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天地] 仡佬族的风俗习惯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东方民族网


服饰

  仡佬族服装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很大变异。从唐、宋到明代及清代初期,仡佬族服装以男女均着“筒裙”为其突出特征。筒裙在唐、宋时代又称“通裙 ”,用2幅横布“穿中而贯其首”,有的则用1幅布两端逢合而成。这种服饰无褶,夹层,前后幅当中两条直褊稍宽,褊间均镶有花纹。一般男子穿的“筒裙”较短,妇女穿的“筒裙”较长,而且花色繁多。同时仡佬族妇女还在长筒裙外罩长袍,这种长袍一般用长数尺的青布在其中剪开口子后,从头笼下,前短后长,无袖无褶。到了清代及民国初期,仡佬族男子穿“筒裙”已极少,大多穿无领对襟、斜襟长衫,长至膝下,袖大而短,常束腰带,劳动时撩衣前后一角扎于腰间。

  贵州省务川仡佬族民间珍藏有男子外衣,系青色缎子制作,衣领周围和襟边均镶有约1寸宽的花边,脚褊、衩褊都嵌花边,布扣12颗。女子服装一般为短上衣,长筒裙,外罩长袍,脚穿钩尖鞋。女上衣一般短齐腰际,抄襟,袖背上绣缀着花边花纹。贵州省务川自治县仡佬族女子上衣当时还有“大镶滚”和“小镶滚”及 “便服”之分。多为白色或翠绿色。“大镶滚”袖大而短,用其他颜色的布做外托肩,前襟边和脚褊都镶有约3寸宽的花边,称为“嵌牙子”或“筘天子”,领口和袖口处滚两三道重叠边,谓之大镶大滚,故名“大镶滚”,钉铜扣或珠扣。“小镶”与“大镶滚”略同,仅花边较窄,约1寸。“大镶滚”和“小镶滚”皆为礼服,多在庄重场合穿着。“便服”即无镶无滚,仅在前襟边绕一道“花便线”或“拐脚便线”,钉布纽扣。平坝县披袍仡佬族妇女着长衫,外披前短后花无袖之袍,外穿筒裙,内穿短裤。遵义地区仡佬族妇女穿大襟大袖衣,领、肩、袖均加花边。

  近代以来,仡佬族服饰日趋与当地汉族或其他民族相似或相同。40年代仅在云南麻栗坡杨万一带的仡佬族,还保持着妇女穿筒裙的传统。如今仡佬族传统服装仅有少数仡佬族地区的老年人穿着。完整、成套的仡佬族传统服装,尤其是衣裙、披袍,已不多见。

  早在唐宋时期,仡佬族男女大多是发挽椎髻,用一条红布束结垂于脑后。明清两代,仡佬族的发型有所变化,而且支系不同,其风格也不相同。打牙仡佬族男女均将头发剪短,长仅寸余,所以又被称为“剪发仡佬”。其他支系的仡佬族男子大多辫发,挽为髻,或绾于额或盘于顶,不留胡须。女子多盘发于顶,或插梳于发髻。民国以后,仡佬族男子发型与汉族趋同,但女子仍有盘髻的习惯。贵州遵义地区仡佬族髻上所插发梳为马鞍形,双髻挽圈垂于发际,用银丝、洋线扎花插于发髻两则。贵州务川仡佬族已婚妇女盘髻,束以“网子”,俗称“毛纂”,上插“前抓”、“后抓”、“过桥”、“横簪”。新娘头上挽用布或银做成的发卡,称为“勒子”。未婚姑娘扎独辫,习称“挞挞”,以彩色头绳束拖于脑后。

在佩戴装饰方面,早期仡佬族男子多以螺壳、虎豹、猿猴之毛及犬羊之皮作为装饰,女子一般用3寸长的细竹简斜穿于耳以为装饰。富有之家的女子则佩戴珠宝耳垂。以后仡佬族妇女大多喜戴银饰耳环,项挂银链。头包帕子如今仍是许多仡佬族妇女的喜好,尤喜包白帕子。贵州务川仡佬族妇女喜拴绣花围腰,走亲赶集,手握一尺见方的绣花手绢。如今在仡佬族地区,戒指、耳环、项链等饰物普遍为广大仡佬族妇女所喜爱。

