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箐山风景独好,务本堂神韵依然

[复制链接]
全部回帖
  从侧门跑到正门,又从正门跑到侧门,把能用上的联系人都用上了,也都不知道管钥匙的人去哪儿了。无策了,就此别过吧!却过来一个年轻人,一问,正是办公室的,虽钥匙不在他那儿,但他一会儿就找了开门的人来。
  从侧门进去,有比较大的一块空地,长满了野草,差不多有人那么高。这相当于务本堂的院子了,里面还有一道门,从那门进去,才能见到务本堂模样。

IMG_4215.JPG


发表于 2010-11-5 21:08:11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顶箐山人 于 2010-11-5 22:23 编辑

      青砖、黑瓦、飞檐挑角,务本堂有着典型的中国古建筑风格。

IMG_4328.JPG

PA300219.JPG




发表于 2010-11-5 22:20:43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务本堂是在尹珍讲学的原址上重建的,历经一千八百余年,给过历代修茸,其实已经找不到汉代的影子。近年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茸,围墙也是才修建的。其实我们纪念的,是尹珍的精神,无论他的塑像是否年代久远,至少我们在这里能看到他,能让我们为之崇敬的精神在这里能化为实体,能仰望到这位“凡属牂牁旧县,无地不称先师”的汉代名师大儒的形象。“桓帝时,郡人尹珍,自以生于荒裔,不知礼义,乃从汝南许慎、应奉受经书图纬,学成,还乡里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珍官至荆州刺史。”(《后汉书•西南夷列队传》)功成名就却辞官还乡,设馆教学,教化百姓,死而后已。虽不是神,但其精神已超越神的境界!

IMG_4323.JPG



发表于 2010-11-6 21:23:33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顶箐山人 于 2010-11-6 23:26 编辑

  看来历代如是:越是偏僻之地,就越需要为师者教化,授其知识,教其礼仪。尹珍拜许慎为师学成,官至刺史,却辞官还乡设“务本堂”教书育人,使“南域始有学焉”,试问当今我辈教书者,能达尹珍此精神者有几许?别人我不知道,但至少我自己于这样的精神差距甚大!
发表于 2010-11-6 22:08:10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顶箐山人 于 2010-11-6 23:12 编辑

  堂中是尹珍先师像,两面墙上挂着历代贵州学有所成者简介。先师泽被“南域”,自是“无地不称先师”,亦是后代人之先师。尹珍开堂授学之前,我地被称之南蛮,以射猎为业,不知耕种,长幼无别,不知礼仪,“于是教其耕稼,制其冠履,初设媒聘,始知姻娶,建立学校,导之礼仪”( 《后汉书 • 西南夷列传》 )。据载,尹珍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父母孝顺,对弟妹子侄慈爱,对朋友重信义,对乡民和蔼,为公认的“孝廉”楷模,一千八百余年后,于此境界精神,我们更当努力学习!


P8250113.JPG





发表于 2010-11-6 22:55:07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天井中摆放着盆景,主要以金弹子为主,也有几盆铁树,使得堂内生机昂然。左厢房内挂满字画和一收藏者收藏的奇石“猴王感恩”等;右厢房内陈列着一些较早的民俗物事,有床、草墩、竹椅、镰盖、木磨子等。

IMG_4322.JPG

IMG_4329.JPG
发表于 2010-11-6 23:18:17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顶箐山人 于 2010-11-7 09:55 编辑

  大概平时少有人参观,室内灰尘较多。或许民众对瞻仰尹珍先师之像并无兴趣,但一直以来,新州尊师重教之风是其他地方无法比的,家中可以是粗茶淡饭,可以是布衣破服,但一定要培养子女读书!这块古时被称作是毋敛坝的地方,培育了多少有用的人才!对尹珍精神的传承,或许并不需要形式,一千多年来已经深入到这片热土中……,……
  我以自己生长在顶箐山下、作为一个新州人而自豪!

P8250118.JPG
发表于 2010-11-6 23:51:21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楼主辛苦,不过请加快更新,害我等好等!
发表于 2010-11-7 00:06:10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回复 冷眼看正安 的帖子


    不好意思,我加班弄完!
发表于 2010-11-7 00:20:18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顶箐山人 于 2010-11-7 11:29 编辑

  天色渐晚,夕阳也早已从顶箐山后面隐去。我们也只好告别尹珍先师,带着对先师有无限崇敬,带着对尹珍精神的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带着久久不能平静的心,踏上了归途。

  正是:
   顶箐山中攀登峭壁绝顶胸怀豪情赏风光
   务本堂里聆听先贤教诲誓为教育作贡献

IMG_4337.JPG



发表于 2010-11-7 00:31:05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后记:第二十一期活动圆满结束,此后一段时间,参与者全都还沉浸在活动过程的喜悦中,虽然美女帅哥们平时在家宅惯了导致腿脚酸疼,但大家觉得很值!兴致勃勃的准备着下一期的活动。平时都忙,周末了,出去放松一下,美景无处不在,其实它就在你的眼睛里,在你的心里!
发表于 2010-11-7 00:51:02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回复 顶箐山人 的帖子

“看来历代如是:越是偏僻之地,就越需要为师者教化,授其知识,教其礼仪。尹珍拜许慎为师学成,官至刺史,却辞官还乡设“务本堂”教书育人,使“南域始有学焉”,试问当今我辈教书者,能达尹珍此精神者有几许?别人我不知道,但至少我自己于这样的精神差距甚大!”岂止教学,尹珍先师的精神延伸到社会各个方面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君不见:我县偏远山区学校(包括村小)教师非常缺乏,而公路沿线的学校去严重超编吗?实行所谓的民选干部“一肩挑”,表面上看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而实情是无奈之举,没有几个干部能在村里踏踏实实的为群众做点事的,我想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
   
发表于 2010-11-7 09:11:57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看了我20多年前去过的顶箐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感谢户外活动组的朋友们,使我再一次重游故地。我刚参加工作时就居住在务本堂进门的左面一楼第二间,现在已修整一新。
发表于 2010-11-7 18:26:51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回复 就在你身边 的帖子

兄台厉害!   
发表于 2010-11-8 15:58:02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顶箐山人 于 2010-11-26 23:08 编辑

回复 王辉 的帖子

呵呵,能与先师同住一屋,福气非浅啊!
发表于 2010-11-8 16:02:02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