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此存照:正安的茶产业注定是个杯具,60万正安人的杯具!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如题。即便是高速修通了,也不行,绝对不行。

若干年后,我们再来看这个帖子(如果没有被删的话)。
我这英明神武的预言家。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再顶
继续顶
使劲的顶
发表于 2010-1-17 22:25:58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回复 1# 乌家庙
如果你说茶产业的发展之路会走得比较艰辛,我同意

如果你说茶产业会死,我严重不同意

一定用行动和现实告诉你的预言只是个谎言

君不见:吐香坝茶场、上坝茶场、桴焉茶场够老吧,却仍在盈利中

如果在战略决策层面没有根本的错误,战术层面表现出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发表于 2010-1-18 22:31:34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19 09:05:10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我也来中肯的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我是在上坝茶场出生的,亲眼见证了正安当时最大茶场的兴衰成败,而且父辈也因此吃了苦果。

产业的兴衰在决策和方向上的确很重要,但是不要忽略了更重要的一个要素:人。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上坝茶场曾经兴的时候修了茶场的子弟学校,每年过年过节都在发放物资,但衰了之后现在职工基本生活费也没有了,只能靠百元左右的低保度日,承包茶场的浙江老板因原茶场职工老弱情况少有返聘,五十多岁的那一代茶场开创人只能坐等退休。95年,是茶场开始走下坡路的转折之年,还在读初二的我听说厂长贪污之类的事情,但并未有什么处理的结果。98年,我到贵阳读中专,由于经济原因父亲叫我回去不读了,如此无志气的说话让我足足写了6页信回去说服他。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母亲只得只身到县城帮人煮饭供我读书生活费,父亲在茶场没事就喝酒。到2004年,厂长换了几个,人选都是茶场曾经的负责人,茶场依然没有起色,而且依然是走下坡路。2004年后,国家政策逐渐好了,茶场的基础设施改善了不少,但茶叶依然没有自己的产品,浙江人掠夺性的机器采摘又来了,生产出的“珠茶”却运回浙江,远销新疆、西藏及东南亚。

现在政府支持、政府投资、政府发展,却一直在忽视一个问题:这是谁的产业,谁能当成他自己真正发展的产业。如果政府的干部职工都在种茶,谁又能在营销和发展方面真正支持纯民营企业呢。人的问题很重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营销和技术。如果解决不了人的问题,正安充其量只能是一个茶叶原材料生产基地,最终还是别人的品牌别人的利润,茶产业的发展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现在出钱请外地的营销公司、请外地的技术人员,但让他们长期尽力而为、长期留下发展的理由又是什么呢?茶学校的正安籍学生毕业了一批又一批,如果说的不错出来最多只是普通技术工人,对于茶叶更深的研究及茶叶营销方面又有谁能懂多少。

正安白茶,品牌打出有半年之久,却未能见到真正的正安白茶,这是营销之过,还是急功近利呢。巨大的广告幅上把“白茶”写成“白荼”,是文化太深,还是故弄玄虚,不得而知,听说在建议下现在已经改回来了。营销是建立在产品的基础上的,正安在贵州十大名茶的评选要求下,提前将正安白茶放上了台面,确实让闻所未闻的正安人吃了一惊。

正安不缺人才,却羞于不拘一格用人才。思想决定体制,如此发展确需改进。不要认为只要种茶了,正安人每个人都会是企业家。

茶产业的发展我们还需要两个前提:人才和营销。
发表于 2010-1-19 09:58:18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乌家庙 于 2010-1-19 16:24 编辑

谢谢半桶谁的农民主体论和瓦片君的企业家缺乏论。

两位的观点,我都是赞同的。因为(1)茶产业,或者说任何农业产业----即劳动密集、投入要素有天然和法律上的分散特性的产业----的发展,都必须要有农民的主动参与,也就是农民在参与过程中的主体性意识,这主要是因为农民是一个复合型的要素投入者:劳动力和土地甚至资金,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不可替代性;(2)瓦片君的企业家缺乏论,确实是存在的,但是,我想更重要的是一个办企业的制度架构没有出来,或者说没有人愿意、不能用现代企业制度的架构来经营企业,这一点,从张木瓜的偃旗息鼓可以看到。


我这里要说的,主要是正安茶产业前期的一些分析,当然这也是笔者日常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东西,虽然是美国哈佛来的泊来品,但我想并不妨碍其精神在正安的应用。

一般来说,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可以有下图所示的产业结构分析,不知道正安在制定茶产业为烤烟的替代产业欲富民富县的时候,有没有真正做过这方面的分析。很明显,正安茶根部不符合从这五个方面构建竞争优势的条件。

1. 从供应方来看。根据我肤浅的理解,茶产业大发展至少涉及
  
   A .农资。涉及种子、肥料、土地供应等等。其中估计肥料是大头,虽然化肥产业已经出现了充分竞争的格局,但相对于正安茶,尤其是发展初期,正安茶的议价能力还是居于明显的劣势。当然,如果政府出面统购,情势可以有转机。但这样一来,本身又会陷入到瓦片君的那个悖论里面去。
   
