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点] 正安:小山村演绎农村大变化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郑娟

仲春时节,走进官井湾,金光灿灿的新式民居,美丽如画的植被生态、鸟语花香的乡村风味、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纯情质朴的乡音乡情,沁人心脾,荡涤心灵,令人无限向往,让人流连忘返……屋顶上、房墙边、院落里,满是人们忙碌的身影,哼着小调、挥着灰刀、翻着泥土,忙着加盖房顶、粉刷外墙、平整院落,呈现出一幅建设家园热火朝天的美丽画卷,正在着力谱写农村小康幸福之歌。
   官井湾,是正安县和溪镇大坎村的一个村民组,共81户320人。这个小山村,正见证着“四在农家”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群众观念大转变
   官井湾作为正安首批示范点,从2004年开展创建活动以来,乡村面貌发展了巨大变化,也推动着群众思想观念的大变革。
   “十年前的创建,群众是被动接受创建,如今的创建,是群众主动要创建,这十年,是“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从“要我创”到“我要创”发生深刻变化的十年!”和溪镇长期从事创建业务的干部赵仁云说。
   “以前的官井湾,不光是环境卫生差,那时我们的思想观念也十分落后,在2004年第一次创建的时候,我还记得当时大多数人都不接受,在群众会上,还为难干部,质疑干部,不光不出钱,还一边抱着手看干部怎么实施?现在想起真是不应该”。村民组组长王世龙介绍,当时他也是“一根筋”思想,认为是政府的事,却不愿承认对追求环境改善的真实愿望,说到底就是一种不解放的小农思想在作祟,现在思想解放了,感谢县里面把这个升级版定在我们官井湾,我们一定全力支持,主动配合,积极创建,建设好我们自己的美丽家园。
   群众追求美丽家居环境的意识更强了。从2004年的第一次创建到如今的“最美新农村·功能示范区”升级版建设,通过各个阶段生产生活条件和住居条件的改观,触及了群众思想观念由最初的不接受到如今的主动创建。
   群众盼望富裕生活的愿望更强了。通过创建中的产业建设和环境的改观,条件好了,住房新了,环境亮了,客观上激发了群众盼望过上富日子和好日子的观念,想办法找致富门路,外出务工、学建筑手艺、搞科学种植养殖等谋求致富的群众越来越多。
   群众对文明生活的向往的更迫切了。通过客观环境的改善,这里的人们不再满足于丰衣足食,而是追求学习,走向文明,法律意识、卫生意识、环保意识普遍增强,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蔚然成风,村寨连续几年无治安、刑事案件发生,呈现社会治安良好、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新景象。
  农村环境大改观
   “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煮饭不烧柴,路灯亮起来,房屋新起来,车子开进来,腰包鼓起来,村寨靓起来,精神爽起来……”谈到官井湾人居环境的变化,老党员王尚月如数家珍。
   官井湾人居环境的改善,经历了三个阶段的不断提升。
   第一阶段打基础,主要集中在2004年,围绕“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改厕、改厨、改圈、建图书室、建活动场所、建宣传栏”为主要内容的“五通三改三建”基础创建,改变了生产生活的基础环境。
   第二阶段促升级,主要集中在2009年,在环境改善的基础上,着力实施以“黔北民居”为主体的家居环境改造,群众告别了千百年来居住破旧房屋的历史,一间间亮丽美观的黔北民居给官井湾换上了耀眼的新装,同时实施了道路硬化、休闲健身场所打造,推进了卫生厕所、卫生厨房、卫生院落打造。
   第三阶段强转型,就是今年正在实施的升级版工程,以“最美新农村·功能示范区”的理念,充分发挥官井湾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打造乡村旅游点。据了解,规划内容涉及大型文化休闲健身广场、寨门、标志牌坊、小型休闲场所、休闲亭子、文化长廊、垂钓池荷花池、小型农家乐、农家超市、乡村旅馆、停车场、公厕、尹珍塑像、农活体验园和水果体验园、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的集休闲、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大型休闲山庄、后山森林公园,路网建设、路灯亮化和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全面促进人居环境的提质升级,促进群众生活方式的大转变,让群众从千百年来的传统农活中解放出来,以“经营村寨”的市场理念走出传统生活模式。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县委书记王忠多次到官井湾调研,他说:这里的区位条件好、生态条件好,现在需要抓的工作是完善功能。如交通、供排水、公厕、景观打造、产业发展、休闲娱乐、接待能力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等问题,现在的定位就是要把这里打造成县城的后花园,按照乡村旅游的要求精心设计规划,高品位完善功能布局,培育带动村民经营乡村旅游,从传统产业中脱离出来,从事第三产业,尽快发家致富建成小康。
