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疑惑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近日在中国书法家认坛上看到以下的书法,看了实在不知道怎么说,在我看字很丑,可人家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要说这是书法,可我没看过古人名家的字有这样子丑的,有高手看看是我的审美水平太差还是因为我等看不出其中的玄妙!急想知道.
书者简介:王*,男,1971年生于河北正定县,导师尹沫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书法创作委员会委员,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书法作品入展获奖情况(均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2000年入围《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展览》
2004年入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2004年入展《全国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   
2004年入展《首届皖北煤电杯全国书法大奖赛》
2005年入展《全国首届走进青海书法展览》
2005年荣获《高恒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三等奖            
2005年荣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书画展》二等奖
2006年入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全国书法展》
2006年入展《全国首届草书大展》
2006年入展《全国首届行书大展》
2006年入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
2007年入展《首届中国普洱茶乡书法艺术节全国书法展》
2007年入展《纪念老子诞辰2578周年全国书法展》
2007年入展《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全国书法展》
2007年入选《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2007年入展《第二届中国职工艺术节书法美术作品展》
2008年入展《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
2008年入展《全国首届册页书法作品展览》
2008年入展《第四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
2008年入展《全国第二届草书艺术大展》
2008年荣获《全国第二届隶书艺术大展》二等奖
88.jpg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还有几张!
83.jpg
发表于 2009-5-31 10:29:02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再来一张!
87.jpg
发表于 2009-5-31 10:30:08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水之舞 于 2009-5-31 11:35 编辑

谢谢发帖!
这位书法家王墉的确是高手,这三件作品都不错。
一件一件的说。
第一件作品主要取法《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好大王碑》,它有别于我们常见的传统的蚕头燕尾的汉代名碑,这两碑刻都是学习隶书的好范本。
发表于 2009-5-31 11:30:20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
《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东汉明常永平九年(66)立,在陕西汉中市褒城镇北古石门以南崖壁上。此石俗称“大开道”和“开道碑”。
  东汉永平六年(63)汉中太守钜鹿鄐君奉诏受广汉蜀郡巴郡刑徒2690人修建栈道,历时三年开通。
  《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与《石门颂》、《郙阁颂》、《西狭颂》并为汉代著名摩崖刻石,由于书法刻于摩崖之上,此类作品皆气势很大,开张纵横,古朴自然,其中又以《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为高古,笔画几乎没有波磔,字近方正,极为拙朴。清翁方纲评:“至其字画古劲,因石之势纵横长斜,纯以天机行之,此实未加波法之汉隶也。”方朔则谓“玩其体势,意在以篆为隶,亦由篆变隶之日,浑朴苍劲”(《两汉金石记》)。
  平日书写拘谨者或可临习此刻,以壮笔势胆魄,此亦可医俗笔,不妨一试。
1.jpg
发表于 2009-5-31 11:33:27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另有稍清晰一点的,
3.jpg
发表于 2009-5-31 11:34:19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没想到这如初学者写的字中蕴含了如此深的学问,我以前看的书法都是一些大家方方正正的作品,所以不知还有如此般的书法.
谢谢楼主了,如此可见楼主书法造诣之高,学习了!!!
发表于 2009-5-31 13:03:50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回复 @没想到这如初学者写的字中蕴含了如此深的学问,我以前看的书法都是一些大家方方正正的作品,所以不知还有如此般的书法.
谢谢楼主了,如此可见楼主书法造诣之高,学习了!!!
luoting 发表于 2009-5-31 13:03

不必客气!
《好大王碑》,全称《高句丽广开土境平安好大王陵碑》,又称《广开大王陵碑》。碑高 6.39米,是由一块天然的角砾凝灰岩石柱稍加修饰后刻成。由于刻碑石质疏松,虽是方形却不甚规则,四面宽窄不等:东南向第一面宽 1.34米至1.61米,西南向第二面宽1米至 1.44米,西北向第三面宽1,93米至2米,东北向第四面宽1米至1.45米。碑面凿有界格,界格约12.5厘米互14匣米间,字一般横长10厘米,高9厘米。第一面碑文11行,第二面10行,第三面14行,第四面9行,行皆41字,除去空格,共计1775字。该碑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石碑之一。
   《好大王碑》是高句丽王朝的第2u代王长寿王为铭记其父永乐太王的功绩而立。碑文记叙了永乐大王当政寸讨稗丽、攻百济、救新罗,伐夫余、败倭寇的赫赫战功。该碑立于好太王陵寝东侧。因永乐大王死后谥为“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故又称其为《好大王碑》。
   《好大王碑》自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发现以来,一直备受学术界瞩目,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等国都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书法界也对其艺术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由于该碑形体巨大,发现又较晚,故拓本流传较少,影印出版也不多见,现在能见到的全文的影印本有吉林文史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及四川美术出版社的版本:其中吉林文史版选本最好,但却由于原拓风蚀痕迹严重而极难辩识,不便临习,故本文所选字例多出自四川美术出版社的影印本。
   《好大王碑》是高句丽王朝的第2u代王长寿王为铭记其父永乐太王的功绩而立。碑文记叙了永乐大王当政寸讨稗丽、攻百济、救新罗,伐夫余、败倭寇的赫赫战功。该碑立于好太王陵寝东侧。因永乐大王死后谥为“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故又称其为《好大王碑》。
   《好大王碑》自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发现以来,一直备受学术界瞩目,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等国都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书法界也对其艺术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由于该碑形体巨大,发现又较晚,故拓本流传较少,影印出版也不多见,现在能见到的全文的影印本有吉林文史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及四川美术出版社的版本:其中吉林文史版选本最好,但却由于原拓风蚀痕迹严重而极难辩识,不便临习,故本文所选字例多出自四川美术出版社的影印本。
1.jpg
发表于 2009-5-31 14:01:27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水之舞 于 2009-5-31 14:04 编辑

图片太小了
1.jpg
2.jpg
3.jpg
发表于 2009-5-31 14:01:57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传统的隶书有《礼器碑》
1.jpg
9ed594dfd59d2340cdbf1a71.jpg
发表于 2009-5-31 14:06:12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林散之临的礼器
83634b80cd17ebc0bd3e1e77.jpg
98165ccaef5f0007bf09e674.jpg
发表于 2009-5-31 14:07:23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水之舞 于 2009-5-31 14:40 编辑

有《曹全碑》
1.jpg
2.jpg
发表于 2009-5-31 14:07:51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有《乙瑛碑》
3.jpg
4.jpg
发表于 2009-5-31 14:40:55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水之舞 于 2009-5-31 14:43 编辑

雄强一路的还有《张迁碑》
1.jpg
2.jpg
发表于 2009-5-31 14:41:50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让大家觉得怪异的还有《广武将军碑》
1.jpg
2.jpg
发表于 2009-5-31 14:46:31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