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民间艺人的喜与忧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2011年1月)

“深闺”绝活

民间工艺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是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载体。

在正安,提起民间工艺,大家首先会想起两位艺人。一是以雕刻艺术特别是墨石雕刻名扬海内外,被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贵州画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的周信先生;二是多次参加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凭借动物形体剪纸艺术荣获能工巧匠选拔大赛综合类二等奖,被授予“遵义名匠”称号的周开智先生。但殊不知,散落正安民间的工艺绝活远远不止这两样,还有折纸、根雕、指画、指书、蜡染、绒贴、烙贴、沥青书法、剪纸、绣品、年画、瓷器等众多艺术精品“深闺”待嫁。

日前,记者和几个民间艺人在临时借用的一间门面“打了个堆儿”,对民间艺人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

“一把剪刀多有用,能剪龙,能剪凤,剪个老鼠生儿去打洞;能剪山,能剪水,剪个鸭子扁扁嘴;能剪鸡,能剪鹅,剪个鲤鱼跳天河……”

这是对民间艺人周开智的生动写真。一张彩纸,一把剪刀。随着剪刀在彩纸上翻飞游走,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这便是神奇的中国传统艺术——折纸。折纸在正安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背景,因为这一活动材料易得,成本较低,成果立见,样式千姿百态,形象生动,反映了基层群众的生活爱好。折纸也是正安县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

左手托一碟,碟内是墨汁,右手蘸墨,在纸上随意作画,或用指侧滑出粗轮廓,或用手指勾出细线条,或用指甲背在纸上点染。几分钟内,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手指舞”后,一幅竹图便栩栩如生展现在眼前。热衷指画的民间艺人吴宙介绍,指画和笔画的最大区别,是绘画工具不同,也就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不过,指画仍属于中国画范畴,主要以指头、指尖、指背等为作画工具,在画的线条上就有着与笔画明显的不同之处。

指画最大的特征是“甲肉半间”:即指头蘸墨画线时会产生“双勾”效果,指甲和肉之间的空处不着墨就会有留白;而指侧、指背所画出的效果会有许多残缺似的“飞白”;指头点染则会有许多半实半虚的罗纹。整体感觉,指画有着一种力透纸背的阳刚之美。

热爱拼贴画的郑继略老师告诉记者,拼贴画是古老的民间贴补工艺,历史悠久,广泛流传于民间。在传统民间剪纸、刺绣、壁画、布贴等工艺的基础上,人们从生活出发,就地取材,采用不同色彩、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材料,通过剪、缝、补、撕、刻、画、修、拼、镶、粘等手工艺,创造出工艺精湛、画面优美、线条流畅、情趣各异、风格独特的拼贴画。

……

采访过程中,正安县文联主席李易超告诉记者,像周开智、王太芳这样的民间艺人还有很多,如若走近他们,每一位艺人都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惊喜!

期盼“红娘”

采访中,记者看到一幅构图精美、贴功细腻的绒贴画。记者好奇地问,像这样一幅能卖多少钱?

画的主人周开智说,那幅画最多能售100元,其中装裱成本20元,贴画成本20元,做这样的一幅画一般要花2天时间,平均下来一天能挣30元。一席话令记者陷入沉思:如此惟妙惟肖的贴画作品,也不是仅有一两年功底的人就可以完成的。画这样一件作品只会获得区区60元的收入?

做指书的小伙子彭伦江告诉记者:他是西南林大的毕业生,也是正安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他也希望将指书作为自己未来的事业。但是,他很担心这项事业是否可以为自己带来足够维持生计的收入。小伙子的话得到了县文联主席李易超的证实:“那些绘制国画、制作折纸、根雕、指画、指书、绒贴、烙贴等达到一定艺术水准的,属于民间艺术方面的人才。目前,这些民间艺术家大多另有工作,用业余时间进行民间艺术品创作。”

那么,为什么这些民间艺术家没有选择将制作民间艺术品作为职业呢?李易超说,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是从事民间艺术品的创作不能够给艺术家带来足够维持生计的收入。

商场上种类繁多的民间艺术品,和制作民间艺术品的艺术家们的生存状态之间似乎形成了一些反差。这是怎么一回事?

在采访中结识的很多民间艺人,他们虽然有精湛的手艺,可是对市场的理解,就稍显得弱了。他们往往有很好的作品却不知怎样才能将作品转化为商品。艺术家们找不到将作品转化为商品的途径,又要生存,就只能另外择业,将民间艺术作为业余生活中的精神享受。

那么,我们看到的商场中的种类繁多的民间艺术品是什么渠道来的呢?

彭伦江告诉记者:“市场上摆放的手工产品,都是由一些定点的大大小小的加工作坊、艺术家个人以公司为单位供货。这些定点的单位或个人与商场的供求关系相对比较稳定。那些成批生产的手工艺品只要有了样本,就可以招聘一些社会上的人员经过培训上岗,进行大量生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种有了市场平台,又有一批专业的手工制作者,这是民间工艺品走向市场的很好的模式。但是,真正的民间艺术家们大多没有相当的实力来筹备自己的工厂,所以往往是单枪匹马地创作,难以适应市场上的批量生产。

其实,真正的民间艺术精品还是散落在民间,散落在艺术家的手中。人们期待多一些有识之士来“包装”那些身怀技艺的艺术家,为他们的产品走向市场搭建平台,使民间艺术家们的作品不再“躲在深闺人不识”,而是通过“红娘”们牵线搭桥大胆地走出来,使民间艺术家们的生计得以改善,技艺得以延续,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能够在市场上看到自己喜爱的艺术精品。

合力“抬轿”

正安县委书记韦圣福在9月4日召开的四家班子联席会上提出,要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的繁荣,一手抓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走市场化的路子。充分表明了县委政府将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将加大民间艺术及其产业的扶持力度,这无疑是点燃民间工艺产业的一盏明灯。

民间艺术要更好地走向市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只是一个方面,而工艺能否得到传承和发扬,很重要的就是市场能否接受它,即作品只有产生一定的价值和效益之后,艺人才有创作的热情,才能不断地推动这个事业的发展。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因就是民间工艺本身必须与时俱进,要以适应现在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实际需求出发,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效融入时代因素。

这样一来,政府通过政策引导、经纪公司——“红娘”牵线搭桥,民间艺人们在传承中创新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产品,市场这个“婆家”自然会敞开胸怀拥抱这个“闺女”了。

特色、精品,是消费者期待的。但装扮、推介“美新娘”,打造名门望族的品牌“大家闺秀”,还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合力“抬轿”,才能引发更多时代精英们的美梦,必求之而无憾。

愿所有的民间工艺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所有的精英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