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得与失~多与少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常常在想,为什么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开心。

  我们用的工具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

  我们努力的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开心了;

  我们的住房更大了,但活动空间却越来越小了;

  我们拥有了更多的知识,可判断力却更差了;

  医学越来越发达了,但人的疾病却越来越多;

  我们拥有的财富倍增,但其价值却减少了;

  我们说的多了,爱的却少了,对人的防备也更多了;

  我们可以登上月球,但却难以走进一个人的心;

  我们可以征服太空,却征服不了一个人的内心;

  我们的收入增加了,但感受到的幸福却越来越少了;

  我们的时代更加自由了,但心灵自由却越来越少了;

  我们拥有的美食越来越多了,但失去健康的人却越来越多了;

  我们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可是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我们的恋爱自由了,但是离婚的也越来越多了;

  在人们的生活中,争多少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实质上,不必在人与人之间争,要学会给自己争。

  人生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如果一个人学会了给自己争多与少,并且能够真正做到该多的则多,该少的则少,人生的意义也就大了,人生的世界也会非常美好。

  在人的一生中:

  应当多一点善心,少一点恶心。

  应当多一些善意,少一些恶意。

  应当多一点善言,少一些恶言。

  应当多一些善行,少一些劣迹,

  多做一些善事,少做一些恶事,

  多积一些德,少作一些孽。

  在对人的态度上:

  要多一些 友谊,少一些敌意。


  对于别人的过错,要多一些宽恕,少一些责怪。

  当别人困难的时候,多一些帮助,少一些冷漠。

  当别人感到为难的时候,多给一些颜面,少给一些难看。

  当别人心理不平的时候,多一些劝导,少烧些底火。

  当别人对自己有意见的时候,多交流思想,少一些误会。

  当别人对自己赞赏的时候,多一些谦虚,少一些骄傲。

  当别人对自己进行批评的时候,多一些反思,少一些怨恨。

  在名利问题上多让给别人一点,自己少争一点。

  在工作上对自己要求严一点,对别人宽一点。

  在对待自己的态度上:多一些自信,少一些自卑,多一些自尊自重,少一些自轻自贱。

  在学习上多一些勤奋,少一些懒惰。

  在吃饭的时候少一些贪婪,多一些自禁。

  在生活上多一点简朴,少一点铺张。

  多注意些身体,少生一些狂气。

  在困难的时候,多一些毅力,少一些气馁,多一些耐性,少一些急性,多一些努力,少一些泄气。

  在自己的情感上,要能够自我解脱。

  少一些痛苦,多一些幸福;

  少一些疑惑,多一些理解;

  少一些苦恼,多一些开窍;

  少一些烦躁,多一些欢乐。

  少生些怨气,多一些友谊。

  少发一些脾气,多找一些乐趣。

  少讨一些没趣儿,多增一些自律。

  少产生些妄想,多生成些希望。

  少一些精神的空虚,多一些心理的充实。

  少生些个人的恩怨,多一些人间的和睦。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间事,得失而已!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在得失之间,都过了一生。金钱,有得有失;权位,有得有失;爱情,有得有失。有时此间得,彼间失;有时此时得,彼时失。有的人得而复失,有的人失而复得;得得失失,失失得得,都过了一生。
人都是欢喜得,不欢喜失,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句话说: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所以《佛光菜根谭》说:有得有失的人生是非常自然的。
有时候,失去了金银财宝,但得到了一家人的安全;失之固然可悲,得之也能可喜。有的人得了一些酒肉朋友、冤家债主,失去了道义之交、有情有义之友;如此得失,也甚感不值。
周文王得到姜太公而建立周朝,奠定八百年基础;刘备得卧龙、凤雏而有天下,可惜凤雏早逝,卧龙忠心为国,也能造就三国鼎立之势。唐三藏玄奘大师得到窥基,而能将唯识宗大为发扬;惠能大师得到神会,而使南宗的大法弘传全国。
自古以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有的人得一人而天下兴,也有的人得一人而江山亡,如纣王得妲己、夏桀得褒姒。得失之间有好有坏,得也不一定欢喜,失也不一定可悲。如若得到的是一个败家子,不禁慨叹,不知如何是好!
大富之家,得到一个忠仆,而能保有财产,世代兴隆;大富之人,得到一只义犬,忠心守家,甚至舍命救主,使之未来发达。苏秦得到姜太公的阴符兵法,而能合纵诸侯,佩戴六国相印;张良谦虚卑下,获得黄石老人赐与兵法秘笈,而使他帮汉高祖打天下,出谋划策,无有不成。
说到得失,不管是得是失,都各有因缘。是我的,不必力争,自会得到;不是你的,即使千方百计取得,也会随风而逝。有时候得也不好,有时候失也不坏,得失之间,所谓各有因缘莫羡人。即使得到了,也要好好运用;失去时,只要你有足够的条件,它也会再来。
话说有一个人,舍命救人,对方为报恩而送他一条破毛巾,说明这条毛巾能够帮他成就所愿。有一天洗手后,顺手用破毛巾擦手,忽然现出一个金盆,此人一看有了金盆,随手便把破毛巾丢弃,那知刹时金盆也消失了,后经指点,再把毛巾检回,金盆果然又再出现,此人赶快把毛巾放入金盆中,从此保有金盆。此中说明,旧的东西不可弃,得到了也不能忘记来路,也就是说,做人不能过河拆桥。
人生,失去了金钱、资用,会有再来的时候;失去人格、道德,不容易恢复。尤其,得人容易,得人心难;得人心难,失人心容易。得失之间,富含人生哲理也。