   B. 劳动力。毫无疑问,茶产业是个劳动密集产业,而在现代性驱动的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劳动力本身的流动性大大增强,茶产业的吸引力估计难以和其他边际利润更高的产业相媲美,而要打造一个制茶大师级的顶尖高手,先不管他成名之后能否留守,单是培养所花费的时间久够人受了,面对城市化的诱惑,茶产业不闹“民工荒”基本是不可能的。

2. 从买方来看。由于茶是最终消费品,基本上没有什么固定的买方,买方就是有喝茶惯习的芸芸众生。而要做茶的深加工,目前看出了所谓瓶装的绿茶、凉茶之外,还难以看到其他产品形式。进一步地,正安要做茶深加工,估计也不是易事,这可以从瓶装饮用水市场的激烈竞争可以看出个大概来。

3. 从潜在进入者看,很有可能所有适合种茶的地方都会种茶。

4. 从替代品看,很多啊,比方咖啡、水果汁儿...但凡可以做饮料的都可以是茶的替代品

5. 产业内部。这个是重点。不必远征龙井、铁观音、普洱等老牌名茶,就是省内的都匀毛尖、湄潭翠片、甚至正安农民自己的老鹰茶,都可以参与到这个竞争格局中来。产业内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正安茶首要的面临的难题。至于如何构建正安茶的竞争战略、打造优势,所费笔墨虽然不多,我看也没有什么必要分析。因为茶产业,最初只是一个政治噱头而已,政客的流动性,远较父老乡亲们为高,他们随时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而我们的乡土父老,一样只能被固定在土地上继续其千年不变的乡土性。

政治噱头也就罢了,绑架上父老乡亲,实在就有些过了,这也是我公然唱衰的最重要原因。
http_imgload.jpg
发表于 2010-1-19 15:55:36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其实大家争论的可能不是一回事,要单从字面讲,LZ乌家庙是肯定输的

且听俺道来:首先,您对成功及失败的定义是什么?有没有可以核算的标准?
如果没有,您肯定是输了,哪怕是过了100年,正安肯定还是有茶的,即使是野茶
----------------------------
对于黔之马老兄,肯定是赢的,因为说了“如果在战略决策层面没有根本的错误,战术层面表现出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
对于老兄的乐观及信心,俺表示尊重
对于“战略”的正确,俺是认同的,任何事,只要不是太离谱的,不是务虚的,都应该是对的。对于任何有哪怕一点点机会能发展的战略,都应该是对的
但是战略和战术是因果的,如果说战略对了就成功,有失败也是战术失败的话,从理论来看也是对的,但是没有战术的成功就永远没有战略的成功
当年,臭名昭著的“大东亚共荣圈”也是一个东亚融合的战略,但是在战术中搞的人神共愤,所以失败,并被人民埋葬
今天的东盟10+3,未尝不是一种大东亚共荣
当年的大发展,超英赶美,也是发展战略,但是随后的大炼钢铁,公共食堂也是战术上的失败,结果也是有目共睹
现在的经济发展,未尝不是当年的超英赶美
----------------------------------------
所以,战术和战略在很多时候并不是一回事,人类的战略99%都是对的,因为其目标不外是如何让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但是为什么还会有贫穷?这就是战术的问题?
--------------------------
回到当地,发展什么在战略上来说都是对的,但不能把失败归咎于战术的失败,因为正安太小,小到要把每一步战术都要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来重视,不应该在以后失败后说“是他们没有执行好战术”
比如,发展交通是对的,但发展中碰上了“XX大桥”,要是作为高级领导人,当然可以归结于下属的失误,是可以接受的代价,-------但是在正安,这就是天大的错误,是失败
如果现在就有后路,为以后的失误找到理由,“这是战术失误,是暂时的”,这样的话很可怕
-----------------------------
作为旁观两位打擂台的,希望能提出更多自己的理由
比如,守擂方乌家庙不妨讲讲自己的成功及失败标准
比如,攻擂方不妨讲讲在战略规划下,如何实现阶段性的任务,在阶段性任务下GDP的增长?农民的增收?增加的相关就业人口?带动的相关产业?如何持续发展?如何能有可以量化的考核标准?
探索不可怕,交学费也不可怕,怕的是一次次要无目的探索,怕的是一次次叫学费
-------------------------
如果有明确的规划,明确的步伐,明确的目标
大家又何妨支持

----------------------------------------------
说句题外话,如果有失言请斑竹删除

要是俺主政,也会发展茶叶
首先,在政治上没有风险,因为相邻的地区有发展成功的,不会被人攻击为标新立异
第二,茶产业的周期是一件很妙的事,一般要几年后见效,但是一般两三年就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茶园,带人参观是一件很长面子的事,很好看,能看,成绩不会被人掩盖
最妙的是,当今是典型的买方市场,什么东西都是要讲市场的,没有市场,没有深加工只能是垃圾一堆,等茶园要加工,要销售时,是最大的难关
但是,这时候,俺已经调离了,本来啊,俺是要跟大家一起奋斗的,但是俺是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用
什么?深加工技术不行?销售不行?农民没有收入?
你们啊,怎么说你们才好,已经给你们规划了,美好前景就在眼前,同志们要努力啊,要确保农民收入啊
幸亏当年没有发展当年就见效的蔬菜及养殖等
-------------------此段瞎议啊,纯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如有违规,请删除
发表于 2010-1-19 19:52:18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乌家庙 于 2010-1-19 21:32 编辑

aaaaa同学的看擂看得很雷!很是感谢。虽然也提及茶产业的生产周期和政治噱头的事,但抛出一个“标准”概念,是十分地抓住了核心。

那么,在下以什么样的标准认为茶产业注定是个杯具呢?我的标准还是共产党员的老祖宗马克思的那一套:平均利润率!

