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峰湾丘学校支教心得之一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本帖最后由 fengqiwei 于 2010-9-18 19:28 编辑

昨天收到暑期在湾丘学校支教的志愿者发过来的心得,现转上来与大家交流:

石工院暑期实践队“漂过满山苍翠,轻送快乐”支教活动
汪 林

    时光推移,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纯真的笑脸,那些感动的瞬间,像散场的电影,似梦,却又真实的再现着。回想这半个多月来,我们一群人工作着,学习着,感动着,收获着。就像出发前告诉朋友们的一句话那样“我们用20天的时间,去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一、准备篇
    炎炎七月,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去贵州支教的步伐。作为光荣的志愿者的一份子,我们必须明确两点:第一、对现实的态度:包括对人、对事、对社会、对自己的态度。如:是否关心志愿者团队,有无同情心,为人诚实、正直还是虚伪、奸邪,勤劳还是懒惰,谦虚还是自负,是否能与人友好相处,自信还是有自卑感等等;第二、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对行为目标的明确程度、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面临困难的意志表现、自我做出的决定能否贯彻到底等,如目的性或冲动性、独立性或易受暗示性,纪律性与放纵性,主动性与自制力,勇敢与怯懦、有恒心。
    回想在出发前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有条不紊的忙着准备一些基本的东西。首先,作为一个志愿者,将团队分成四个大组:采购组负责购买捐给孩子们的文具用品,安全组负责采购必备的药品,课题组负责支教期间的课程安排,调查组负责编写家访期间的问卷,与此同时,每个人还要提前备好即将到来的为期半个月的课程。712,一切准备就绪,我们终于坐上了去遵义的火车。14日中午,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社会实践队一行9人终于到达了所要支教的碧峰乡弯丘小学。
    二、学校篇
    弯丘小学地处边远山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教学质量落后。主要原因是教师观念陈旧,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滞后,缺乏改革创新意识。特别是课堂教学方面,因循守旧,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停留在六七十年代一支粉笔,一本书,学生围着教师转的古老教学方法之中。大部分教师知识功底薄弱,基本功差,不能灵活运用和驾驭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欠缺……
刚刚来到学校的时候,第一感觉只能用震撼来形容了。这里总共只有7间教室,从学前班到六年级每个年级分别一间教室,每个年级只有30人左右,走进教室,简陋的书桌立即呈现在了眼前,那种坑坑洼洼的长长短短的桌椅顿时就会让你的心一阵紧缩。当时我就想,相比而言,我们有多么的幸福。校长还告诉我们,这里的孩子们家境非常贫寒,所以要不懈努力,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家庭的境遇。他们的家离学校很远,所以他们得起的很早,先替家里割一箩筐猪草,把牛赶到山上放一放,再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上课,然后饿着肚子直到放学又赶上一两个小时的路程回到家里。小小年纪,就懂得生活自理。他们尊敬师,他们吃苦耐劳。
    三、学习篇
   “我希望你们把外面世界的美好讲述给这里的孩子们,鼓励他们走出大山。”这是郑校长给我们讲的第一句话。接着,校长,所有的老师和我们一起开了学习交流会,主要探讨了怎样在接下来有限的时间里做对孩子们最有益的事。校长和老师们对孩子们的朴实的关心和对我们的好客支持着实让我们感动。为了更好的做好这件事情,我们抓紧一切时间与老师们进行教学思想的交流和教学互动,争取融入他们之中。除了整理大学两年来学到的点点滴滴以外,每天晚上所有的支教老师都会坐在一起,交流彼此的心得与经验。没课的时候也会听其他老师的公开课,探讨课堂上的不足,改善课堂,只求为孩子们做到最好。
    思考实践反思总结是这半个月来每个人生活学习的重要部分。我们通过学习教材和相关辅导书,努力研究,潜心思考,认真备课,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次实践,一方面使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树立了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提高了我们的思惟觉悟以及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加强了专业知识的渗入以及运用,激发、培养了我们的专业兴趣,加强专业意识。大学生社会形态实践活动作为一项社会形态性活动,同学们参与的心愿是强烈的,但制约因素很多,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遇到很多不易处理以及需要解答的题目。在往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上限地激发积极性。
    四、工作篇
         715,支教开始的第一天,先是校长,全校师生,阳光雨公益组织负责人和我们一起召开了全校见面会,接着分配了临时班主任,然后就各班回到各班,与学生做了初次的认识,然后选班委。孩子们大多数很内向,不怎么说话,可是从他们的眼里我们看到了那种对知识的渴望,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一次站上讲台,在暗淡的光线下,迎接我的是一双双晶亮的,兴奋的眼睛,一张张脏兮兮的,写满认真和期待的,稚嫩的脸一时间,我不知道说些什么,曾经有的失落﹑困惑﹑惆怅都因面前这-个个对知识充满苛求的孩子而悄然而逝了。就感觉到了任重而道远,属于他们的不该是大山和泥土。面对荒凉、落后、寂寞的大山,面对这群远离现代教学手段的孩子们,只有一个强烈的心愿占据我们的心:把我们掌握的全部知识尽快传授给他们,好让他们更加聪明伶俐。当孩子们不会做广播操时,我们有体育教师,教他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当美术课上,我们教他们绘画技能,培养审美能力;当人生励志课上,我们教他们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热爱家乡,努力学习,为建设家园增砖添瓦;当手工课上,我们教他们做一些小制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各种不同是帮助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引导孩子们的心理。让他们通过学习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学会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生活的环境。外面的世界不是伊甸园,也不是洪水猛兽,我们希望孩子们能更加自信,衷心的热爱学习。可是我们不久就发现,缺乏良好的自学习惯是孩子们学习不好的最大祸根。为此,我们专门开设了一门自习课,帮助他们养成自己看书,做作业,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我们还经常进行个别辅导,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差异,采用不同的教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收益匪浅。
    “这里从来不开家长会”校长这样说着。想想也是没有办法的,多数是留守儿童,老人们根本不懂孩子们的学习,基本上也不来学校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为此,我们分成三组组织进行了一次家访,主要了解了这里的家长对这里的教育看法和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期待。记忆深刻的是我们班的一个女生悄悄地对我说,很想邀请我们去她家,可是家里房屋很破旧,什么都没有,就连妈妈也没有,所有很不好意思,怕我们嫌弃。当时听着眼睛都湿润了,不知道说些什么。直到后来,我们组去的是六年级的一个同学家里,在住了几十年的茅草屋里,就几张简单破旧的床,桌子,一台老式的电视机,这些就是屋内的家具。可是家长很热情,招呼我们喝茶,吃茶面。通过和孩子爸爸的交谈,我们得知他们都是一年回来看一次孩子,平时都是交给老人带,学习方面有心无力,只能靠孩子自己。最后说的最多的还是希望我们能交给孩子更多的知识。
729,是我们支教生活的最后一天了。我们邀请了全校师生,家长一起欢聚。第一部分是成果展示。我们把这十多天来作业完成的最好的学生的作业
张贴在墙上,以此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向上。第二部分是孩子们和我们的才艺表演。第三部分是游园活动。我们把操场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同时进行五个不同的游戏,家长和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玩的游戏。最后一个部分是各班召开颁奖典礼,以资鼓励表现好的孩子。
    五、离别篇
    半个月的时间真的好短,说好不哭的,却在看见那一颗颗低垂的脑袋时润湿了双眼。即使是现在,当翻开孩子们真心的写给我们的信、画给我们的画时,心里也不免的一阵难过。离别总是伤感的。回味着这半个月来的支教生活,就像是一杯清茶,虽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忍不住久久驻足,流连忘返。
            “简单并快乐着,平淡并享受着,付出并收获着。”
    支教并不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它的真正含义是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增强我们的意志、增强我们的吃苦能力、增强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当我们从那么苦的环境回到宽阔舒适的环境时,将会体会到幸福的含义,将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将会以更高的热情去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我们的人生就有了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更高的起点。
    大学生支教不仅是一种体验,更是一份责任,对我们自身来说更是一种提升。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月,却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叫真正的贫穷,什么叫真正的坚韧,什么叫真正的毅力。他们求知的眼神我们将永远的记住。人生几何,岁月匆匆。弯丘小学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特别的驿站,它将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不断奋斗。