婚姻

  仡佬族的婚姻,在早期曾有男女双方自由选择,父母不加干预的现象。通过对歌结友、相识、相知等恋爱活动,彼此情投意合,就可互赠信物,以示定情。直到清末,贵州遵义一带仡佬族较为聚居的村寨,每年春节期间,男女青年要到“耍房”和山坡上去对歌。黔西、大方一带仡佬族村寨附近的石峒,也是对歌的场所。同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在仡佬族地区长期而普遍存在,这与仡佬族地区经历了长时期的封建社会有直接的关系。旧时,仡佬族地区盛行姑舅、姨表婚的传统习俗。贵州安顺、平坝、贞丰等地的仡佬族舅姑表亲习俗比较严格。若亲舅无子,则须嫁与堂舅或远房堂舅之子“否则终身不得嫁娶”。安顺、平坝等地近虽有所松弛,但贞丰等地则仍严格实行。贵州普定、关岭、六枝等地仡佬族,却盛行与之相反的另一种姑舅表亲制,即舅家女常为姑之媳,大方仡佬族男女婚姻也以姑表亲为优先,称为亲上加亲。但这种姑表亲是不全面的,姑之女要优先给舅家为媳,同时舅之女也要优先给姑家为媳。舅或姑家无子,或双方子女间年龄过于悬殊,或不愿娶对方之女为媳时,该女可以另嫁他人。黔西、关岭、贞丰、正安、道真等地仡佬族实行姑表亲外,同时也有姨表亲。出嫁的俩姐妹如果先后怀孕,双方常商定:生下的分别为男孩、女孩,长大后定结为夫妇,不得反悔。姨表婚往往以指腹为婚的形式缔结。无论姑表婚或姨表婚,都是属于近亲血缘婚配,不利于民族人口的健康发展。

仡佬族不同支系互不通婚,一般都在同一支系间进行婚亲关系。贵州平坝大狗场和安顺湾子寨的披袍仡佬族与普定窝子打牙仡佬族的姻亲关系为数极少。平坝大狗场和安顺湾子寨相距七八十里,都属于披袍仡佬支系,这两地常互通婚姻。仡佬族一般实行同姓不结亲的习俗。

  仡佬族的婚姻缔结,各地习俗略有差异,但基本上都要经过说亲、订婚、结婚三个阶段。  

  提亲

  除少数地区规定在农历七月或逢双月内进行外,大都无固定时间。男家托媒提亲,要请媒人带去一壶酒,或加上几个大糯米粑作为礼物。女家一看来人所带之物,便知是提亲说媒约,招呼客人入座。主客双方对坐闲谈,闭口不言亲事。到告辞时,媒人说:“你煮着酒,等我二人来喝。”表示下次还来。相隔一段时间,直到媒人带上同样礼物第三次去女方家。这次妇方父母如仍不接收礼物,则表示不同意这门亲事,男家从此作罢。如果收下礼物,在告辞时对媒人说:“慢慢来,我会有酒给你喝的。”则暗示同意考虑这门亲事,算是提亲任务已完成。

  订婚

  当提亲获得妇方父母允诺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一般在半年至一年之间),男方的父亲(有的是姑父或叔父)备办酒2斤、面条2斤、新布2尺、白布包新衣2 件(有的提酒一壶、雄鸡一只或雄雌鸡各一只),在媒人陪同下,打着红伞一把到女方家,将包袱及伞挂于堂屋左壁中柱上,其余礼物交给妇方的父母。妇方请来家族中的老辈作陪,并杀鸡煮酒,热情款待,表示已最后认定这门亲事。若未杀鸡待客,则表示妇方父母对此亲事尚在犹豫中,须待来年再商定。酒筵席上,宾主双方频频举杯畅饮畅谈。吃去鸡肉,留下鸡腿骨看封卜吉凶。

