力迅速得到恢复。因此,也有人把油茶戏称为“干劲汤”,一天不食油茶便瞌睡迷稀,两脚打擅,浑身不自在,自是有它一定的道理。
    据传,清末民初时期,桐梓垭的人们为了戒除鸦片,遂以浓茶解除毒瘾。饮之虽有戒除毒瘾的作用,但常常会捞场刮肚,使人的肠胃槽垮垮的(注:肚里无油水的意思)。后来,有人突发奇想,在茶水里加入油盐等佐料调味,没想到味道鲜美不说,更增加了戒除毒瘾的功效。久而久之,遂演变成今天的桐梓垭油茶。
    而桐梓垭的春天呢?是嗅着油菜花的清香到来的!
    早春二月,一夜雨水过后,当远处桴焉黄泥坳山顶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桐梓垭便在一片花海的清香里醒来了。这油菜花虽没有江西婺源的妩媚妖娆,也没有云南罗平油菜花开时节的烂漫张扬,却也显露出婉约如诗,不娇不媚的柔情雅韵来。
    从桐梓垭地势较高的一处乡村宾馆看那一地的油菜花,金灿灿的一片,满眼的黄色随山势层层铺展开来,直到延伸向远处的山际。一湾湾,一块块的油菜花,在三两枝李花、桃花的点缀下,在旁边小街青瓦、白墙民居的映衬中,一黄,一白,一蓝,一绿之间,自是多了小桥流水的别致诗情,亦多了田园农舍的恬淡闲适来。
古树、老屋、青瓦白墙和满眼金黄,构成了桐梓垭人的幸福指数。每天清晨,天刚见亮,人们会在鸡鸣犬吠的催促中,悠闲地喝上一碗油茶后,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无论春阳明媚,还是细雨迷离,三三两两的农人或抗了锄头,或戴了蓑衣,或牵了牛羊去到地里,他们的身影在满坡满眼的油菜花的映照里,在远处巍巍青山的陪衬下,在雨水过后的漫天云雾深处,悠闲地播种耕耘着生活的希望,日子,就在诗意般的画卷里缓慢前行了。
    在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阳光映照始明媚的季节,到桐梓垭去寻找你心中仰慕的春天吧!那刚刚采摘制作好的油茶汤,那刚刚开放得热烈奔放的油菜花,还有勤劳善良、热情好客的桐梓垭人,他们正张开热情的双臂,期待着你的到来。
    如果,在春天,你想要出门,那么请你带上憧憬的心情,来一场与桐梓垭的浪漫约会吧!桐梓垭将以一碗油茶,一片花海的温度,带给你幸福浪漫、田园诗意般的春天的故事。(作者:陈其勇)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