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安龙招堤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招堤,位于安龙县城东北半公里许。安龙县城清代是南笼厅、府和兴义府治所。为了保护城垣、防止洪涝,同时也为沟通海子东西两岸,方便行人,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安龙镇游击招国遴(番禺人,字寻峰),捐银二千两、率工匠开山采石、挖泥抬土,经一年多时间,筑起长27米、高3米、宽2.5米的石堤,横亘于田野上。后人誉为“仿白堤”,“肖苏堤”。为了纪念招国遴,取名“招堤”。经历届地方官员的不断培修,招堤渐成为名闻远近的风景胜地。

P3290092.jpg

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南笼府知府杨汇倡议,在长堤两侧遍植垂柳,并在堤西端金星山麓造朱楼画廊数幢,其中有一座三层阁,题额“巍然紫府”。后因年久失修,阁毁。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兴义府知府张锳将招堤加高一米许,在堤侧开辟水池数亩,遍植荷花。并在金星山上修建“半山亭”、“省耕亭”和“挹秀亭”,十里荷花、漫天碧叶的景观也由此形成。

1980年,修复招堤,加固堤岸,增高平整堤面,亭阁建筑修葺一新,原有楹联和摩崖题咏恢复旧观。同时修复八十余亩荷花池、池中建造水泥拱桥和梯形拱桥各—座,建五座赏荷亭。亭仿清代造型,黄瓦红柱,与原修诸亭阁浑然一体。修得后的招堤,有巍然耸立的“涵虚阁”,幽静雅致的“一览亭”、“半山亭”以及《半山宁》碑刻等等,且有无数楹联,令人赏玩不尽。
P3290044.jpg
由招堤向北,有长渠5公里,绿柳成行,流水潺潺。渠水汇入,即面积600亩的天然湖-绿海。绿海历来是游人泛舟、垂钓之地,湖边多怪石、溶洞。距招堤0.5公里的玉屏山麓,有明永历帝朱由榔驻跸安龙时三个夭折幼子的坟墓--“三王墓”。离招堤约400米,有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王宪章修建的“豹皮亭”(取后梁王彦章“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之义),武昌起义领导人中,唯王宪章是少数民族,当时担任副总指挥,牺牲时年仅26岁。招堤旁的魁星山麓,建有革命烈士陵园,四季翠柏苍松,碧水长流。

招堤被列为贵州十大风景之一,198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又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P3290047.jpg
P3290101.jpg
P3290063.jpg
P3290041.jpg
P3290054.jpg
P3290077.jpg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