  结婚

  结婚是仡佬族婚姻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各地仡佬族都十分重视,并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习俗。送礼是普遍的习惯。广西隆林县三冲一带的仡佬族,男方去接新娘时,须送酒、肉、米和礼金,一般女方也要给男方回送礼物。有的女方要给男方送一条牛,称为“祭父母牛”;待以后岳父母去世后,女婿再送回作祭品。贵州遵义仁怀一带的仡佬族,男方接亲时,男方要送一卷土布和一定数量的礼金。娶亲那天,男方家大门两边,要用2个桶盛满清水,当新娘进入大门,许多青年妇女就泼水淋湿送亲客人,当地俗称“打湿亲”。有的地方仡佬族在择日迎娶新娘时,要用鸡骨卜卦,女方所要的布料等礼物,把色样拴在鸡卦上,男方悉数照办。一些地方的仡佬族在迎亲时,新郎家请媒人和押礼先生带着花轿及礼物前往迎亲,新郎不去“男不迎亲”,又是仡佬族传统婚姻的一个特色,贵州遵义、仁怀等地有这种风俗。此外,仡佬族人结婚时,姑娘在出嫁前3天或7天时,要哭嫁,唱哭嫁歌。按亲疏长幼顺序一一哭到,至亲必陪哭劝慰。在贵州务川仡佬族民间,凡被哭到者必以钱物相赠,称“包礼”。

仡佬族婚礼,普遍是“男不亲迎”,仅请媒人及至亲前往迎娶。新娘接来时,新郎及其父母大多作暂时回避。新婚夫妇不行拜堂礼,保持着“女归夫家”,“女夫惭,逃避径间方出”的古代遗风。

新中国成立50年来,仡佬族婚姻传统习俗不断发生变化。从50年代起,仡佬族地区贯彻执行新中国制定的婚姻政策和法律,实行一夫一妻制,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逐步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60年代以来,仡佬族地区结婚时抬花轿迎亲的已不多见。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仡佬族婚姻传统习俗变化更大,婚姻自由自主的现象十分广泛,结婚登记逐步深入到仡佬族边远落后地区。

  仡佬族家庭体现出农业文化的色彩,属于父系家长制。仡佬族家庭一般是七八口人之家,三代同堂者居多。父亲或祖父是家长,父死,则由长子或有才干之子继任。家庭财产的继承,多属兄弟平均分配。有的仡佬族地区,兄弟分家时,对幼弟多分一些财产。兄弟分家,父母一般多随小儿子居住。已出嫁的女子无财产继承权。未出嫁的女儿一般可分得一些财物,作为将来陪嫁所用。父母必须保留一份“养老田”,由同住一起的儿子耕种。仡佬族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维护家庭关系的习惯传统,其中有些习俗,如要求夫妻白头偕老,寡妇再嫁不受歧视等,在今天仍有可以吸取和发扬的地方。80年代以前仡佬族家庭生孩子没有限制,随着计划生育作为国策的推行,仡佬族家庭也要求每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

建筑交通 

仡佬人虽在大区域内与汉、苗、彝、壮、布依、土家等各簇错居杂处,但在小范围内则是聚族而居。大多是本民族同住一村寨内。寨大小不等,多者百余户,少者七八户。全寨同为一姓者很少,大部分是以一姓为主,杂有其它姓氏。仡佬族的村寨起初是以氏族、部落组成,以血缘为纽带。明清以来,随着社会的动荡、民族的迁徙与流动,村寨结构渐为地域关系所取代。仡佬族村落一般依山傍水,高山无溪河处则凿有水井、水塘。