   一名党群连心户长感叹道:“共产党对我们好哇!拿上千万到我们官井湾来打造升级版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我们改造生活环境、改造住居条件、改善基础设施,我准备挖鱼塘养鱼、搞竹林养鸡,开个农家乐,想吃鱼就现场捞,想吃鸡就现场抓,我知道原生态的东西城里人喜欢,生意好了,收入自然就增加了。”
   目前,官井湾的群众增收致富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科学种植养殖,在传统种养业的基础上依靠科技促增收,2004年至今,全组共培育养猪大户20多户,通过土地流转,建白茶基地300亩,建反季节蔬菜基地200亩,利用土地促增收;第三产业,在“四在农家”创建中,通过自己动手学,动手做,一大批群众成为了黔北民居建筑的熟练技工,在老村干王尚月的组织带领下,组建了官井湾黔北民居建筑施工队3支,在本镇和其它乡镇承包黔北民居建筑工程,据了解,常年在外从事黔北民居建筑的技工有60多人,年均收入每人可达3至5万元;外出务工,全组共有近80人常年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务工,年均收入每人可达3万元以上。初步测算,一个300多人的村寨,通过“四在农家”创建,带来直接和间接收入在500万元左右,人均纯收入已达1万元以上,远远高于全县农村人均收入平均水平,与实施“四在农家”创建之前相比,人均收入增加了3倍多。

   鱼水情深大和谐
   “曾经的官井湾,也害怕干部进村入户,收皇粮,催罚款,追手术……政策变成了行政强迫,一道道行政命令强制执行,哪有咱老百姓说话的份,那时我们都怕干部,躲干部。”一位年近60岁的村民这样描述那时的党群干群关系;
   “自从搞‘四在农家’以后,我们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四在农家’好哇!现在的干部好哇!政府发水泥,我们出劳力,修公路筑坝坎,改房子捯院坝,党倒给我们出钱出物了”;“种地发补贴,读书不要钱,看病能报销,养老也不焦,田土建基地,村里建厂子,带着咱们致富奔小康!”群众三言两语,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农村的新变化,也折射出了党群干群关系的新变化。
   在实施该村“四在农家”创建过程中,正安县总结提炼了抓“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党建聚民、产业富民、文化塑民、乡风乐民、环境怡民的“五民”特色模式,为创建活动提供了新的方法路径,把“党建聚民”作为“五民”模式之首,充分凸显了新时期党在农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切实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这一“民生工程”转化为了“党建工程”,以党心聚民心,汇民智、集民力,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在实施该村“四在农家”创建过程中,通过党员带头发动普通群众,讲政策,调矛盾,互帮助,催生了起源于大坎村的“党群连心户”工程,成为新时期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响亮工作品牌,构筑起了党与群众的鱼水情深!
   “四在农家”创建,以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为前提,以一家一户得实惠为根本,从群众最急、最需、最盼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享受,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是一项干部有抓头,群众有奔头的惠民工程,是增进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密切党群关系的党建工程。
   官井湾的十年变化,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需求变为了现实。实现了单一创建到整体推进的转变,实现了“伤筋动骨”到“脱胎换骨”的转变,实现了群众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实现了贫困落后到文明富裕的转变,创出了新观念,创出了新面貌,创出了新农村,创出了新和谐。
   从官井湾的十年变化,看正安“四在农家”创建,看遵义“四在农家”创建,可以看到“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是顺民意、得民心、惠民生的一项伟大工程,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始终体现着政治导向与群众利益导向的一致性,是山区农村的小康之路,是遵义人民的小康之路。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