具体这么理解,就是我们将全县每年在茶产业上的全要素投入,折算成货币,这个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然后以投资期内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近似认为是平均利润率,就是说在下大方一点,可以认为大家都给银行打工了)平均值为贴现率,看看投资期多长。我这里姑且以5年为限(参见正府办发[2008]183号《正安县发展茶产业给予贷款支持的实施办法(试行)》中的贷款年限规定),如果5之内(含5年)正安(包括政府、茶农的所有投入及以银行同期利率平均值为贴现率的机会成本)能以货币形式收回投资,就认输,再来这个地方跟帖说:“我输了。郑重道歉。”

具体的计算,要等统计局农调队的同志们把统计数据捣鼓出来才知道。当然,我们也可以以茶农自己的客观感受或者评价为标准。这两个标准,都适用。
发表于 2010-1-19 21:30:10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正安茶产业发展这么久,现在终于能有如此激烈的讨论,真的很高兴!
大家提出的尖锐的问题,很多都是产业路上必须搬开的绊脚石。
希望更多的人来此贴后盖楼
当然,我也必然会在时间的间隙来争论
我想,我们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规避败因,让产业真能兴正富民!
发表于 2010-1-20 00:57:01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回复 4# 半桶谁
我认为,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样,也是从低级阶段往高级阶段进步的,不能脱离背景谈跨越。
以公司和合作社会来实现有组织发展,应该是发展的趋势,有示范性,也在做,是一个正在滚大的雪球。但是很遗憾,从量变到质变是一个很要耐心的过程。山东等农业产业非常发达的地区,产业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也是走了很久才成型的。
你会问: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学习经验高起点?
答:全县二十万左右青壮年外出,我们的人力资源相当贫乏。就如改革开放之初的沿海地区一样,以低价劳动力吸引资本和技术求发展,谋求升级转型的机会。有时候引进江浙的资本和技术来“剥削”,是经济的规律与无奈的选择。
如果在论坛里拍砖的朋友们能回来一起搞一下茶产业,可能发展的步伐确会快很多。
发表于 2010-1-20 01:42:22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回复 7# aaaaa
贴中提了一个最让人们憎恨的现象:以政绩工程来抓富民产业!
从广西恭城县20年7届县委领导连续抓水果产业最终富民强县的例子看,换领导就换思路的政坛歪风确是人神共愤。
但说茶产业也是短期可见的政绩工程那是不对的,因为茶产业有以下特性:
一是周期长,三年能产茶是顶尖水平,一般五年产茶算不错啦;
二是投入大,现在的物价水平每亩不投入2000元以上,想出优质茶,不可能;
三是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在种植、施肥、修剪、采摘、加工等环节,粗放生产真是不行。
三五年就能站在茶园里吹牛升官,那只能是一种想像而已
发表于 2010-1-20 02:10:34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回复 6# 乌家庙
如果以“五力竞争模型”和平均利润率来检验,可能不光是茶产业应该说是失败,种玉米、种水稻、种洋芋、种红薯,喂猪、喂牛、喂羊全部的结论更失败。
希望兄台可以推论出一个正安现有条件下的最优产业出来!
在比较效益的前提下,在已有的茶产业发展规模下,我觉得探索一下如何改进与规避失败因素更有建设性!
“唱衰”是很时髦,只说“破”不说“立”,如此关照家乡,岂知“纸上谈兵易,真抓实干难”?
发表于 2010-1-20 02:31:21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大家都讲得非常的精彩,我顶……
    任何成功都产生于是非与曲折之后,否则称不上成功;任何奇迹都是出世于无奈与绝望之中,否则就算不上奇迹。但愿大家能争辩出一个出奇制胜的方法,打造出世人皆知的正安茶叶品牌,让“杯具”永远还是那只装茶盛酒的杯具,让成功的奇迹在此诞生!
10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发表于 2010-1-20 10:04:31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回复 @目前有一件事情注定的!!!茶叶产业、正安的茶叶产业就算是真的发展起来了,有了品牌、也能直接 ...
半桶谁 发表于 2010-1-19 09:05



    我认为你的想法很对头,要真正的让百姓致富,那就要政府带头,百姓用自己的土地和劳力入股,成为公司化管理。
     可能只有这样才是大家共同致富!
发表于 2010-1-20 13:31:44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20 15:14:42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