在房屋建筑形式上,仡佬族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早期仡佬族的房屋居住形式是“干栏”式建筑,即房屋为两层,人居楼上,楼下养牲畜,一般为木质结构,顶盖树皮或瓦。贵州省正安、道真、石阡等地的仡佬族至今尚有这类式样的建筑。明清以来,仡佬族居住的房屋有了较大的变化,建筑形式多种多样,房屋结构已不限于木质了。贵州安顺、平坝一带的仡佬族,就地取材,不论平房和楼房,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盖以石板。贵州镇宁仡佬族住房多属草房泥墙,有的也用石块砌墙,石板作房屋顶盖。滇东南和桂西北仡佬族的住房,一般是多筑土墙,以木板搭制为楼。仡佬族的民间房屋一般有独间、二间、三间、长五间、两座堂、三座堂和三合院、四合院(贵州务川仡佬族民间俗称三合头、四合头)。1至3间的住房比较普遍,通常为四立五柱,有吞口式和非吞口式之分。吞口式于正中一间二合与三合各退进一柱,装壁,开大门,致大门前呈长方形檐廓。正中一间为堂屋,一般是正方形,两侧为火间,为长方形。堂屋平时放置磨、桶、犁、簸、盆、方桌等用具,正堂壁为神龛。左右两间为卧室,并分别隔出半间设灶房与火塘。贵州务川、道真、正安一带的仡佬族住房,中间堂屋比左右两间要凹进去些,形成一个厅口,中开大门,大门外往往装有两扇腰门。旧时仡佬族住房因贫富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贫者土墙茅屋或树皮盖顶,富者则一般是木柱穿架结构的高房大屋,又叫“穿斗房”。以木板为壁,顶上盖瓦或石板。新中国建立以后,社会经济逐渐发展,仡佬族住房状况日益改善。70年代,木石结构的住房 (称为“胡豆”)在仡佬族地区广泛出现。改革开放以来,仡佬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逐步加快,维修或新建住房十分广泛,木结构的住房居多,钢筋混凝土的多层楼房也逐步兴起。

  仡佬族住区大部地处贵州高原,山多平地少,古称“跬步皆山”,真可谓“开门见山”。仡佬树多坐落在山腰上。生产劳动、家庭生活、人际交往,一代又一代地回旋于环境险恶的山谷之间,交通极为不便。高山深箐,炼就了仡佬人吃苦耐劳的品性,也使仡佬人付出了血的代价和世世代代的呻吟企盼。人们叹道:“七十二湾下路边,等船不来口喊天。凄惨岸脚歌一夜,肚皮饿来口又干。”在昔日,仡佬人无论男女老幼皆赤足,或着草履,往返于茅草杂木丛生的小径上。因仡佬族人贫穷,常在半饥饿中度日,无力养马驮物,成年人常常负重穿行于崎岖陡峭的山道上。人们为便于在遍布荆棘与碎石的山路中行走,每日用烧热的桐油擦脚,以增原脚底的硬皮。负重行路较远,途中需要歇息,背的物品过重,很难放下,而放下又难再背上,故人们常挟带一根型如钉钯的木拐(俗称拐爬子),随时可以用它支持着臀部,站着休息,待体力恢复后再继续前行。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仡佬族地区交通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马、拖拉机、小车、自行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贵州仡佬族地区绝大部分地方都通公路。贵州务川的仡佬族地区如丰乐河一带,河深水急,难于架桥,交通不便。1976年以前,河两岸地区的仡佬族和其他民族靠船摆渡互相交往。1982年,国家共投资55.8万元,经过3年施工,架起长120米、宽8.5米的钢筋混凝土单孔桥,大大改善了当地仡佬族的交通条件。