缘分是生生世世的牵挂,朋友是久久长久的思念!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原来支教就这么半个月的时间啊,时间短得有些可怜,不过总比没有好,让孩子们见识一下大学生的风釆,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1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发表于 2010-9-18 08:21:43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小宇 于 2010-9-19 10:07 编辑

    之前我对“支教”的概念一直很模糊,所以百度了一下,结果发现现实的支教和理论上的支教不是一回事,现实中大家都追求的是效率,把原本需要1至2年才能完成的事情集中在两个星期就完成了,效率之高令人咂舌。
    百度百科对“支教”的描述:“支教是指一项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实施,从2003年开始,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2 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
     感觉现在的“支教”就是搞一次活动,其实就是“三下乡”活动。话说回来,不管是“支教”还是“三下乡”活动都是直得肯定的,毕竟大家都付出了,无私的奉献了,尽管只有两个星期。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的现状更需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支教。可能有人会问“你怎么不来支教?”,不是我不想来啊,心有余而力不足。
1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发表于 2010-9-19 09:59:51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楼主所说的“支教”是属于国家“三支一扶”政策范围。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计划的政策依据是国家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而我所发的帖子中所说的支教则是不计报酬,志愿开展的一种民间教育支持活动。国家实施的三支一扶政策,是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一种特殊政策,而民间志愿者则是这些政策的一种补充。

缘分是生生世世的牵挂,朋友是久久长久的思念!
发表于 2010-9-24 19:29:42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回复 @之前我对“支教”的概念一直很模糊,所以百度了一下,结果发现现实的支教和理论上的支教不是一回事,现 ...
小宇 发表于 2010-9-19 09:59


唉,,,,同感,,,,同感!!!
发表于 2010-9-24 20:54:19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