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们共同的心愿。但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又会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小失才能有大得;有局部之失,才能有整体之得。人生亦然。
失去了春天的葱绿,却得到了丰硕的金秋;失去了青春岁月,它使我们走进成熟的人生……。失去,本是一种痛苦,但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获得。

失恋,首先是一种幸运,其次才是一种不幸。失恋,为了爱是必要的,因为你如此伤心,可见你心中还是有爱的;既然你心中有爱,那对方就必定无爱,不然你们又何必分手呢?而爱在你这边,你并没有失去爱,在人生的旅途上你已经赢得了值得羡慕的一分,你的人生由此变得丰富,气质也由此变得成熟。
人在得意中常会遭遇到小的失败,后者与前者比起来,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人们往往会怨叹那小小的失,而不去想想既有的得。
譬如一位千万富翁,很可能因为失去了两百万元的账而郁郁不乐;一位经理可能因为遭受总经理的白眼而心蒙去意。他们计较眼前的小不如意,却不想想自己已经是非常得意的人,正因如此,许多得意者反不如一般人来得快乐;甚至千万富翁自杀了,经理辞职了,到头来这些得意的人由于自己的看不开,终于成了真正的失意者。

人生没有绝对的事。在某些时候,失去的同时也得到了,而且得到的远远比失去的要多。英国的伟大诗人弥耳顿,最杰出的诗作是在双眼失明后完成的;德国的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最杰出的乐章是在他的听力丧失以后创作的;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个用苦难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极致的奇人。他们被称为世界文史上三大怪杰,居然一个是成了瞎子,一个是聋子,一个是哑吧!他们之所以有那样的成就,正是因为他们有一颗平常心,不计较利害得失。科学家贝佛里奇说过:“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其实,“残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够正视现实。不要感叹命运多舛不公。命运向来都是公正的,在这方面失去了,就会在那方面得到补偿。当你感到遗憾失去的同时,可能有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一个故事,说有个小伙子,还是穿开裆裤时,也记不得是哪一天,发现门前那堵墙上有一个闪光点,在阳光下耀耀生辉,艳丽无比。从此,朝思暮想,流连仰望。终于有一天,渐渐长高的小伙子决定爬上去看个仔细,百年危墙,高不可攀。近了,近了。最后,那只颤抖的手一把抓住了它。原来是一支破牙刷。他好失望,心情懊丧得很。事物的转换总是这样,小伙子在此之前,拥有一份好心情;一旦得到了那柄牙刷时,却又失去了昔日的那份特好的心情。这正如佛经上所说的,“失就是得,得就是失。”

得与失在我们心中,真是只有一线之隔,我们意以为得,就是得意;意以为失,就是失意,所以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也能得意在其中。秦王统一六国,兼并天下,也能失意于其间。大约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所得既多,便是增加,也不觉得欣喜,稍有所失,便惶惶恐恐;所失既多,就是再失,也不感到痛苦,稍有所获,便十分快乐。如此说来,得意何尝不是失意之由,失意又何尝不是得意之如呢?
更深一层想,我们人生最大的得意或失败,都无法由我们自己来左右。人生最大的得,应该是“生”,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生命,不是最大的“得”吗?因为没有这个得,就没有以后的得,这是得的根本。而人生最大的失,应该是“死”,当这一刻来临,我们便抛出所得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这不是最大的失吗?这最大的得与失,我们尚且无法撑握,又还有什么得失好计较呢?
孔子家语里记载:有一天楚王出游,遗失了他手弓,下面的人要找,楚王说:“不必了,我掉的弓,我的人民捡到,反正都是楚国人得到,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这件事,感慨地说:“可惜楚王的心还是不够大啊!”“为什么不讲人掉了弓,自然有人捡得,又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
“人遗弓,人得之”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就我们个人而言,有得有失;就全人类而言,不是一样吗?这仿佛云来云住、雨来雨往,这世上总有晴朗与阴雨的地方;又正如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世间的一切总是继往开来,生息不断的。所以得与失,到头来根本就是一无所得,也一无所失啊!

有患得患失的人,一生总是很苦恼的。他们对取舍疑虑不决,本来拥有一些自己并不需要而多余的东西,却又费尽脑汁想使这些东西不减反增。为这些终日烦恼,长此下去有损身心健康。与其担扰会失去,倒不如让它失去好了,换来了心情轻松和愉快,不是更好么?
只要我们正视人生的得失,月亮即使有缺,也依然皎洁;人生即使有憾,也依然美丽。
正确认识得失,得到了也可能失去,无论你得到了什么,都不妨时常这样提醒自己。这样,得到了的时候就会倍加珍惜,失去的时候也不至于无所适从。
不必为“失去”而难过,因为世间之物本来就是去住无常。我们所能做、所应做的只是在“得到”时珍惜它。

不能舍弃别人都有的,便得不到别人都没有的。会生活的人失去的多,得到的更多。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只要这样一想,你就会有一种释然顿悟的感觉。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