贵州山高箐密而多雨,毒蛇猛兽出没频繁,湿气大。古代仡佬人多住于阑式房屋,《唐书》所谓“依树为层巢而居”“人楼居,梯而上,名为干栏 ”。屋分两层,人住楼上,楼下圈养牲畜,以避兔虫蛇侵扰和潮湿。今黔等部分仡佬族地区还保留有这种传统住宅式样。大多数住房仿汉族房屋格局,为一列三间平房。中为堂屋,两侧为厢房,每间厢房又各隔为前后两小间,用前一小间作厨房外,全用作卧室。前一卧室有一火炕,火坑里终年薪火不绝,是家人每日就餐处。每天劳作完毕,全家男女老幼皆围炉休息或闲谈。亲朋来往亦在火坑旁接待交谈。堂屋与厢房之间均有门互通。堂屋正壁前置方桌一张。磨、桶、犁、簸、盆等常用器具亦多放于堂屋内。只有婚丧、祭祖时才在堂屋举行。屋顶下安楼枕,上铺篱笆,一般不住人,作堆放粮食用。平房多筑土为墙,茅草盖顶。富裕人家以木板镶壁瓦盖顶。黔中地区多是石屋,用厚石板砌墙,取方薄石板盖顶。屋前为平地,俗称“院坝”,用作晾衣物、晒粮食、放鸡鸭。院坝两侧各为牛、猪圈和堆放柴草的简易房屋一间。与住房构成三合院。屋后或院坝前为菜圃,三合院四周多有桃、李、犁树或竹丛。

丧葬

  仡佬族当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老人谢世,活着的人深感哀痛,总要虔诚、隆重地举办丧事,以寄托哀思,从而形成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丧事礼仪及墓葬文化。

  丧事礼仪纷繁复杂。一般有为之亡人洗身、换衣、装殓、开路、跷棺、择地、安葬等仪式。仡佬人认为父母的亡灵有三重意向,一是要去与先祖相会聚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过群体生活,其生活方式要与先祖桢;二是要像在世一样生产、生活;三是会惦记儿孙,不时要回来关注。因此,孝子在为老人举办丧事时,根据亡灵的意向作出相应安排。洗面沐身、梳头(或剃头)、换上新衣裤(或裙)为的是让亡者干干净净、穿着整齐美观、有如过节走亲访友一样去会先祖。

  仡佬族墓葬为朝向特殊。古代有头向天,脚站地为葬式,即“竖而埋之”的竖葬。又有脚向着墓地所在山坡顶峰的倒置,这一葬式即民间所谓“横苗倒仡佬”。无论竖葬还是倒埋,都是让亡灵升天或从山顶上天的意思。仡佬族在清代以前不立墓碑,清代以后,渐有仿效汉族立石碑的。有的在坟前垒三块石头为标志。有的在坟顶栽一长方石,露出坟顶为一尺。死者为男性,栽石于坟顶左侧,若为女性则栽石于右侧。有的装一壶甜酒放在坟的顶部,上用石块盖口,称为“万年壶”。

  仡佬族的人民是山的儿女,生生死死不离大山,所以历史上仡佬人死后地埋葬地也离不开山洞、石框、悬岩,从而形成了特殊的民族墓葬结构。

山洞是老祖宗最早的栖息之处,尽管人们早已走出了洞穴,生活在广阔的天地里,但老人亡故将其安放洞中与先祖同在是理所当然之事。棺木放入洞穴称为“岩穴葬”。早期仅放棺木于洞中,清代渐有垒坟于洞中者。天然洞穴有限,亡人无穷,这就有了在绝壁上开凿洞穴安置棺木的葬式。

  在溪河之滨的悬岩绝壁上,打孔钉木桩一排,桩上搁放棺木,横贴着绝壁,称为“悬棺葬”。元《云南志略·诸麦风俗》载:“人死则以棺木盛之,置于千仞巅崖之上,以先坠者为吉”。

  仡佬族丧葬装殓或埋葬,均不避铜铁等金属。许多棺木是用粗铁链悬吊于岩洞里、石板墓、生基墓内。大多数岩穴、石墓、生基墓中的棺木是用石鼓或砖块厚瓦垫着下部四角。将棺木悬吊或他物垫棺,都是不让棺木直接接触地面,其实这都是绝壁悬棺的遗风。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