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资料2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解 放 前 的 正 安 教 育
县 政 协 文 史 办
一个国家的盛衰强弱,莫不取决于人才之贤愚得失;人才之贤愚得失,莫不取决于教育之是否兴旺发达。盖教育乃培育人才,传授知识,提高民族文化,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社会进步的主要途径。国家要不断地富强,人民要不断地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日新月异以至于无穷,也离不开教育为之先导。故古今中外任何国家都把发展教育,广出人才,为其强国富民的基本国策,并利用教育来巩固他们的政治经济制度,以达到创业垂统,为可继也之目的。
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今后事情成败的一个关键在于人才,而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同时强调:“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由此可知,使国强民富,蕃衍绵延,奠定万世不拔之基业,教育确是万万不可忽视的伟大事业。我国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最悠久的四大古国之一。以往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虽各不尽同,但在缔造祖国民族文化,传授祖国发明的科学技术,树立伟大的民族气节,发场爱国主义精神等等重大问题上所起的作用是一致的,是光辉灿烂、万代流芳的。
正安地处黔东北边陲,解放交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加上封建统治阶级厉行愚民政策,锢蔽人才,办教育和享受教育的权利为少数人所占有,以致广大人民长期摆脱不了贫穷愚昧的状态,若干年来物质文化生活进步缓慢。尽管如此,而社会发展有其不可抗拒的规律,历任州、县官史有远见卓识,重视教育事业者不乏其人;地方贤达,热爱教育,支持和献身教育事业终身不懈者比比皆是;社会人士捐资兴学者蔚然成风;青年子弟勤学励志,力求进步,在本县各级学校毕业后到省城升学,甚至到国外留学,然后又回县服务者亦接踵而起。由于 上述各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解放前正安人民的文化水平便有了相当基础,政治上也有不同程度的觉醒尊师重教之遗风,至今犹盛行于民间,因而对正安现在的教育直到了一定的优良影响。兹根据《续遵义府志》第十卷、第十五卷、第十八卷及《正安县志》初稿第十一卷之记载,并结合我办访问、调查、座谈所得之资料加以整理,对正安县解放前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如下记实:
(一)教育宗旨、学制、学校
“戍变法”为中国的教育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清朝道光时代以前,正安全县都是一村一寨或几个富室联合自备束脩,聘请教师,开设塾馆,授受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练习书法,以应朝廷乡、会、殿试,博取功名而求出仕。至一八七二年(同治十一年)正安知州黎怀任内,责由地方官考试,聘请教师,设立义塾二十二所,其中:县城一所,德溪里九所,三江里五所,四宁里五所,四七甲、周盖垭各一所,仍授四书五经。但是,这种长时期的封建教育,不仅导致政治上的腐败,而且招来列强步步侵入,国内志士仁人纷纷起而斗争,力图变法图强。一八九八年(光绪二十四年),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积极主张变法维新,得到军机大臣翁同龢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光绪皇帝接受他们的主张,引用维新人士,颁发维新法令,这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戍变法”。可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坚持陈规,反对变法,幽禁光绪帝,捕杀谭嗣同等六人,通缉康有为、梁启超,罢免维新官员陈宝箴、江标、黄道宽等数十人。“?戍变法”失败了,但其维新思想影响却逐渐扩大。一九OO年(光绪二十六年),清政府为了讨好帝国主义,缓和国内的不满情绪,开始实行新政,把教育改革作为实行新政的重要内容,继“壬寅学制”后,于一九O三年(光绪二十九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癸卯学制”。一九O五年,光绪帝下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成立学部,统辖全国教育,并由学部公布了“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癸卯学制”规定小学九年,中学五年,高等学堂和大学预科三年,大学三至四年,通儒院五年,并规定设立相应的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自此结束了中国沿袭两千多年四书五经一统天下的封建教育制度。但是,实行“癸卯学制”,主要是清朝政府出于自己政治上的需要,并不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以仍然保持了大量的封建性成分,办学的目的是培养“通才”,也就是培养“行政官吏”,各级毕业生,仍按科举制,授予出身和官阶品级。高小毕业生授为廪生,中学毕业生授为贡生,大学毕业生授为进士。学校课程保留了读经、讲经,排斥女子于学校教育之外,为权贵单设贵胄学校,实际上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近代资本主义学制也大不相同。
一九一一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在中国二百六十八的统治,建立了民国,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一三年(民国元、二年),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再次酝酿教育改革,制定“壬子癸丑学制”,对“癸卯学制”的封建性部分做了一些修改,经过十年努力,于一九二二年(民国十一年)十一月又公布了“壬戍学制”,规定初等教育六年(初级小学四年,高级小学二年);中等教育六年(初级和高级中学各三年);师范学校六年,其中后期师范学校三年;高等教育三至六年(大学四至六年,专门学校三年以上)。小学入学年龄为六岁。“壬戍学制”(即大家通常说的六三三四制)的指导思想是:“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重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个地方伸缩余地”。这个学制,不仅废除了“壬戍学制”,而且结束了辛亥革命后教育方面的混乱状况,使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稳定时期,到三十年代达到了新教育兴起以来的最高水平。四十年代,国民党政府虽经几次修改,但基本上是沿用“壬戍学制”。当时受世界各国先进教育思想的影响,普主张“德、智、体”三育、“德、智、体、群”四育和“德、智、体、美、群”五育。抗日战争时期,以“抗日救国”为教育的指导思想,教材从各家不同版本统一改为“抗建读本”。解放战争时期,正安是国统区,教育是为其“戡乱救国”服务,实际上中共通过地下工作大量输入、传播了“反蒋、反帝、反封建”的教育思想。
追溯解放前四十五年新学的兴起和演变,从清末和民国两个时期予以分述: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