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天地] 高原深闺绽放艺术奇葩——记正安地戏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2009年11月25日,流渡镇街上一杨姓人家请来十余人唱阳戏,为其四岁儿子祈福避邪,同时了却一桩心愿。锣鼓紧敲,扣人心弦。表演者戴面具,着彩装,伊呀而唱,或高昂,或低沉,或防女声,或防老人,伴以动作,凌空旋转弹腿,观众暗暗喝彩。戏装有浅绿、粉红、深黑等几种色调。面具为古铜、赤红、土黄三种颜色,似神、似将、似佛、似怪,神态或狰狞,或祥和,或秀美。
流渡镇街上上演的这一出戏,当地人称为“儿戏”,戏班子的人称为“阳戏”,如果唱全了,就得舞龙,故又称“滚龙戏”。表演人数七至十二人不等,其中一名称为“掌坛师”,负责分配各自角色。唱阳戏供奉的菩萨,是川祖、土祖及药王菩萨。
相传,海里有一条逆龙,祸害百姓,需三年一小祭,五年一大祭。小祭供奉猪牛羊,大祭则供奉童男童女。川祖大怒,骑龙下海,三天三夜,斩杀逆龙,为百姓除却大害。百姓感其恩德,遂供奉川祖。土祖据说能驱邪,有土祖庇佑,百邪莫侵。药王菩萨当然就是包治百病了。
据介绍,流渡镇周边凡姓杨的,如果生了儿子,那是必定要在儿子十二岁之前唱阳戏的。这种风俗已延续两三百年。一位姓杨的老人说,他们祖上有弟兄三人,老大独占房产,老二得了谱书后远走四川,老三为人憨厚,一无所获。有德高望重者为其指点迷津,让其得到了“三圣菩萨”塑像,即川祖、土祖和药王菩萨。菩萨庇佑老三,人丁兴旺,五谷丰登。老三于是许下心愿,大凡杨氏家族,凡生男孩,必隆重供奉。流渡镇街周边杨姓人家,大多属老三这一分支,至今,已有十代,千余户人家。
唱阳戏时供奉的祭品,有猪头、猪血、豆腐、糯米酒、饼干和热茶。未迎来菩萨,或者菩萨来后还未享用,所杀猪肉是任何人是不能吃的。唱阳戏的时间一般为一天一夜,如果唱“滚龙戏”,那就得三天三夜。唱阳戏现在一般得花费两三千元,经济收入好一点的就在儿子三四岁时唱戏,穷一点的,就往后推,只要把时间控制在儿子十二岁之前就行。当然也有特例,有一名杨姓老者,其父无财力为其唱戏,而他自己成家后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一直到他六十岁这一年,才请人来为自己唱戏,终于在入土之前了却了一桩心愿。
唱戏的人,得找“偝家”,即拜师,出什么事后由师傅担承。唱戏前,得熏衣。柏香叶燃起来,烟子升起来。唱戏的人就在火上跳来跳去,衣服上就有了柏香叶的味道。掌坛师李荣敏说,结了婚的年轻人,身上污浊,得用柏香叶沐浴,以示对神灵的敬畏。熏完衣,就可以开坛了。锣鼓急促如雨,惊堂木在桌上一拍,就唱开了,舞开了。童男童女面对而舞,滑稽有趣。都官及四大公朝,相继登场。都官头戴官帽,手捋银胡子,舒泰安详。公朝孔舞有力,腾挪跳跃,头上野鸡翎晃动,跨着骏马,急驰向远处,迎菩萨而去。土地公公登场,虽有些许因被怠慢所产生的怨言,但瞬间似乎又全都想开了,怡然自乐了。菩萨降临,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偶尔还会开开玩笑。请神容易送神难,但现在生活好了,菩萨们得到了最好的供奉,自然就不会故意为难了。各路神仙及主人家也都皆大欢喜。难怪从谢坝乡赶来唱戏的张泽波说他们供奉的菩萨是“欢喜菩萨”了。
据张泽波介绍,流渡、谢坝、市坪一带,会唱阳戏的人很多,大约有五百多人。哪家遇到麻烦了,有什么灾祸了,就会请他们去唱戏,祈福,消灾,保全家平安。“文化大革命”期间,阳戏被列为“四旧”,很多服装道具都被消毁了,演出也曾一度中断,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各地才又逐渐恢复唱戏的习俗。
同看演出的一位朋友对流渡、谢坝一带所唱的这种阳戏评价很高,他说,阳戏具有古朴的原生态艺术特征,对研究人类原始宗教、美术、工艺、戏剧等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堪称民族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决不能单纯地定性为一种封建迷信活动。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